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行业分析

煤炭行业分析

目录初步结论12004年全年煤炭市场保持相对活跃的运行态势,煤炭生产持续增长,煤炭销量有所增加,社会库存提升,但行业供求矛盾仍很严重,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其中优质动力煤、炼焦煤、贫瘦煤的交易更加旺盛,价格高位运行。

但是与2003年相比,煤炭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资源总量与需求总量的水平有所接近。

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 2004年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保持了比较旺盛的态势,钢产量达到2.6亿吨;在建材行业中,由于目前水泥产销两旺,价格上涨,投资回报率高,各方面投资水泥的积极性很高,这些都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提高。

煤炭资源紧缺,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国际上一些国家采取政策限制煤炭的开采,导致煤炭产量下降,煤炭的需求量却持续增加。

2005年初步预计全年煤炭生产量在18.3亿吨左右,比2004年增加3000-4000亿吨;煤炭进出口与2004年大致持平,煤炭供需缺口在7000-8500万吨之间。

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还会不断降低。

根据神经网络和其他方法所进行的测算,未来10年内我国煤炭需求将不会超过15亿吨,而原煤生产能力却可达19亿吨,如不加以科学控制将仍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煤炭属于基础能源行业,目前我国对煤炭的需求较大,煤炭行业的风险不是很高,国家鼓励对其投资,所以,银行对煤炭的投资可能会不断加大。

煤炭行业的利润水平可接受程度一般,近几年,我国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有所加剧,目前,山西、内蒙、陕西、山东等地的煤炭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建议银行方面应多关注这些地方重点企业的发展,比如,山西煤焦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并对其持续保持信贷项目。

1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4年1~11月份数据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本报告中全国特指该行业全国统计值,工业特指全部工业行业统计值。

报告中涉及的企业以及行业的资金需求数据均为2003年年度数据,单位为为千元,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

银行面临的风险,在政策上表现为:我国停止对部分焦炭的出口退税以及电煤限价等政策都对我国煤炭市场及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还贷能力。

而在市场上的表现是:煤炭资源紧缺,生产能力不足,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我国煤炭市场存在供需紧张的状况,煤炭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对企业的按期还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煤炭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安全问题仍较为严重,煤炭企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偿还债务能力降低,这是经营风险。

最后是技术风险,煤炭行业新技术的应用企业会给使用原有技术企业带来压力,从而影响其的偿债能力。

一些煤矿发展不规范、资源浪费严重,安全问题严重,银行对其信贷项目应保持谨慎态度或禁止资金流入。

I煤炭行业信贷背景知识一、煤炭行业概述(一)煤炭行业的定义和细分煤炭是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煤炭品种多样。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中国煤种分类与比重大类细分比重(%)总计(%)炼焦煤气煤13.7527.65肥煤 3.53主焦煤 5.81瘦煤 4.01其它0.55非炼焦煤无烟煤10.9372.35贫煤 5.55弱碱煤 1.74不缴煤13.8长焰煤12.52褐煤12.76天然煤0.19其它14.86中国煤分类国家标准注:a、G>85,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煤炭,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mm,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按b值分类时,Vdaf<=28%,暂定b>150%的为肥煤,Vdaf>28%,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为准。

b、Vdaf>37%,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c、Vdaf>37%,PM>30%-50%的煤,再测Qgr,maf,如其值>24MJ/kg(5739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煤炭分类工作组1956年在日内瓦国际煤炭分类会上修订并正式作了国际标准的煤炭分类表。

为使煤炭分类与煤的特性相结合,欧洲经济委员会煤炭委员会固体燃料利用组于1987年提出一个国际硬煤分类编码系统,以代替1956年的国际硬煤分类,使煤炭生产者、销售者和用户根据分类编码能明确地了解煤的质量。

从1989年起,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又按煤化程度、煤质品位和煤岩类型制订了一个国际煤层煤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oal in Seam)。

将恒湿尤灰基高位发热量低于24M,J/kg的煤称低煤阶煤。

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于2.0%,且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低于24MJ/kg的煤称中煤阶煤。

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不小于2%的煤称高煤阶煤。

镜质组指植物的木质一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转化而成的显微组分组。

镜质组反射率指在显微镜下,于油浸及546nm波长条件下镜质组的反射光强度与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以R(%)表示,其值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加大。

