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广阔前景分析电视剧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而对电视剧创作中现实题材的开拓则更为敏感,更加令人侧目。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视剧发展得很快,与老白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对整个社会的形态与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从事影视创作已有三十余年,想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谈谈我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些想法。
一、我对现实剧的偏爱我是1983年开始独立做导演上作的。
我的处女作《妻子》,就是一部上下集的电视剧。
在这部电视剧创作之前,我已经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几年了,并已担任过《绿色的钱包》《人到中年》两部电影的副导演,这两个电影的导演、摄影师孙羽和王启民是长影的两位大师级人物,在中国电影界也是赫赫有名的。
与他们的合作让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里找不到的东西,使自己的羽翼渐丰。
这两部影片都属现实题材,作品完成后都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的奖项,我们剧组收到了许许多多的观众来信,说到他们的感受,说到电影与他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片中的细节都会触到他们敏感的神经。
我充分地感受到一部艺术作品真正植根于观众之中的那种巨大的魅力。
1983年上半年,处里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帮助一个年轻作者修改剧本《悠悠寸草心》,就是后来的电视剧《妻子》。
这是一部反映和平时期军人妻子生活的作品,作者虽年轻但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特别熟悉,也有切身感受。
剧本修改较为艰难,最后还是成功了,我又找到了倪萍和杨晓月一作为片子的男女主角,一群年轻人全情投入。
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部电视剧拍摄完成后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了,而且反响很好。
我完成了自己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有了正式的导演身份和独立拍片的资格。
我作为影视导演的生涯就是从这样一部电视剧开始的。
我后来拍摄的几部深受好评获得妞天奖、金鹰奖、金虎奖的电视剧《北方往事》《乡村女法官》《多雪的冬天》《北极光》《男人也有故事》都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今年年初播出的电视剧《男媒婆》是潘长江、张庭、冯远征、任程伟、李明启主演,也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喜剧,播出后得到了全国电视剧收视第四的好成绩。
从我多年的创作实践,我深感到我在现实题材创作领域能屡屡得手,首先是因为这是我所熟悉的生活。
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对自己所要表现的生活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理解、独到的表现。
做到这三个独到的前提就是他必须要熟悉生活,对题材才能有深入的开掘,对人物才能有不同一般的塑造和展现。
其次是因为,现实题材也是观众们所熟悉的生活。
观众们对于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和共同记忆是有兴趣的,他们会从那些熟悉的场景、人物、故事、细节中引起共鸣,与艺术家产生同构。
特别是一些社会上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敏感话题,一定是尤为关注。
像《北京人在纽约》《中国式离婚》《剩女保卫战》《蜗居》《老有所依》都属于这类作品。
著名编剧王兴东曾说过: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
他的话形象说明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创作者只有迈开双脚真正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亲身地感知生活的变化,体味人物的心灵变化,才能让作品带着鲜活的露珠,饱含厚重的人生感悟,不浮躁,不浮华,不矫情,不虚假,不媚俗。
巴尔扎克说:艺术家必须把生活制作成生动的杰作:是雕塑吧,要能和所有眼睛对话;是文学吧,跟所有的智慧交谈;是绘画吧,唤起所有的记忆;是音乐吧,打动所有的心灵。
巴尔扎克所记录表达的就是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他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经典。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生动深刻地论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细,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70多年过去,毛主席的这番话我们读起来还是那般亲切,是我们走向生活走向艺术的指导方针。
总之,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总是让我感到如鱼得水,如虎归山。
知道从哪几下手,在哪几用力。
知道观众的痒痒肉在哪几,知道他们的感情迸发点会在什么地方。
因为我是他们的一员,我也生活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时代。
二、电视剧创作的新景观2013年开年后,有一个相当可喜的现象,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密集出笼,且又质量很高。
《有你才幸福》《推拿》《老有所依》《咱们结婚吧》《父母爱情》《原乡》等一大批剧集。
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基础上,抓住了许多生活中带给我们的新变化、新时尚、新思维、新语言,让观众耳目一新,收视率也节节攀高。
今年上半年有一部韩国电视剧成为热门话题,这就是《来自星星的你》。
热捧者众,我却不以为然,这部电视剧的好看,是完全按照商业模式打造的,是娱乐至死为目的之范本,它作用于观众的是感官,而不是心灵。
相比较我以上提到的大戏,它最主要的缺陷是不接地气。
而我们这些作品,都带着泥土的芳香,带着对火热生活新鲜的思考,带着对以往的记忆温暖有见地的回顾,让观众循序渐进地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为之魂牵梦绕,为之感动涕零,为之拍手称快。
我从1983年拍摄第一部电视剧开始,与中国电视剧共同走过了电视剧创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这些年的电视剧所关注的热点逐渐在发生着变化:古装剧、神话剧、年代剧、谍战剧、抗日剧等。
但现实题材剧一直在健康稳步地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剧创作的日趋成熟。
我觉得这些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材选择更加广泛新颖比如老年题材,是过去的影视作品很少涉猎的,可近几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题材应运而生。
