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广州竞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I S 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专业是土壤顾客是根本创新就是竞争力一、ISO 14000系列标准推行背景1、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以什么样的状态进入21世纪?30年来,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环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森林面积锐减;土地严重沙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灾害频繁;酸雨危害;化学废物排放剧增等。

我们正在为人类近百年来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付出沉重的代价。

2、环境管理各个国家在不同法律制度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措施。

企业被动地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企业界的动向首先,许多企业已开始将ISO 14001认证作为推动自身事业发展的战略。

第二,根据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的调查,在ISO 14001正式公布之前已有很多企业在为此做准备。

例如,1996年11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公布的资料,在接受调查的939家企业中,有45.6%在准备中,44.7%在研究中,4.2%已取得BS 7750,正考虑转化为ISO 14001认证,没对ISO 14001做任何考虑的企业仅占5.5%。

第三,作为想取得ISO 14001认证的理由,对日本企业的调查结果为①为解决环境问题82%②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70%③为了企业长期利益55%④为满足客户需求9%⑤为满足母公司要求5%第四,对积极准备进行ISO 14001认证的企业以行业上划分,则为:电子、电气类63%化学化工类21%办公机械类6%钢铁类2%汽车类1%其它7%另外,美国、加拿大等国也认为,ISO 14001认证的发展速度会比ISO 9000快得多。

·消费者的动向。

环境ISO 是针对企业等组织的,并不和消费者有直接联系,但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行为自然对企业有最大的影响。

3、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ICC可持续发展宪章BS 7750EMAS/ECOISO 14000系列4、环境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比较5、环境ISO 时代的企来战略被二、ISO 14001的要求、实施要点中注意事项。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引入、实施、维护和改进EMS的组织及遵循最高管理者决定的环境方针并达到方针之目标。

2.引用标准目前尚无引用标准3.定义EMS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由标准文本(SPEC)和附录(ANNEX)构成。

①标准(SPEC):SPEC中所阐述的事项是ISO 14001所要求的事项,为取得认证,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②附录(ANNEX):为建立ISO 14001要求的EMS,以附录的形式对标准文本进行补充说明,这部分不是必须采用的要求,但是,对于组织的守法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标准的基本思路·制定了广泛的适用范围作为国际标准,不论国家、地区、行业、规模、文化和社会条件,适用于所有的组织。

·不能作为非关税壁垒本标准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和改善环境,为此明确规定了本标准不能成为贸易壁垒,不能由此增加组织的法律性义务。

·限定于可客观审核的要求只规定第三方客观审核的要求,这是ISO 14001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以求透明性和公平性。

·环境业绩的标准可自行设定这个标准中没有具体的环境基准和排放标准等,而是以遵守所在国的法律为当然的最低标准。

·鼓励引入BATBAT(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最佳技术)的使用无疑会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标准鼓励组织引入BAT,以达成环境目标和指标。

·证明符合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向外部表明组织的活动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建立顺序标管理循环管理图 1-4 ISO 14001标准的EMS(3)所建立的EMS要切实可行。

(4) EMS是企业改善环境的手段。

(5)执行ISO 14001标准,也可以利用组织现有的方针、程序。

(6)将EMS纳入组织整体的管理体系,更提高EMS的有效性。

【实施要点】(1)决定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及环境因素。

(2)对管理者和员工明确责任和义务。

(3)制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程序。

(4)实施为了持续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教育和培训。

(5)评价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追求不断改进。

(6)确立审核和评审EMS、改进体系及其结果。

(7)建立并保持和相关方面的信息交流。

(8)对分承包方和供应商传递EMS信息。

【图解】(2)环境方针的两个承诺: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和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3)环境方针是设定环境目标及指标的基础。

(4)环境方针应十分明确、易于理解,并且根据变化的情况和信息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

【实施要点】(1)制定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及服务的环境方针。

(2)在环境方针中包括: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及指标的框架。

(3)环境方针要文件化,要让全员熟知,要公开。

(4)环境方针要实施和保持。

(5)环境方针要反映组织的价值观和指导原则。

(6)环境方针要成为适当的技术和管理的指南。

(7)环境方针要由最高层制定批准。

(8)要规定监督、实施环境方针的岗位的权限。

【图解】4.3规划 4.3.1环境因素(1)环境因素分析应考虑◆识别环境因素◆确定各大环境因素◆新开发产品或新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处于环境敏感地区◆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对环境因素有什么样的影响◆环境影响的频度和范围(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影响的规模◆影响的程度◆发生的概率◆影响的持续时间◆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变更影响的难度◆消除影响的成本◆其他活动或过程的变化涉及的影响◆相关方注意点◆社会形象(3)考虑伴随组织现在及过去的有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输入、输出,决定什么是组织的环境因素。

