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的认识

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的认识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Urban Planning in China/Wang Shifu, Tang Liming
[Abstract] Presently there exists with the city planning in China such phenomena as"increase in size of planning but faintness in effect of its implementation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both technical factors and system factors;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in urban design should be improved;our own theory of city design should be worked out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Urban design,Status quo,Development
(1)传统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
究方向的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增多,研究领域
传统城市规划源于建筑学科,而现代城
由过去的以设计手法探讨、设计实例分析为 市规划则向更广的领域扩展,从城市思想、
主,开始向更广的领域(如城市公共行政、城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城市制度变迁、公
市经营、社区规划等) 扩展。
共行政等,日益呈现出显著的广谱特征。从
伴随着编制数量、类型和对象的扩展,编 制单位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国际、国内的 规划设计和研究机构、建筑设计公司、景观 设计公司纷纷参与进来,带来了更多的观念 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城市设计本该具 有的选择性特征。
但是,大量编制的城市设计在规划实施 层面,效果依然含糊。原因之一是在对城市 设计的理解上存在局限,将城市设计当成灵 丹妙药,把难以解决或者无法定性的问题都 交给了城市设计,盲目地进行项目委托或举 行国际招标。原因之二是城市设计成果与规 划管理无法衔接,隐含于形态背后的土地供 给、开发模式、经济绩效等开发控制要素没 有被揭示。面对众多城市设计成果,规划管 理部门常常无从着手,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 何种手段进行有效管理,故城市设计的价值 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是,城市设计并不是可直接实现的物 规划,在很多时候也包含或取代了控制性
质性空间形态,城市设计的规划实施表现为 详细规划。
对相关规划、设计的控制和引导。由于城市
设计本身的编制标准、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加 2.2 与建筑学科的关系
上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程序尚未健全,城
目前,在建筑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中
市设计在不同地方的实施都遇到了不同程度 普遍开设了大量的城市设计方面的课程。值
在我国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 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传统城市规划 学科具有浓厚建筑学科色彩的氛围中,城市 设计作为一种规划形式,作为一种宣传手段, 作为一种研究议题,作为一种发展策略…… 被广泛地运用。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 至今已有大约 10 年的时间,城市设计一直是 一个热门话题。
[文章编号]1006-0022(2005)01-0034-0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的认识
□ 王世福,汤黎明
[ 摘 要] 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存在“编制数 量不断增加而实施效果依然含糊”等现象。在 城市设计中,应既重视技术性因素,又注重制 度性因素;应提高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和合法 性;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城市设 计的理论。 [ 关键词] 城市设计;现状;发展
有国外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并且缺少对最 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纳入了城市规划学科,其
新进展的介绍。城市设计核心领域的技术 经济、社会的宏观分析能力较强,但是在处
支持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开发控制系统 理物质形态规划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
等尚未建立。
此,目前城市设计的主要教学和研究工作
基本上集中在了建筑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
3.1 西方重视城市设计的原因 现代城市设计在西方受到重视,是在
西方城市规划由物质规划转向经济及社会 综合性规划,更多地研究城市经济、社会 问题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城市 空间物质环境关注的背景下出现的,实质 上是一种恢复和反省。正如美国建筑师协 会[1](AIA,1 9 6 5 ) 所述:“正是由于过去的 认识分歧,我们不得不建立城市设计这个 概念,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 域,而是为了防止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略 或遗弃。”
但是,我国的城市设计专业教育还缺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的专业体系看,大量城
乏系统性,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 市规划专业属于建筑类院校,建筑学色彩
手段、实习安排等方面还未形成明确的体 仍较浓厚,仍然处于由传统城市规划向现
系。在城市设计研究方面,独立自主的专 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初步阶段。传统地理学
门化研究比较少见,更多见的仍然是对既 科的经济地理专业已经在城市规划专业指
城市设计的编制类型,按设计范围划 分,可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按设计目的划分,可分为开发性城市设计和 保护性城市设计;按工作内容划分,可分为 综合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如雕塑、灯 光等) 。编制对象也由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 逐步走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如城市新区、历
史街区,科技园区等) ,以及大型市场开发 项目( 如工业园区、大型房地产等非公共空 间) 。
3.2 我国重视城市设计的原因 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脱物质规划的束
缚,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用语中即可见一 斑。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 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 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制定的关于建
35 2 0 0 5 年 第 1 期 第 21卷
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 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 类似于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Paul D.Spreiregen.Urban Design:The Architec- ture of Towns and Cities[M]. Mc Graw Hill Book Company,1965. [2]Barnett.J.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M]. Architect Record,1974. [3]Madanipour.A.Design of Urban Space:An Inquiry into a Socio-spatial Process[M].John Wiley & Sons, 1996. [4]Matthew.C. Design Controll-Bridging the Pro- fessional Divide[J].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998. [5]Punter.J,M.Carmona. Design Policies in Local Plans[J].Town Planning Review,1997.
3 我国城市设计发展与西方的不同
纵观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规划与城市 设计在概念范畴上基本是无明显区别的,城 市设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中国古代的京 城、西方中世纪的广场,以及近代美国华盛 顿、澳大利亚堪培拉等不仅被认为是城市设 计的典范,同时也被认为是优秀的城市规划。 现代建筑运动早期,城市设计的倡导者伊利 尔·沙里宁就曾经说过:“为了在分析中避免 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 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 在不牵涉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 划’这个通称。”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规 划师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问题,如果将城 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认为是准立法和执法的 过程,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到技术性因素必须 经历制度化过程的洗礼,才可以有效地发挥 作用。
发展的角度出发,本文呼吁城市规划研究者 积极开展有关中国城市设计案例的深度研 究,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奠定 基础。
4.2 法制化进程中的规划管理呼唤有 法律意识的城市设计
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化力度的加大,规划 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许多时候, 法制化的规划行政管理已经反过来挑战城市 设计的技术合法性及合理性,如城市设计可 设定地块的公共通行空间的合法性,可在限 高条件下无法实现容积率时反过来质疑开发 控制指标,允许相近条件地块的开发强度存 在差异,等等。
本文拟从城市设计现象的角度入手,分 析我国城市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城 市设计发展的学科原因、与西方的不同,以 及我国城市设计发展需重视的因素三方面来 认识我国城市设计的现状。
1 现象与问题
1.1 编制量的增加和实施效果的含糊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设
计在规划编制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在编制数量增加的 同时,编制类型和编制对象也在扩展。
我国城市设计受到重视的原因与西方 有所不同,其主要触媒是市场经济体制,因 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计划体制下 的城市开发模式,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及 投资多元化,大大刺激了城市的发展。在大 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 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 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 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 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 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 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城市设计 对三维形态本身的物质设计强调得太多了, 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而忽视了 社会、人的心理属性及城市开发的过程。在 理解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方面,我国目前 的城市设计忽视了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 理体系的内在联系。
设计以建筑与环境关系为基本命题,大大拓
2 城市设计发展的学科原因认识
宽了建筑学科走向城市研究的渠道,建筑学 也因此获得了处理大规模空间形态的舞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