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籍测量方案设计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名称:专业名称:测绘工程年月The Programme Design of The CadastralSurvey ofbySupervisor: June 201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地籍测量方案设计摘要为了积极响应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土地调查,在辽宁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细则的基础上,对辽阳县兴隆镇地籍测量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设计,可用于指导规范项目中的实际工作。
该设计主要介绍了辽阳县兴隆镇地籍测量项目工程概况、目的及意义。
同时,根据地籍测量的相关规范,针对此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其精度指标和主要性能;工程前期的人员组织与培训;每个作业小组所负责的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设备准备等);权属调查的一般原则、要求及其技术方法和地籍表的填写工作;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的布设、地籍测量中的测量方法;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及其施测时的注意事项;电子数据整理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中各种图形的编绘;地籍数据库系统的介绍及其数据入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变更地籍测量;工作成果的检查验收和提交。
最后对此次项目进行了大致的总结,该方案设计后附有各个图表的模板。
关键词:地籍测量,权属调查,界址点The Programme Design of The Cadastral Survey of Xinglong,LiaoyangAbstractIn order to respond the second Land Survey of Town(Countryside) Survey a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rules of right confirming, registering and certificating of Liaoning countryside land. The detailed technical design is made for the cadastral survey project of Xinglong,Liaoyang land, and used to guide and regulate the pratical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The design,which mainly introduces engineering project,aim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adastral survey of Xinglong,Liaoyang,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pecification aboutcadastral and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is project.Its contents involve primarily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equipment,which the project need, and whose index of precision and main performance.Preparation of manpower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advance. The work that every working team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such as the collecting of materials.General principle,request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Property investigation,and filling in cadastral list. Index of precision of cadastral control survey,posting control network, Measurement method of cadastral survey.Index of precis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boundary mark, and attentions in surveying.Basic requirements of electronic data reduction and all kinds of maps compilation in engineering.Introduction of cadastral database systems, and the main job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data going into the database.Conversion cadastral survey. Inspection and submitting of the work product. Finally,roughly summarize the engineering project,Every chart template accompanies at the end of the design.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 property investigation, boundary mark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摘要 (ⅱ)Abstract (ⅲ)目录 (1)第1章绪论 (1)1.1 背景 (1)1.2 测区概况 (2)1.3 项目工程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2)1.3.1 任务 (3)1.3.2 目的 (3)1.3.3 意义 (4)第2章作业依据 (7)2.1 法律法规 (7)2.2 行政规章 (7)2.3 技术标准与方案 (7)第3章技术规格指标 (10)3.1 基本技术依据 (10)3.2 调查工作要求 (10)3.3 地籍图规格和编号方法 (11)3.4 工程实施的软硬件配置要求 (11)第4章准备工作 (13)4.1 组织结构 (13)4.2 领导小组 (13)4.3 工作组 (13)4.4 资料收集 (13)4.5 设备准备 (14)第5章权属调查 (16)5.1 权属调查的一般原则 (16)5.2 权属调查前期准备工作 (16)5.2.1 资料准备 (16)5.2.2 发动宣传 (16)5.2.3 调阅地籍档案资料 (17)5.2.4 印制表格 (17)5.3 调查实施 (17)5.3.1 调查地图的选择 (17)5.3.2 地籍编号 (17)5.3.3 发放通知书 (18)5.3.4 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18)5.3.5 实地调查 (18)5.3.6 资料整理 (19)5.3.7权属调查的基本流程 (19)5.4.1 基本要求 (19)5.4.2 宗地划分原则 (21)5.4.3 界址线的划定原则 (21)5.4.4 界标设置 (23)5.4.5 界址点编号 (23)5.4.6 界址边长丈量 (24)5.5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24)5.6 对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32)第6章控制测量 (35)6.1 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指标 (35)6.2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8)6.3 测区四等GPS网的布设 (39)6.3.1 点位的选择 (39)6.3.2 埋设标石 (39)6.3.3 四等GPS网的施测 (40)6.3.4 四等GPS数据处理 (40)6.4 高程控制测量 (42)6.4.1 水准路线 (42)6.4.2 技术要求 (42)6.4.3 观测要求 (42)6.4.4 平差计算 (43)6.5.1 全站仪测量方法 (43)6.5.2 GPS测量方法 (46)6.5.3 GPRS定位技术 (47)第7章界址点测量 (49)7.1 界址点的精度 (49)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50)7.3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51)7.4 界址点测量的注意事项 (52)第8章电子数据整理与图形编绘 (54)8.1 电子数据整理基本要求 (54)8.1.1 标准化 (54)8.1.2 剖分、共线、拓扑和接边 (54)8.2 数据格式 (54)8.2.1 测绘数据 (54)8.2.2 其他数据 (54)8.2.3 数据处理 (55)8.2.4 协助建库 (56)8.3 图形编绘 (56)8.3.1 行政村地籍图的编绘 (56)8.3.2 宗地图的编绘 (56)8.3.3 分幅地籍图的编绘 (56)8.3.4 调查区图幅结合表的编绘 (56)第9章地籍数据库 (58)9.1 系统特色 (58)9.2 系统功能结构: (58)9.2.1 国图城镇数据建库子系统 (58)9.2.2 国图城镇数据管理子系统 (60)9.3 地籍数据入库及其资料核查修改 (63)第10章变更地籍测量与调查 (66)10.1 变更地籍测量与调查 (66)10.1.1 变更地籍测量与调查的作用 (66)10.1.2 地籍变更的内容 (66)10.1.3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 (67)10.1.4 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 (67)10.1.5 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 (68)10.2 变更界址测量 (69)10.2.1 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69)10.2.2 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70)10.3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 (71)10.3.1 界址的恢复 (71)10.3.2 界址的鉴定 (72)第11章检查验收 (74)11.1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 (74)11.1.1 自查 (74)11.1.2 互查 (74)11.1.3 核查 (74)11.2 控制测量检查 (74)11.3 图件检查 (75)11.3.1 地籍图、地形图检查 (75)11.3.2 宗地图检查 (75)11.4 数据成果的检查 (75)第12章提交成果 (77)12.1 基本成果 (77)12.2 数据成果 (78)12.3 成果存储的介质 (78)第13章结论 (80)参考文献 (82)结束语(致谢) (85)附录 (86)第1章绪论1.1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地籍测量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正确的、规范的、高质量的地籍测量是国家行使土地税收、地政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权属的真实状况,为检验耕地占补平衡执行情况,开展土地登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农地开发等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客观、可靠、准确和系统的基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