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文献综述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时间:2011-12-05 指导教师:*******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战略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战略管理的方法和要素被引入财务管理领域,推动财务管理向着财务战略管理的高度发展。

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现如今公司财务和战略这两方面的思维和行为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研究,这对公司管理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本保证,而战略上的失误必然会导致企业损失。

美国学者L.L.拜亚斯(L.L.Byars)(1988年)认为:在经营中运用战略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

大多数组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可以有若干种选择,战略就与决定选用何种方案有关。

战略包括对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的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选定将要实施的方案。

Roger G.Clarke等(1988年)认为:财务战略应该是在一个长期内,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可能对于不同的时间框架,如半年、一年或十年等,需要制定不同的财务战略目标和不同的财务战略。

皮尔斯(J.A.PearceII)和罗宾逊(R.B.Robinson)(1998年)在其所著《战略管理学》指出“财务策略”可以引导企业合理地使用财务资源以支持企业经营战略、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从长远的角度指导企业在长期资本投资、负债杠杆以及权益匹配等方面的财务管理。

哈利森和约翰逊(1998年)认为:财务职能因其控制着企业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资金而在组织中具有战略地位,并在其所著的《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到了“财务战略”,且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信息及股利政策等。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2002年)认为:财务战略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的战略,主要涉及财务性质的战略决策,即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经营战略三个层面,其出发点是认定或制定目标。

卢斯•班德(Ruth Bender)和凯斯•沃德(Keith Ward)(2003年)认为,财务战略是企业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集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

财务管理主要关注的是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

财务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应该是增加价值,而这并非财务总是简单尝试成本最小化就能做到的。

财务战略目标就是使管理人员掌握运用最佳的财务战略来增加公司未来的利润。

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如最好的合作与竞争战略一样,应该将公司内外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因为它与股东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是紧密相关的。

西方学者在对财务战略的本质范畴进行探讨的同时,还对财务战略管理目标进行了研究。

在Richard Pike和Richard Dobbins(1986年)的研究中提及了对给定的企业目标进行排序的实证分析的结果: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目标排在首位,收入或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位居其次,市场占有率目标居第三,股东价值最大化排第四,并指出许多美国学者如Petty etal等,他们的研究都支持上述的结果。

David Allen(1997年)在1988年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财务战略,指出公司的血液和公司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营业现金流量,财务战略决策者的作业就是要通过买卖活动管理现金流量。

财务战略的目标就是公司所有者的预计现金流量现值的最大化。

Paul Stoneham(2000年)将公司财务战略的目标定位于增加公司的价值。

公司价值的指标可以用总回报、资本价值、现金流折现等多种指标共同表示。

Dennis Soter(2000年)指出现在的公司财务总监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公司每股收入或每股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为股东创造实际的价值。

综上所述,一些西方国家已将财务战略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构建企业核心能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但对如何将财务战略管理和企业进行结合也只是停留在经验管理和主观确定阶段,对财务战略与公司整体竞争合作战略的关系还体会不深,而且能查找的文献的著作时间跟现在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发达,以及对金融市场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大对财务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发展趋势之所在。

还有一点就是国外都没有着重将企业和财务战略管理相结合,这将导致应用财务战略时没了针对性,相信还需要将财务战略跟实际中的不同类型的企业结合研究,这才能做到对各企业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二)国内研究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有学者开始涉足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对财务战略的研究我国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我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大量出现,财务战略在实践运用中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功,人们对财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逐步提高,对财务战略的关注程度也进步加强。

目前,已有些企业开始重视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我国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企业还为数不多,企业更是如此。

各位财务方面的专家也发表了关于财务战略管理和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上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张忠寿(2007年)认为:我国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上忽视战略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合理。

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既是企业财务战略生成的前提,也是财务战略实施的保证。

还认为应当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树立牢固的战略意识。

企业的理财目标,既是企业理财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评价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有效标准。

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有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生存、获利和发展是每个企业的基本目标,根据这基本目标及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应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刘海燕(2008年)通过研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现状,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的发展策略。