过去的影视作品也很少表现老年人的情感生活,爱情生活,而如今许多电视剧作品中的爱情表现甚至比年轻人的爱情生活表现得更有趣、更淳厚,而电视剧的观众又以中老年人居多,迎合了时代和社会的新需求。
(二)视角更加独特《咱们结婚吧》是从都市白领中的剩女现象入手,表现了一对大龄青年的婚恋生活,把社会的众生相在剧中依次展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审美感受。
《推拿》这部电视剧表现的是盲人按摩院的生活,这种生活场景带给了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特别是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对事业的不倦追求,对人生的深度感悟,都让欣赏者耳目一新。
(三)更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开掘歌德说过:人,只有对于人是最感兴趣的。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首先关注的都应该是人和人物命运的变化,只有把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把握好,塑造好,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有你才幸福》就紧紧围绕几个主要人物落墨,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表现得入情入理,生趣盎然。
李雪健、刘佩琦、陶慧敏的精彩表演,使几个人物更加丰厚、饱满、生动,把观众带入到生活深处,感受人生的况味。
(四)更加致力于细节的表现和刻画长篇剧集因为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充足的时间,所以使细节的表现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父母爱情》有一段关于三洗丈夫的段落就特别有趣,让人过目不忘。
细节对于人物的刻画是非常有力的手段,忽略了细节,艺术就要流于枯燥。
(五)剧作更成熟,演员阵容更强大电视剧对剧作要求更严,对明星的期待更大。
纵观一些好的电视剧创作,一般来讲都是在剧本阶段用的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一旦进入拍摄阶段,因为要控制周期,安排演员档期,很难再有时间修改剧本,所以把剧本做得成熟,成为一部剧的关键。
剧本稳定了,演《原乡》员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有一对好的男女主角,有一个好的演员阵容直接影响到收视率。
集,张国立、陈宝国、奚美娟、马少华、冯恩鹤、宋晓英等一线明星,描绘了台湾眷村里老兵鲜为人知的生活,把台海两岸人民思念亲人,渴盼统一的宏大主题表现得生动壮美,感人至深。
(六)电脑技术的发展,技术手段更丰富进入数码时代,电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电视剧艺术的表现手段,使得视觉效果更优化,节奏跳跃明快,推进了情节的进展,给了人们更加新鲜的视觉感受。
除了以上分析到的几个特点之外,还要归结到一点是:队伍更成熟了。
这些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制片人、导演、摄像师、美术师、宣传企划师、营销经理人。
这些年他们与中国电视剧共同成长,正值青壮年,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捕捉得更敏锐,市场经济的头脑更清晰,社会责任感更明确,为我国电视剧的成长壮大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国产电视剧的年产量达到了15000集,在数量上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剧大国。
向电视剧强国迈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稳步地提高电视剧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地提高电视剧生产的质量,克服那些粗制滥造的现象,避免那种娱乐至上的恶劣倾向,真正让电视剧成为立足本土文化,承载主流价值,老白姓足不出户就能免费欣赏的文化大餐。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电视剧都要始终坚持以现实题材为主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电视剧创作生产固然要发展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也必要与时俱进,但艺术表现上的创新不等于要丢掉中国电视剧的根本,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步,不能始终反映时代主流价值和精神,中国电视剧就会失去立足之本和发展之源。
近几年广电总局实施精品战略,制订了一系列扶持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优惠政策,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电视剧的创作生产会呈现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三、努力打造我省电视剧创作的优质品牌我省的电视剧创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态势,被业内称为吉林电视剧现象。
我省电视剧创作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为主,以敏锐的创作触角,捕捉现实生活中敏感厚重的话题,反映老白姓的疾苦,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把日常生活中美的因素,以艺术的形式展小出来,揭出生活中本质的东西。
如《纪委书记》《女人不是月亮》《大雪小雪又一年》《咱爸咱妈》《情债》《非常代价》《大学女孩》《问鼎长天》《大雪无痕》《老娘泪》《太白山下我的家》《我的土地我的家》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多次获得天奖、金鹰奖、金虎奖、五个一上程奖,为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结我省电视剧创作的基本经验,我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选好本子,配好班子,通好路子。
1.选好本子包含两个方面,抓准题材,抓准作者。
2.配好班子的关键是选准导演。
电视剧生产中导演是创作的核心人物,这个核心的选择关乎作品的成败优劣。
3.通好路子,要先把定位搞准,是在中电视台播,还是在地方的卫视台播。
这两个方向定准后,要请播出平台在剧本策划、班子配备、演员选择上就参加意见,最好要达成播出意向,这样才能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我省的电视剧创作已经积累了许多的成功经验,要一以贯之地走下去,我觉得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要坚持下去。
1.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把握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的话题和新的人物,关注人民群众新的意愿和呼声,深入地开掘,生动的展小,形象化的塑造。
杜绝闭门造车、胡编滥造,杜绝那种唯收视率的娱乐化倾向,让老白姓在健康向上的视觉享受中心灵上得以陶冶,精神上得以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