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姓名: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兄女曰:“”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给下面的字注音:内集:讲论文义:俄而:骤:欣然:何:似:差:拟:未若:即:因:2.按原文默写.3. 翻译下列语句: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5.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那一句较好为什么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7.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字词。
期行: 期舍去乃至: 时戏不尊君家君委去惭引顾2.翻译下列语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5.元方是个怎样性格的小孩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仁在其中矣”1..按原文填空。
2.找出课文中成语:3.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6学而时习之。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吾日三省吾身。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124/359/678B、1589/26/347C、236/457/189D、123/67/4589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5.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乎() 5.吾日三省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 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可夺帅也()28.匹夫虽有佳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⑼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2)虽有至道..,学然后知不足..(3)是故(4)然后能自反....也..也(6)教学相长..也(5)然后能自强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不知其旨.也(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学.学半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 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ù)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干:___________(2)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____(3)阅十余岁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4)尔辈不能究物理究:___________(5) 可据理臆断欤臆断:___________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闻之笑曰B. 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D. 其反激之力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文章中两次笑怎么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庙僧老河兵讲学究是什么样的人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文学常识填空。
《智子疑邻》节选自。
韩非是末期著名家。
“智”在这里的意思是:。
2、解释加粗的字。
①其子曰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疑邻人之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言句子。
①天雨墙坏。
②其家甚智其子。
4、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
又名《__________》西汉淮南王等编著。
“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2)居数月居(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4)堕而折其髀髀(5)死者十九十九(6)人皆吊之吊3、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丁壮者引弦而战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