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简本)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文本名目第一部分目标 (1)1、项目概况42、目标与策略5第二部分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7)3、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84、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95、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116、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12第三部分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14)7、优化都市轨道交通布局138、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169、构建一体化的都市道路网络17第四部分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32)10、创新公共交通进展模式2811、完善慢行交通设施3012、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3113、打造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3214、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33第五部分行动打算 (39)15、近期行动33第一部分目标项目概况规划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2008-2020)》出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加快推进,顺德区列入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努力争当“五个示范区”,面临区域化进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提出“由街镇群到大都市区”进展战略,实现从镇街到都市的进展、从都市到都市区的融入,都市进展模式和进展格局面临重大转型。

规划目标(1)立足于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构建有辐射力的区域对外交通体系。

(2)协同顺德区都市总体规划、顺德东部新城规划等同期开展的都市规划,构建支撑和引导都市进展的交通体系。

(3)衔接和和谐上层次《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等有关规划,落实轨道、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合重点交通设施和近期都市交通热点咨询题,制定详细规划方案。

(4)制定顺德区近期交通行动打算,指导顺德区交通规划建设。

规划范畴、年限规划范畴为顺德全区十个街镇,总面积约806km2。

规划年限2009-2020年,近期2009-2015年。

指导思想(1)战略提升-把握机遇,将顺德的进展上升到区域层面乃至国家战略层面(2)理念更新-以交通引导都市进展理念为核心,支持都市布局结构(3)突出重点-面向中心区等热点咨询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4)重在落实-强调规划的操纵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5)协同规划-与顺德总规紧密互动,实现由单向规划向双向互动规划的转变工作过程项目工作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2009年5—7月,开展顺德全区综合交通调查,涵盖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运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开展的居民出行调查范畴覆盖全区200个村居,抽样约1.8万户,调查5.3万人。

第二时期:2009年8—9月,编制规划工作纲要,并制定交通战略、区域交通、都市道路、轨道、公交等初步方案,并与各部门及街镇进行汇报和沟通。

第三时期:2009年9—10月,编制完成规划中期成果,向区领导进行汇报,获充分确信。

中期成果于2009年10月28日经专家评审通过。

第四时期:2009年11-2010年4月,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各个街镇意见,按照各方意见,并和谐总体规划(修编)、东部新城和西部产业园区等有关规划,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形成规划终期成果,并于2010年4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

第四时期:2010年5月-8月,再次征求有关单位、各街镇意见,进一步落实道路等设施规划红线。

按照专家、部门及各街镇意见对规划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上报规委会审查。

目标与策略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和《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以后顺德逐步向都市圈一体化、都市化整合、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的方向进展。

挑战一:都市圈一体化。

随着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都市圈融合,都市圈向心化进展和区域协作关系持续加大,顺德区对外的区域性交通需求增长迅猛,仅靠目前区域交通体系难以满足要求,亟需城际轨道和区域高快速路体系来承担。

面临咨询题一:城际轨道(走廊)不能满足区域客运交通的需求(都市圈向心化)。

随着区域进一步融合,区域客运逐步出现通勤化特点,按照50%的公交分担率考虑,要紧交通轴向客运交通需求将达到3万人次/h,常规公交无法满足;而在建广珠城际轨道偏离顺德都市中心,难以适应顺德区域化进展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二:高快速路网体系不能适应区域交通需求的增长(区域协作关系)。

以后对外和过境交通需求将增长到现在的3倍左右,现有的以国、省道承担方式严峻阻碍都市内部交通运行,必须合理规划对外和过境专用通道,提升货运交通的运输效率,并减少对都市交通的阻碍。

挑战二:都市化整合。

随着都市化进展、都市空间整合,以后顺德中心趋势将进一步加大,外围各街镇亦快速都市化,亟需构建现代都市交通体系来适应其都市化整合进展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一:各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不足。

推测客运需求总量由2009年的282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426万人次/日,增长5 1%,且镇街之间的出行比例从15%上升到20%-30%,各街镇都市化融合趋势加大,现有以国道为主的交通体系将难以适应相对融合的都市化进程,需增加相应的通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面临咨询题二:中心城区的交通体系(路网、公交)不完善。

推测中心城区交通需求由2009年的121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211万人次/日,增长74%,出现强中心趋势,要紧通道上的交通需求超过了一般公交承担的能力,亟需引进大(中)运量的公交系统。

面临咨询题三:外围城镇路网体系难以支持其都市化的进展。

目前各街镇各自为政,道路交通衔接不畅,且各街镇内部的现有路网不成体系,难以支持其都市化的进展和用地开发的要求。

挑战三:创新基地与岭南魅力水乡。

顺德将逐步建设成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都市进展逐步向品质化方向推进。

现有交通品质无法支撑顺德创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打造岭南魅力水乡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一:公交系统覆盖率不高,服务水平较低。