并且认为可以从银行管理水平、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吸引人才战略的实施三个方面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集中资源,发挥特色,集约联营、联手协作发挥自身的优势。

宁富贵和刘世昂(2008年)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财务管理的基本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日益频繁,环境变化加速,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分析目前的环境及未来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加以控制。

周红(2009年)将企业财务战略的基本类型分为扩张型财务战略,认为由于扩张型战略具有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必将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稳健型财务战略,认为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认为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

还分析了我国企业的财务特征: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自身经营能力明显不足、资金筹集相对困难。

张强(2009年)认为我国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规范的财务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务战略目标背离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置于企业整体战略之外;二是把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计划,忽视了财务战略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特征;三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随意性大。

我国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忽视了战略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合理,并且弱化了财务预算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财务预算在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预算能够把财务战略思想进步明确化、具体化,使财务战略便于企业员工理解和实施;二是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业绩提供了标准。

朱玫林(2010年)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不容乐观。

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财务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现。

我国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财务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格局之中。

同时,很多企业受规模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往往存在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缺位、工作重心游离等现象,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薛翠有(2010年)认为:我国企业在财务战略的安排上应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企业发展必须以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仅靠投资者的初始投资和企业经营的自我积累很难满足正常发展的需要,为此就要借入相当大比例的债务资本,企业尤其如此。

为此,必须在创立企业时就应根据规模筹集足够的资本,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就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积累,以充实资本。

还提出应当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我国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比国外的晚了,但是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日益成熟,发表了很多的观点,对财务战略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也对完成这篇论文给予很大的帮助,但是将企业与财务战略结合研究的还很少。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企业在财务战略上的制定与实施现状,还有我国企业财务战略需要改进的实施对策,结合有关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总结出相对完善的结论。

(三)发展动态战略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战略管理的方法和要素被引入财务管理领域,推动财务管理向着财务战略管理的高度发展。

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现如今公司财务和战略这两方面的思维和行为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研究,这对公司管理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有学者开始涉足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根据可获取的资料,1993年,侯龙文在《财会通讯》上发表了“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一文,这才开始了国内财务领域对财务战略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对财务战略的研究我国处于落后状态。

国内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战略管理研究为基础,因此国内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也是将财务战略作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职能层战略。

随着我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大量出现,财务战略在实践运用中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功,人们对财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逐步提高,对财务战略的关注程度也进步加强。

目前,已有些企业开始重视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我国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企业还为数不多,企业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1]彭娟.战略财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石友蓉,黄寿昌.财务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3]李桂兰,程淮中.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4]魏明海.财务战略-着重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5]张忠寿.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7,(1):18~20.[6]刘海燕.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7):183.[7]刘富贵,刘世昂.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J].0000000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2):45~46.[8]周红.试论企业的财务战略[J].财政监督,2009,(6):32~33.[9]张强.中国企业财务战略实施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71~72.[10]朱玫林.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7.[11]薛翠有.企业财务战略基本思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90~91.[12]赵清明. 论企业财务战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223~224.[13]刘宗生. 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财会通讯,2009,(16):56~57.[14]张忠寿. 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6.9.[15]张晓峰,史茜. 基于生命周期与价值创造的财务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9,(564):65.[16]王萍. 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J].理财视点,2010,(10):55~56.[17]江明太. 企业财务战略的构建要求与企业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J].商业经济,2010,(346):37~38.[18]刘瑶. 企业生命周期环境中的财务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603):133~134.[19]常雅文,刘建强.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2010,(4):75~76.[20]卢斯·班德,凯斯·沃德,公司财务战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1]L·L·Byars.王德忠译,战略管理:规划与实施——概念和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22]E·F·Harrsion,Coron H·st·John,组织战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3]Kurz,K&Scannell.J&Piccioli,M.Financial Aid Strategies in Tough Economic Times[J]. University Business,2010:41~42.[24]Parrott. Management Accounting-Financial Strategy[D].Financial Management, 200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