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检测》教学设计

《“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检测》教学设计

《“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检测》教学设计
上海市浦东教育研究院许克潮
教材分析
本堂课内容根据科教版八年级劳技教材第27页-31页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

我把教材中照明电路的基本内容加工处理成电路安装、电路检测和电路保护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怎么安装?解决器材认识、工具使用、电路识读问题;第二部分是安装得怎么样?解决电路分析、检测过程、多用表判断(通路、断路、短路)问题;第三部分是怎么保护电路?解决短路、过载的预防(漏电保护器、熔断器)问题。

三大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定的梯度,后一个部分要以前一部分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本堂课正处在中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因此在知识的深度和操作的难度上都要有增有减,恰如其分。

顺便说一下,教材里有两处不妥:一处是第28页图1-54欧姆调零的手势,两根表棒应由左手来捏,腾出右手去旋转调节旋钮;另一处是图1-52的机械调零,有点多此一举。

本来多用表出厂前都已调好,无需重新调试;且机械调零的有无跟后面的选择量程毫无关系,请教师们注意。

学情分析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日趋完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对电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同学特别是男孩对电工操作有很大的兴趣,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

在方法上,可用数理分析和比喻类推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分析通路(正常)、短路、断路时,可引导他们用数学概念来理解:短路就是没电阻(0刻度)、断路就是电阻很大(∞刻度)、通路就是有一点电阻(实际上是灯泡的);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如短路是电流增大几十倍导致的,可用滔滔长江水涌入小河浜造成洪水泛滥来比喻。

此外要加强安全教育即“两纲”之一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电工之初就养成一个良好的用电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断路”、“短路”的含义和“短路”的危害性;
②认识多用表,理解多用表电阻档检测电路的原理,了解检测电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学会使用多用表检测“一控一灯”电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实践,学会“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检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路的检测;难点:理解多用表检测电路的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通过电流经过灯泡发热发光这一现象导入的,再反过来思考:电流不经过会怎么样?(断路),电流太多又怎么样呢(短路)。

然后学习检测的方法,如识图检测(对照电路图逐一检查)、仪器检测(根据多用表测得的电阻大小判断)。

在多用表的检测中,利用电阻值的大小变化(0,有阻值,∞)判断电路属于那种状况。

为了让学生理解短路是怎么发生的,本课用灯头两线连接的夸张手法,先让学生知道造成短路的现象,对照分析电路图(灯座上并联一根导线),观察容易发生短路的实例(灯座火线铜丝过长碰到罗口),再知道短路的原因,有实例、有依据,让学生理解短路发生的真实原因及解决的方法;拓展环节中,电路里安装一个三眼插座,意图是让学生把查找短路的方法由灯座迁移到插座上去;思考题“为防止短路引起火灾,可采用什么办法?”是为下一堂的“保护电路”打下伏笔。

教学准备
多用表、“一控一灯”电路安装板、单股导线、螺口灯泡、小号螺丝刀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检测
一、电路检测的途径
1、对照电路图逐一检查
2、利用多用表检测
二、多用表检测的方法
1、总体检测
2、逐项检测
三、电路故障的判断
1、通路(有一定的电阻值)
2、断路(电阻值∞刻度)
3、短路(电阻值0刻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