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附MPN检索表)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附MPN检索表)

1、了解大肠菌群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意义。
2、学习并掌握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三、原理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它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当然,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①饮用水中含有较少量大肠菌群的情况下,有时仍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⑧大肠菌群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水中生长繁殖。
②在外界环境中,有的沙门氏菌比大肠菌群更有耐受力。
3.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意义
粪便污染的食品,往往是肠道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查食品中有无肠道菌,这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而被列入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常规检验项目,如果食品中大肠菌群超过规定的限量,则表示该食品有被粪便污染的可能,而粪便如果是来自肠道致病菌者或者腹泻患者,该食品即有可能污染肠道致病菌。所以,凡是大肠菌群数超过规定限量的食品,即可确定其卫生学上是不合格的,该食品食用是不安全的。
二、实验目的
②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换用1支l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液。
③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验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按种3管。也可直接用样品接种。
2.乳糖初发酵试验
即通常所说的假定试验。其目的在于检查样品中有无发酵乳糖产生气体的细菌。
许多研究者的调查证明,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腹泻患者所排粪便中,非典型大肠杆菌常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机体肠道发生紊乱,大肠菌群在型别组成的比例上因而发生改变所致;随粪便排至外环境中的典型大肠杆菌,也可因条件的改变。使生化性状发生变异,因而转变为非典型大肠杆菌。由此看来,大肠菌群无论;庄粪便内还是在外环境中,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的菌型组成往往是多种的,只是在比例上,因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大肠菌群的检出,不仅反映校样被粪便污染总的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所以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3、培养基及试剂
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EMB)、革兰氏染色液、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麦康凯(MA)
4、其它设备和材料
温箱(36土1)℃、水浴锅(44土0.5)℃、天平、显微镜、均质器或乳钵、温度计、平皿、试管、发酵管、吸管、载玻片、接种针。
四、实验步骤
1200
1300
3800
3
3
3
3
1
1
1
1
0
1
2
3
480
750
1200
1600
70
140
300
2100
2300
3800
3
3
3
3
2
2
2
2
0
1
2
3
930
1500
2100
2900
150
300
350
3800
4400
4700
3
3
3
3
3
3
3
3
0
1
2
3
2400
4600
11000
24000
360
710
1500
13000
实验六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概述
(一)大肠菌群的定义及范围
根据国家1994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系指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主要是由肠杆菌科中四个菌属内的一些细菌所组成,即艾希氏菌届、拘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及肠杆菌属,其生化特性分类见表5-4。
(一)检验程序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见图5—2
(二)操作步骤
1.采样及稀释
①以无菌操作将校样25g(或25mL)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最好用无菌均质器,以800r/mjn—1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稀释液。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1、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
早在1892年,沙尔丁格(Schardinger)氏首先提出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病原菌污染的指标菌的意见,因为大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一年后,塞乌博耳德“斯密斯(Theobold.Smith)氏指出,大肠杆菌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发现,就可以认为这是由于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造成的;从此,就开始应用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将待校样品接种子乳糖服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发酵管。每一个稀释度接种3管,置(36土1)℃培养箱内,培养(24土2)h,的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勿有产生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如有产生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分离培养
0.1mL(g)×3
0.01mL(g)×3
下限
上限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30
30
60
90
<5
90
0
0
0
0
1
1
1
1
0
1
2
3
30
60
90
120
<5
130
0
0
0
0
2
2
2
2
0
1
2
3
60
90
120
160
0
0
0
0
3
3
3
3
0
1
2
3
90
130
160
190
1
1
1
1
0
0
0
0
0
1
2
3
40
70
110
150
<5
10
200
210
1
1
1
1
1
1
1
1
0
1
2
3
70
110
150
190
10
30
230
360
1
1
1
1
2
2
2
2
0
1
2
3
110
150
200
240
30
360
1
1
1
1
3
3
3
3
0
1
2
3
160
200
240
290
续表
阳性管数
MPN
100mL(g)
95%可信限
1mL(g)×3
0.1mL(g)×3
0.01mL(g)×3
下限
上限
2
2
2
2
0
0
0
0
凡乳糖发酵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胞杆菌,即报告为大肠杆菌阳性糖发酵管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则报告为大肠杆菌为阴性。
5.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见表5—4),报告每100mL(8)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MPN检索表
阳性管数
MPN
100mL(g)
95%可信限
1mL(g)×3
0
1
2
3
90
140
200
260
30
70
360
370
2
2
2
2
1
1
1
1
0
1
2
3
150
200
270
340
30
70
440
890
2
2
2
2
2
2
2
2
0
1
2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0
280
350
420
40
100
470
1500
2
2
2
2
3
3
3
3
0
1
2
3
290
360
440
530
3
3
3
3
0
0
0
0
0
1
2
3
230
390
640
950
40
70
150
据研究发现,成人粪便中的大肠菌群的含量为:108个/g一109个/g。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有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根据这个理由,就可以认为这种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供食用是不安全的。所以目前为评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而进行检验时,也都采用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当然,有粪便污染,不一定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但即使无病原菌,只要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也是不卫生的,不受人喜欢的。
24000
48000
注:1.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0.01mL(g)],每稀释度3管。
2.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0mL(g)、1mL(g)、0.1mL(g)],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1mL(g)、0.01mL(g)、0.001mL(g)]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10倍,其余类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