随机反射率是指不转动显微镜载物台所测得的镜质组反射率。

(二)煤炭行业产业链介绍 1.煤炭产业链状况电力行业: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

目前电力行业内主要电力公司对电站的投资计划都安排到了2006年。

较2002年的1800万千瓦增长了136%,创历史记录。

据国家电力总公司公布的电力分析报告称,2003年末全国装机容量3.85亿千瓦,2004年增加3500万千瓦,2005年将增加5000万千瓦,2006年将增加620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可能缓解,到2006年下半年才能够实现基本平衡。

2004年火力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左右,全年新增电煤消费1亿吨左右。

到2020年,全国约需发电装机容量9亿千瓦至10亿千瓦左右,而目前国内只有装机容量3.85亿千瓦,需要新增量5亿千瓦至6亿千瓦。

从我国资源的状况看,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全部用煤就必须新增10亿吨以上电力用煤,显然煤的供给有很大困难。

冶金行业:2004年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保持了比较旺盛的态势,钢产量达到2.6亿吨,比2003年增长16.9%;钢材表观消费量(扣除重复统计)达到2.8亿吨左右,比2003年增长13%左右。

2003年底投产的产能约1500万吨的焦炉,今年全部达到生产能力,由此增加精煤需求2000多万吨;根据目前在建焦炉的情况,今年先后有2000万吨生产能力的新建焦炉投入运行,增加精煤需求量1500万吨左右。

经过中央的收缩信贷、控制土地供给为主的宏观调控,钢铁、氧化铝、铁合金、焦炭等行业大幅度降温。

但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上述产品的需求仍将是持续的、巨大的,所应避免的是大起大落。

钢铁等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仍将是持续增长的。

建材行业:在建材行业中,由于目前水泥产销两旺,价格上涨,投资回报率高,各方面投资水泥的积极性很高。

2003年,我国有98条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2004年,又有240条新生产线投产。

2003年全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8.62亿吨,同比增长18.9%,煤炭消耗同比增长1800万吨左右。

2004年全国新增水泥产能2.1亿吨,是2003年新增产能的3.3倍。

但是受电力供应不足的限制,一些新建成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不会立即投产,部分水泥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玻璃行业近两年投资平稳,但在目前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下,投资有加速迹象。

建材行业2004年新增煤炭消费量3000万吨左右。

在这次宏观调控之下,水泥和玻璃行业产能的增长将趋于理智,我国建材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将基本稳定在2亿吨左右。

(三)煤炭行业的特征分析1.经济特征(1)概述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近70%,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A.煤炭在各种能源中占有储量优势。

目前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约8.7万亿吨,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相比较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后备可供开采的资源严重不足,储量小而且开采成本很高。

B.煤炭是具有竞争力的能源。

按同等发热量计算,北京市天然气、柴油价格约分别为动力煤价格的4倍和6倍。

在国际上,按同等热值计算的天然气、油的价格一般为动力煤价格的2和3倍(各国的情况不同)。

由此可见,从经济上看,煤炭是廉价的能源。

这就是缺能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什么仍然选择用煤的重要原因,如日本煤炭占17.7%,美国占24.9%。

C.煤炭消费很有潜力。

目前,我国几十万个火电厂、工业锅炉燃用煤炭,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D.煤炭是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

洁净煤技术是高效、洁净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技术。

通过加工可显着减少煤的硫分、灰分等,通过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可以在燃烧过程中脱硫,可以通过转化,把煤转化为液体、气体燃料等。

(2)煤炭经济发展特点A.煤炭行业极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

经过几年的关井压产和结构调整,我国目前仍有各类煤炭3万多处,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为约10%。

由此可见,我国煤炭产业是一种分散型产业,没有一家企业占有显着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B.煤炭开发的对象是自然的煤炭资源。

我国优越的地理经济环境与丰富的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增大了煤炭开发的难度。

C.鉴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应在开发中注意提高采出率。

D.煤炭是主要能源,属大量消耗性的原材料,其开发规模取决于外运能力,运输建设必须与煤炭开发同步进行。

E.煤炭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投入必要的资金,依靠技术进步,达到开发与环保相互协调发展。

F.煤炭开发的环境及工作条件恶劣,尤其是井工开采要与水、火、瓦斯、粉尘及顶板等多种灾害作斗争,因此对安全工作要在技术上、管理上有严格要求,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

G.煤炭开发耗费资金多,风险大,建设周期长,回收资金慢,容易造成总量供求失衡,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