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终稿)

山东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终稿)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生物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径如图所示。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才具有自噬作用
B.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
1
C.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不变
D.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
答案:D
【命题技术分析】
课标对应点: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知识与能力考查落实:本题以溶酶体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酶的作用条件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素养考查落实: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等生命观念。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吞噬作用、细胞自噬都与溶酶体有关,自噬作用与溶酶体有关,可以发生在多种真核细胞中,而吞噬作用只能发生在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中,A错误;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完成,清楚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B错误;酶的活性与pH有关,细胞质基质中pH与溶酶中不同,故溶酶体中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其活性会发生改变,C错误;细胞通过自噬作用降解非必体需物质并重新回收利用,可以维持细胞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的生命活动,D正确。

2.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

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起细胞凋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2
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答案:C
【命题技术分析】
课标对应点: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知识与能力落实:本题以细胞色素c为素材,考察了细胞呼吸、细胞凋亡以及ATP合成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重点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素养考查落实: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等生命观念。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均可产生[H],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正确;细胞色素c参与[H]与氧气的结合过程,该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正确;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但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也产生ATP,C错误;由题意可知,细胞色素c可以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若Apaf-1蛋白功能丧失,其不能与细胞色素c结合,则无法引起细胞凋亡,D正确。

3.癌症是威肋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某些防癌疫苗已经投入临床使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抗原
3
B.在某部位发现的癌细胞可能并不来源于该部位
C.同种癌症的癌细胞基因组一定产生相同的突变
D.防癌疫苗可预防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的细胞癌变
答案:C
【命题技术分析】
本题以癌症为素材,考察了细胞癌变的特点、免疫以及变异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解析: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特定基因表达产生异常抗原,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A正确;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黏着性降低,其可以扩散和转移,B正确;癌细胞的产生是多基因突变累加的结果,且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防癌疫苗主要预防生物致癌因子对人体的影响,如宫颈癌疫苗等,不能预防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引起的细胞癌变,D正确。

4.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 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
B.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
C.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
4
D.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A
【命题技术分析】
知识能力考查:本题以果蝇为素材,全面考察了有丝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相关知识,难度偏大,重点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果蝇一半为白眼雄性,基因型可能为X r Y或X r O;另一半为红眼雌蝇,基因型可能为X R X R或X R X r。

而该果蝇受精卵正常,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异常。

若受精卵为X r Y或
X r O,则不会出现一半的红眼雌蝇;受精卵为X R X R,不会出现一半的白眼雄蝇;受精卵为X R X r,且第一次分裂时X R丢失,可能出现一半白眼雄蝇(X r O),一半红眼雌蝇(X R X
r),故选A。

5
5.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ddNTP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子链中后,子链的伸延立即终止。

某同学要通过PCR技术获得被32P标记且以碱基“C”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
段。

在反应管中已经有单链模板、引物、DNA聚合
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还需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
①dGTP,dATP,dTTP,dCTP
②dGTP,dATP,dTTP
③α位32P标记的ddCTP
④γ位32P标记的ddCTP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以核苷酸的结构为重点提供新情境,围绕DNA复制展开,考察了DNA 复制、PCR的条件等知识,难度偏大,重点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同学的目的是为得到放射性标记C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

则必须提供四种dNTP,如果没有dCTP则所有片段长度均一致,因为所有子链在合成时均在第一个C 处掺入双脱氧的C而停止复制,故选①。

由图可知,ddCTP要作为DNA复制的原料则需要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故应将放射性32P标记于α位,故选③。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