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沙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韦庄至罗敷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陕西渭南韦罗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实施细则》《韦庄至罗敷高速公路LJ-4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文件设计交底》《关于工程施工与设计专项技术的会议纪要》《沙区路基施工技术规程(试行)》(仅作参考)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及规模:LJ-4标段(K54+5OO~K68+2O0全长13.7km,位于渭南市大荔县境内,由北向南,北起洛河桥,经王马村、北丁村和小园子、陈村止于渭河北岸。
合同施工区间合同工期:15 个月。
风积沙施工区间:在K56+800~K66+40(之间及相关的官池互通连接线部分,共24 个自然段落。
其中:6 个段落为风积沙低填浅挖段;10 个段落为风积沙填筑段;8 个段落为风积沙一般路段重型压实区。
2、工程特性:本标段风积沙路段边坡设计坡比均为1 : 3。
本标段风积沙填筑总方量为:主线方量67.22万用。
官池互通区及连接线方量为24.53 万m,合计:91.75万m3。
3、场区交通:本合同段与S202大华路平行,与县道、及已硬化的乡道交叉线路共计7 条道路,交叉桩号K54+533、K56+512.3、K61+458.5、K64+054、K64+565 K65+538.7、K66+911。
另有一条4m 硬化路面与主线K64+05/ K64+565段平行,其余均为未硬化农耕便道。
4、沿线水源:场区内无地表溪流,沿线耕种地段平均每300m可遇见一口机井;个别地段间隔较大约一公里。
主要为农耕灌溉用井井深一般在左右,60m天旱时水量不足。
三、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风积沙的工程特性:风积沙颗粒组成很细且颗粒单一均匀,粉粘粒含量很少,渗透系数较大,粘聚力很小,松散性很强,保水性较差,水稳性很好,易容盐含量很小,呈微碱性,本身无腐蚀性,压缩变形小,压缩量与荷载成指数关系,回弹模量值较大,保水状态下最易压实。
2)风积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风积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路基填料,采用传统的重型标准击实方法,对风积沙不是特别适用,为确保风积沙路基填筑的工程质量,必须合理确定风积沙的最大干密度。
我部采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1.9条风积沙路基中第1.9.1条风积沙应米用干振法或饱水振动法来确定最大干密度。
采用此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时取样应根据工地现场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风积沙样,取样应在原地表2m以下取样。
具体方法见附件1。
3)取土场准备JK7取土场上路桩号K58+23Q负责供应K57+90LK63+000段填方路基所需风积沙填料。
JK8取土场上路桩号K63+2QQ负责供应K63+QQA K66+4QQ段填方路基所需填料。
新增K59+5QQ主线左侧30m处,土源地为风积沙,用于补充K56+80A K57+9Q0官池互通区及连接线路基填筑所需填料,预计存储方量为22万m3新增K65+500主线左侧50m处,用于补充K62+200- K66+400段填方路基所需填料,预计存储方量为24万m34)施工水源点的准备:为解决高强度的施工用水,除与村民协商就近使用当地生产用水井外,另外我部将根据需求,除在主料场区设机井外沿主线两侧被交路附近约两公里设一处自钻深度超过70m的深机井,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5)施工道路准备:施工机械与填筑材料运输车进出场施工道路,一般路段在填筑区边缘原地面位置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宽度6m沿主线方向修筑,每300米设一个宽3m长20m的会车处,施工便道应及时进行洒水修整。
填筑高度较高的路段,沿路基方向修建施工坡道。
2、人员、机具准备:项目部管理人员表工队劳动力配置一览表路基工程主要设备使用计划表拟采用的施工机械组合方案:清表采用:推土机与挖掘机配合挖方段采用:挖掘机与装载机填前碾压采用:22t振动压路机上料采用:挖掘机与自卸汽车摊铺采用:推土机与平地机补水保湿采用:洒水车碾压与收面采用:推土机与振动压路机刷坡采用:平地机与人工配合拟采用的人员配置方案(单个作业面)整个施工过程除配置相应的机械操作人员外,还应配备以下人员四、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与工艺1、总体施工思路1)风积沙路基填筑先试验段后普及全线、先结构物(挡土墙)后路基; 先大挖方、大填方段施工,后一般填筑段施工;先主体工程后附属工程。
2)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与桥、涵台背回填均采用湿压法施工。
3)压实标准施工控制符合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要求并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标准。
风积沙路基压实度设计图标准台背回填压实度根据图纸和规范要求按》96瞬制建议将风积沙路段桥梁、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材料改为8浓土,填筑长度增加到25〜30m2、风积沙路基填筑要求1)对本工程中填筑材料为风积沙的路基填筑要求:①路堤填筑时各分层中不得夹杂黏土、植物及树根等杂质,必须是纯风积沙。
②路堤填筑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辅助施工。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平铺筑。
全线路基填筑施工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
③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
“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施工时在二线上每20m打桩,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在路基设计宽度基础上加宽50-100cm填筑宽度;要求测量与试验人员及时的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进行量测与检测,有效的控制路基的宽度、厚度及压实效果。
