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考古学

认识考古学

• 欧洲考古学、日本考古学、埃及考古学、 美洲考古学、中国考古学
• 中国考古学:东北考古、三峡考古、四川 盆地考古等。
3、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
• 石器时代考古(旧、新石器时代) • 青铜时代考古(夏商周) • 铁器时代考古(战国秦汉以后)
4、按照研究专题划分
• 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等 • 高句丽考古、鲜卑考古、楚文化考古等 • 特殊: • 美术考古 • 宗教考古 • 古钱学 • 古文字与铭刻学
遗存的分类
• 人工遗存:遗迹、遗物 • 自然遗存:自然遗迹、自然遗物 • 实验分析的微遗存
• 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 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 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b.分类
•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大量的遗物, 这些遗物又可以分为许多种。
• 按质地分:石器——石铲、石镰、石磨盘…
•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进行 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使西方的考古方法 传到了中国,从此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揭开 了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的新篇 章。这样就打破了以往单一依据文献来研 究历史的旧史学传统,打破了金石学传统。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1921年仰韶村遗 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始。
对应的英文是“archaeology”,Archeologie(法 文)、Archaeologie(德文)、Археология (俄文)、Archeologia(意大利文)、 Arqueologia(西班牙文)。均源于希腊文 Αρχαιολογια。由两个词根“αρχαιοs” 和 “λογοs” 组成,前者意为古代或古代的事物, 后者意为科学。即希腊文中Αρχαιολογια最初是泛 指研究古代的学问。
• 上限起自人类开始,下限各国不尽相 同:
• 英国下限定在1066年诺曼人的入侵; 法国下限定在987年加洛林王朝覆灭; 美洲下限定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中国下限定在明末。

5、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 “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
•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 存。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 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
三、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表面 现象,研究目的为补经证史。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的目的除了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透过现象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 规律。
2、考古学的定义
什么是考古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得到大家公 认的定义。
关于考古学定义的不同说法: • ▲苏联1959年版《苏联考古学》: •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历史有两大资料,
技术,包括收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 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 • 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 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 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 “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复原古 代历史的本来面目,阐明存在于历史 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4、考古学的时间范畴
大事件的连贯性上难以与文献史料相媲美。
y y y y
• ③不可再生性。
• ④有些遗存不可信(伪造)。
三、考古学在历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1、 在没有文献记载或文献记载较少的时代 和地区,考古学是研究历史的最重要手段, 可以弥补和纠正文献历史的空白和错误 。 已取得的历史知识:构建出人类文化发展 的时空框架和编年体系,建立物质文化发 展演变历程。
• 到了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 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 阴村的发掘)。
• 1931年和1938年出版的《辞源》和 《辞海》里,出现了“考古”这个辞 条。
西方 :
中国:古学(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字)
archaeology
金石学(吉金和石刻)
古器物学(范围进一步扩大) 近代考古学(以田野考古为基础)
• 如:人类起源与早期发展;