(4)无EMS的组织,应进行初始环境评审,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所有的已有环境管理规定及程序的研讨◆已有事件的评价(5)所有情况均应考虑正常、非正常操作及潜在紧急状态(6)环境因素评价步骤:i.活动、产品或过程的选择ii.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因素的确定iii.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的确定iv.影响重大性的评价【实施要点】(1)制定并保持分析评价环境因素(原因)、环境影响(结果)的程序。

(2)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以重大环境因素和影响为基础。

【图解】4.3.2法律与其他要求【理解要点】(1)组织为保证遵守法律法规,必须确定并理解适用的法委法规要求。

(2)其他要求包括:◆行业规范◆和政府机构的协议等◆其他指南(3)要编制保持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并从下列渠道获取信息:◆政府有关机构◆行业团体、集团◆商业数据库◆专门性服务机构【实施要点】(1)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程序。

程序中规定哪个部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么样获限有关信息。

(2)追踪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

(3)在内部传达、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体现在日常活动中。

【图解】4.3.3目标和指标标应包括:◆减少废弃物和资源使用。

◆减少或消除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在产品设计时尽可能考虑生产、使用及处置时的环境影响最小。

◆控制原材料来源的环境影响。

◆新开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提高员工及所在地区的环保意识。

环境指标就是为了将目的在特定时间内实现而设立的。

(2)对环境指标的达成程度,用可测定的数据表示。

例:环境目标:减少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

环境指标:将能源消耗减少到今年的90%环境业绩:单位产量所消耗的燃料及电力。

(3)制定内部业绩标准。

(4)定期评审、修订环境目标和指标(5)环境目标和指标要反映环境方针和重大环境因素。

(6)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责任。

【实施要点】(1)要制定组织整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也要制定各部门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2)目标和指标要符合环境方针。

(3)法律及其他要求、重大环境因素、技术选择、对财政运作的要求、相关方意见,并留下记录。

(4)整体的目标和指标,各部门的目标和指标要适应情况变化评审、修订。

(5)设立可测量的指标。

【图解】4.3.4 环境管理方案【理解要点】(1)P-D-C-A(2)方案中应规定包括实现环境方针的日程及责任者,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方法。

(3)方案中包括对新开发产品或新上项目的环境评审。

(4)方案中最好包括计划、设计、生产、市场及处置各个阶段,对新开发产品或新上项目也是如此。

(5)对于产品,考虑设计、材料、生产过程、使用及最终处置。

(6)设备更新情况或重要工程变更时,应考虑计划、设计、工程、投产及停止生产的情况。

(7)环境管理方案的展开如下例:【实现要点】(1)制定实现环境目标及指标的方案(2)围绕方案开展行动(3)方案中规定:◆责任者◆手段和日程(4)制定关于新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变更时评审、修订方案的程序。

(5)评审修订记录【图解】4.4实施与运行4.4.1组织结构和职责【理解要点】(1)为使EMS实施成功,必须全员参与,因此应明确责任和义务。

(2)对EMS的参与,从最高管理者开始。

同时,应任命管理者代表,并赋于其职责和权限。

(3)大型企业除任命管理者代表外,还可任命1名或数名管理者代表,中小企业可共用技术、共同培训等。

(4)最高管理层要确保实施和保持EMS的资源(人、物、财政)(5)应明确EMS的关键责任并向有关人员传达。

(6)责任展开(例)◆确定整体方向—总经理、董事会◆制定环境方针—总经理、环境负责人◆制定目标、指标、方案—有关管理人员◆监测整体EMS业绩—环境管理主管◆保证遵守法规—环境主管◆持续改进—所有管理人员◆顾客意见—销售部门◆供应商意见—采购部门【实施要点】(1)关于EMS实施的职责和权限要文件化。

(2)文件要在组织中传达。

(3)准备环境管理的资源。

(4)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权限。

(5)管理者代表要负责确保组织:◆充分的教育、培训、资源◆预测、确定、记录环境问题◆纠正不符合◆实施遵守环境方针的行动◆推荐、提供解决问题的决策【图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理解要点】(1)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明确培训需求的程序。

培训方案中的要素有:◆明确员工培训需求◆编制为满足特定需求的培训计划◆验证培训方案适合于法律法规或组织的要求◆特定对象的培训◆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2)组织应对供应商提出对其员工进行环境培训的要求。

(3)最高管理层要对主要管理人员,特别是从事环境管理业务的人员规定确保实施能力的经验、能力和培训水平。

(4)培训内容例如:【实施要点】(1)培训需求文件化(2)制定培训计划,保存培训记录(3)制定并保持程序,使有关人员意识在EMS中的责任(4)对有关责任者实施培训,保证其能力【图解】(1)组织要求实施接受来自相关方的有关信息及要求,并文件化、采取对应措施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