④为了保证填筑的质量,还必须提前在料场大量浇水湿润风积沙,同时必须保证浇水均匀(一般浇水控制在当时无明显大量渗水)。
2)路基防护工程根据路基主体施工进度及结构工序展开施工,在路基主体完工后及时完成路基防护工程,在有浆砌片石边坡防护路段,边填筑边施工,进行排水边沟施工。
各工序相互衔接,形成流水线作业。
3)施工区段划分:路基施工队在施工准备完成后,根据场地情况、征地进度和交通条件,结合各段填方数量及段落间的相互顺序,以主攻重点段落为主。
同时多作业面逐步展开,在涵洞未完工前每两结构物间为一施工区段,分段施工,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段成型。
涵洞竣工之后,应及时将填方路基顺接连通,做到开工一段,完成一段,避免雨季冲刷。
施工中做好机具的调配及各工序间的配合工作,做到挖、装、运、卸、填、整平、碾压等作业工序连续、紧凑,互不干扰;人工辅助整边修坡。
3、不同地段的风积沙施工方法及流程1)、路基填挖交界及半挖半填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为减少填挖交界和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纵向填挖交界一般应设置不小于12m的过渡段,半填半挖路基处理宽度与路基宽度一致,挖方区应按规范要求在自然坡面一侧开挖宽度不小于2m的内向倾斜的台阶,分层填筑,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当地基湿软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处理长度应延伸至挖方段或地面纵坡缓于1 :5处,延伸长度应控制在20〜50m2 )、风积沙路堑边坡开挖路堑边坡开挖施工之前,测量组按照设计图纸准确放样开口线,在进行施工;本标段线路挖方段均为浅挖,可不做截水沟,在完成路床后及时进行边沟施工。
3)、桥(涵)台背填筑为防止桥头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本项目对桥(涵)台背过渡路基加强处理以防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桥台及台背回填采用风积沙进行填筑,回填料严格按设计进行与锥坡填筑同步进行,压实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不小于96%桥梁、涵洞、通道台过渡段范围台后路堤为防止桥面水冲刷,应设急流槽将桥面水流引入排水边沟或排水沟。
当桥梁、涵洞、通道台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预制盖板安装完毕后;且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85%方可实施台背回填。
结构物两侧的回填应进行对称填筑的原则,并保证在高程基本相同的高度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对结构物的破坏。
自重不小于18t 碾压机械对距离台背50cm 以外进行碾压 处理,50cm 以内回填料压实,将采用小型振动夯。
台背混凝土面垂直方向上 每间隔15c m 用油漆进行层数标记,用以控制分层压实厚度,具体填筑工艺 同路基填筑。
填筑采用水坠法施工具体实施详见试验段第三套实施方案。
考虑到公路贯通后的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建议将我合同段内所有桥涵台 背回填材料3:7灰土,与路基接查处采用1 : 3的放坡并设置台阶。
4)、路基填筑:振动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在料场对料源进行闷灌)状 态下分层碾压,压实工艺,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组织施工。
风积沙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阶段① 、施工前准备工作。
包括放样、清除填方路段原地表杂草、树根及取料场原地表杂草、树根等,用机械清除表土,清除厚度一般为 30cm 为 了保证压路机能平稳的工作,清除表土后要再进行机械平整和压实,平整度 误差不超过5cm 为宜,旱地地表耕植土和非适用表土用推土机推产成堆。
需 要用于复耕的耕植表土则运至待复耕地点,弃方则运至指定弃土场。
② 、原地表处理。
对填方路段填前原地表杂草、树根清除后应对原地表进行填筑前压 实,采用振准备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基底处理填土区段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路基整修合格,填筑下层不合格施工阶段检测区段摊铺平整动压路机碾压不小于2遍,碾压时轮迹重叠不应小于1/3,全幅碾压完毕为一遍。
碾压后检测应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不合格时应补压直到合格为止,并应根据路基基底潮湿程度、承载力指标、填土高度,采用碾压、及重夯或换填等处理方式,减少工后沉降,路基基底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 施工时若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0.3m时,应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
同时应完善地表临时排水工程,避免地表积水对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
风积沙特殊路基处理(一般路段重型压实)段,按图纸要求重型压实厚度范围内采用净质量〉22吨的重型压路机压实,重型压实厚度范围以外使用普通自行式碾压机碾压成型。
③、对取料场进行清表处理,处理完后对取料场进行用料规划,根据规划用料方案进行有序开采。
在正式采料前2天对料场进行区块闷灌,确保用料湿度符合要求。
④、中线测量放线:放出路基的中心线,每20m一桩;在路基两侧适当的位置进行拴桩。
根据每填筑层顶面标高放出每层风积沙填筑的边线。
边线采用竹竿控制,每20m一桩。
竹竿长度一般为90cm左右,上面间隔30cm 涂刷红、白漆,竹竿上可系布条或彩旗。
路基中心线位置设灰墩,墩高30cm(2)、施工阶段:可分为四个区域:填筑区段-整平区段-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①、填筑区段:上料前先对该区段进行洒水湿润,再根据虚铺厚度和摊铺长度、宽度计算总填料方量。
自卸车采用15吨以上的汽车进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