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国家起源…
• 4、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方方面面的实 物史料
考古学的分支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一、考古学的分支
• 1、按照时代划分: •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 • 史前考古学、原史考古学、历史考古学
• 史前考古学:有文字记载之前的考古学研 究。时间最长, 主要依靠考古学。
• 而且通过考古还可以重新发现许多埋 在地下的文献资料。如甲骨文,商周 青铜器上的铭文,汉简等。
2、遗存的局限性
• ①残缺性。 • a,并非全部人类活动都能留下实物资料; • b,当时留下的遗存可能因自然和人为破坏未
能保留至今; • c,保留至今的遗存未必会被发现。 • ②破碎性。 • a,遗存本身形态上的破碎。 • b,反映信息的片段、零碎。特别是在人物重
• 清乾隆(1736)、嘉庆(1796)年间,由于帝王 比较偏爱,“金石学”比较兴盛。这时的金石学 已发展到了考证经史、注释说文的程度,并且出 现了所谓的“乾嘉学派”。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从 铜器、石刻扩大到其他各种古物,所以有人主张 将金石学改称为“古器物学”。
• 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 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派人到中国搞考古调查, 掠夺了中国的珍贵文物,也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考古学带到了中国。
b.种类
• 自然遗迹:
• 地震遗迹、洪水遗迹、火山喷发遗迹。 (较少)
• 自然遗物:
• 人类遗骸;动物遗存;植物遗存;石料、 玉料、矿石、染色原料;烧土、土壤、沉 积物标本。
(4)实验分析的微遗存
•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 理所获得的各种微遗存信息。
• 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 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 基因等。
什么是考古学
• 考古学的定义 • 考古学的学科定位 • 考古学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y y y y
考古学的定义
•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 “考古学”一词由日本学者从西文翻译过来,其所
• 美术考古:从研究历史的角度,以古代艺术品为研 究对象的考古研究。包括绘画、雕刻、画像石、 造像、各种工艺品、石窟等。
• 宗教考古:以宗教遗存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研究。 包括绘画、雕刻、壁画、石窟、经卷、一切精神 领域的崇拜物。
(5)、遗址
• a.定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 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 称它为遗址。遗址内包含遗迹、 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b.种类
• 主要种类:

城址:一般有城墙(墙基)、城门及防护性设施,
城内有夯土台基等…

村落:一般包括生活场所(居住址)、生产场所
和墓地
• 其它种类:
• 宗教活动场所:神庙、祭坛、石窟等。 • 经济活动场所:窑址、冶炼遗址、采矿遗址等。
Αρχαιολογια研究范围的演变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前427-前347)使用这个词 就是指古代学问。
• 14-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其含义稍有 改变,主要是指对古希腊、罗马古物和古迹的研 究。
• 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 的研究。
• 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二、遗存的优势与局限
• 1、相对于文献而言,遗存具有以下特点或 优势:
• ①广泛性 • 时间范围囊括史前 • 具体内容包罗万象 • ②客观性 • 实物资料本身是客观的,没有主观强加的东西。 •
• ③无限性:
• 地下有无法估量的实物资料,通过发 掘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种史料增加几 倍,而文献资料却很难再增加。
• 原史考古学:文字刚出现的时代,有文字 材料,但不能完全记录历史,有些记录未 留传至今。(中国的夏商周时期)
• 历史考古学:有文字记载的时期所进行的 考古学研究
• 史前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
• 原史考古学:夏商周考古
• 历史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魏晋隋唐考古

宋辽金元考古
2、按照地域划分

陶器——陶罐、陶壶、陶杯……

骨器——骨针、骨椎、骨笄……

蚌器——蚌刀、蚌镰……

金属器——铁镢、铁釜生产工具——铁犁、石刀、石磨盘、陶纺
轮…… • 生活用具——陶炊器、象牙梳、木桌…… • 武器——铁镞、铜戈、青铜短剑…… • 装饰品——玉镯、金耳环、骨簪…… • 乐器——编钟、骨笛、铜鼓……
▲中国1986年版《中国 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 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 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 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
夏鼐
3、考古学的涵义及研究目标
• 考古学这一词主要有三种涵义: • 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
还可以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 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
• 2、在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代,考古学在研 究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技术以及基 本的经济活动等方面具有文献史学不能替 代的作用,可以为专门史研究提供实物史 料。
• 已取得的历史知识:物质文化发展史、技术发展 史(建筑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冶金技术)
• 3、与相关学科结合,在许多重大历史问题 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即是考古学家研究的主 要资料,它虽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考古学研究 并不排斥文献资料。” • ▲美国1979年版《考古学基础》: •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实物遗存研究过去的社会和文化的科 学。” • ▲英国1981年版《考古学简史》: • “研究人类过去历史遗存的一支历史学科。”
考古学的学科定位
• 欧洲:历史学 • 美洲:人类学 • 中国:历史学
考古学:综合性交叉学科
• 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属性 • 历史阐释的人文科学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