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

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

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3年11月,超级台风“海燕”导致菲律宾近5800人,遇难,失踪近1800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人数超过1200多万人,彻底毁坏房屋近60万栋。

灾害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提供快捷优质服务,支援灾区。

捐给灾区的物品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给他人使用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2.张师傅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6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20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0万元及利息15万元。

其中20万元首付金、60万元房价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3.《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诗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表明炭的价格A.由天气决定B.由需求决定C.由价值决定D.受炭的供求关系的影响4.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可能出现的有:①石油的需求量增加②石油的供应量增加③石油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都减少④有利于航空、汽车运输等行业降低成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着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A.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B.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C.储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6.在人们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A.钱货两清消费 B.贷款消费C.租赁消费D.绿色消费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对待金钱要A.取之有道,用正当的手段赚钱 B.用之有度,用之有益C.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8.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推广,零排放、低能耗的电动汽车逐步成为汽车发烧友的新宠。

这表明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C.收入水平决定消费D.消费需要拉动生产9.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正确理解是A.国有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B.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国有经济在各个地区都必须占支配地位D.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10.依据右图,请判断该企业类型属于A.外合作企业B.股份有限公司C.个人独资企业D.有限责任公司11.近一段时期企业经常出现“用工荒”。

解决的措施应有①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②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保障和待遇③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①存款业务②贷款业务③结算业务④代理保险A.①②③B.②C.① D.①②③④13.下列有关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A.股票买卖有时间限制,债券可以随时还本付息B.股票具有风险性,债券则没有风险性C.发行股票是为了筹措资金,发行债券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D.股票以取得股息或红利为补偿条件,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补偿条件14.2013年1至9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8亿人次受灾,912.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

为此,中央和地方财政调拨专项资金用于各类救灾安置。

这表明国家财政A.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5.根据新的个税实施条例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 000元/月提高到3 500元/月。

这一调整有利于①调节个人收入②增加财政收入③扩大消费需求④维护社会公平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右边漫画蕴涵的哲学观点是A.存在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存在C.物质依赖于意识D.意识是本原17.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蟒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

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C.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从动物心里发展而来的1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19.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性 B.联系 C.运动 D.实践20.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

原来,两个人引起头痛、身热的原因不同,华佗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两人回去按方服药,病果然好了。

该事例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21.真理的基本属性是A.条件性B.主观性C.具体性D.客观性22.“地球是圆的,所以你看到的尽头其实也是开始。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可以是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④人在绝望的时候总会有希望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23.城市,是让人居住的。

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经济、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

这是因为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D.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2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25.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的是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②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6.“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

从哲学上说,这主要是指A.抓主要矛盾B.抓矛盾的主要方面C.坚持两点论D.分清主流和支流27.哥伦布拿出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众人一哄而上,却都失败了。

哥伦布轻轻地把鸡蛋的一头敲破,便使鸡蛋竖了起来。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只有经历失败才能取得成功C. 要否定一切,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D. 要树立创新意识,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28.江南style、中国好声音、正能量、中国梦……每一个流行话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

这说明A.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同步变化的29.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通过宣传低碳理念,引领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宣传低碳理念的哲学依据是A.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C.价值观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D.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30.“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

有人认为,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社会,是对人生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说明了①个人选择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④人的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A. ②④B. ③④C. ①②D. ①③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请填写“A”,错误的请填写“B”。

)3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2.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33.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34.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36.存在和思维何在为本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7.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的活动38.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3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0.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政治答题纸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

第42题10分,共18分)41.材料一:注:2012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用工荒与应聘难的矛盾依然存在。

材料二:就业影响居民和社会整体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

(1)请概括材料一所揭示的信息。

(3分)(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5分)42.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656亿元,同比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54亿元,增长13.4%。

有专家指出:当前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1)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回答为什么当前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6分)(2)专家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4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题卡上。

(本部分1题,12分)43.“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方式开始流行,“电子阅读PK纸质阅读”也成了同学们争论的话题。

尽管大家对阅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良好读书风尚却有着共识。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1)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知识,对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综合评价。

(4分)(2)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说明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对图书产业的积极影响。

(4分)(3)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向政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