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感恩的心
【设计背景】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而现在的小学生就其心灵的“情”来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
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最终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
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
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2.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笔、一张卡纸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了解“感恩节”
感恩节是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节日始于1621年的秋天,最早一批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激上帝赐予的丰收,举行了三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节日就延续下来,并逐渐风行世界各地。
2.提出问题:感恩节那天你有没有为自己的父母做什么呢?
二、导入新课
(一)心情话吧
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设计意图:从案例出发,让学生了解主人公陶玉受到了哪些关爱。
(二)心海导航
1.阅读体验。
让学生阅读材料。
2.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彼此的感想。
3.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和体会各种恩情,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思索对他人的感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感恩之行。
三、活动在线
(一)想一想
1.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你认为“感恩”是什么?现实生活中它有必要吗?
2. 引导学生联系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你遇到陶玉,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享:平时你有没有参加过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说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体会他人的无私帮助,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二)感恩的心
1.欣赏《感恩的心》的手语视频。
2.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应该感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
3.完成:我应该感恩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三)活动加油站
1.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故事的寓意。
2.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3.总结归纳。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人做事,懂得学会感恩的良好品质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感悟与收获
可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及感悟收获写下来。
五、亲子分享
想一想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握着他们的手,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