公交站点300米、500米覆盖率仅为41%、78%,均低于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公交日客运量仅15万人次,总体规模较小;公交方式占居民出行中比例仅占2%左右(全方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面临咨询题二: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安全性较差。

顺德区现状干道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指标低于有关规范值,行人过街困难。

面临咨询题三: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违章停车现象严峻。

按照估算,顺德区最大停车需求(含夜间、日间高峰)约23.5万个停车位,缺口达15万个。

进展目标1、都市圈交通顺德与广州、佛山中心区之间30分钟可达;顺德与广佛都市圈内要紧区域1小时可达;铁路(包括城际、大铁路)承担客运比例提升到20%左右。

2、都市化交通顺德中心区与周边片区之间30分钟可达;高峰期间干道平均车速不低于30km/h;2020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5%以上,要紧交通走廊公交分担率达60%。

3、交通服务创新引进新型环保的交通工具,创新交通营运治理政策(推行公交TC模式),打造环保、安全、舒服的高品质交通运输体系。

进展策略(一)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策略1: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提升顺德区域地位策略2: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紧密与区域核心都市的联系策略3: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支持区域一体化进展策略4: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二)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策略5:优化都市轨道交通布局,支撑引导都市整合策略6:构建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策略7:构建一体化的都市道路网络,支持都市进展和产业布局(三)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策略8:创新公共交通进展模式,改善公交服务水平策略9:完善慢行交通设施,构建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策略10:构筑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顺畅转换策略11:完善停车系统,构建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体系策略12: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第二部分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顺德区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但境内目前尚未有国家铁路,与顺德区社会经济进展要求和区域地位不相适应。

目前广东西部沿海铁路正在筹建,顺德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争取国家铁路的引入,适应顺德区以后社会经济和交通进展要求,提升顺德区的区域地位。

引入国家铁路的重要意义满足顺德区以后对外客货运交通需求,支持社会经济进展。

成为衔接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提升顺德区域地位。

便利与珠江东岸交通联系,补偿近中期珠三角城际轨网服务不足。

和谐落实顺德境内国家铁路布局按照都市进展要求、都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设施分布情形,顺德境内国家铁路的具体布置需重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1)考虑与顺德东部新城、西部产业新城等重点进展区域结合,支持带动顺德重点策略区域的进展。

(2)尽可能考虑与顺德境内规划高速公路、快速路结合,幸免铁路对都市用地、环境的产生较大阻碍,实现都市土地利用、交通与环境的和谐进展。

(3)与城际轨道、都市内部轨道、中运量公交、道路等交通方式和设施形成良好对接,以实现都市内外交通顺畅转换。

目前铁道部、广东省正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西部沿海铁路线路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下时期顺德区应主动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按照上述选线原则和差不多要求,和谐落实国家铁路在顺德境内走向、线位方案,更好发挥国家铁路对顺德区都市进展的支持带动作用。

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目标衔接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顺德区都市进展要求并和谐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落实城际轨道在顺德区内线站位,并加大都市交通与城际轨道的衔接。

规划方案《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规划》、《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在顺德区境内共规划有4条城际线路:广珠城际(在建)、广佛环线、广佛珠线、肇顺南城际线。

顺德可通过在建及规划城际轨道线路,实现与珠三角中心都市及广佛都市区内的区域交通设施建立城际轨道交通联系。

规划方案咨询题检讨:(1)在建广珠城际偏离顺德中心城区,不能为顺德中心城区及沿线各街镇提供直截了当的区域交通服务,必须通过交通接驳才能利用城际轨道对外出行;(2)顺德中心区向东与东莞、深圳等珠江东岸地区的轨道交通联系,需通过广珠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距离上存在较大绕行。

建立广珠城际轨道站接驳交通体系接驳服务范畴:要紧为东部沿线各街镇及番禺临近街镇。

接驳客流需求:包括直截了当利用广珠城际至中山、江门、珠海;至广州新客运站转乘客流,推测2020年15-20万人/日。

接驳策略、沿线各站的交通接驳通道安排、接驳站场设施规模布局、周边路网完善、接驳交通组织。

优化肇顺南城际线站位方案和谐城际轨道布局与都市土地利用,按照顺德区都市土地利用情形,优化调整上层次规划中杏坛以西部分线位走向,即沿杏坛二环路和勒流、龙江龙洲路,向西北方向连接勒流、龙江中心区,之后再向南折向九江、高超至肇庆方向。

调整肇顺南城际顺德以东线位,使之与广深港客运专线东涌站衔接,通过肇顺南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实现顺德中心城区与珠江东岸东莞和深圳快速连接,幸免线路绕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