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 利安人”,意为“出身高 贵的人”。
年代尺
出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
BC 23世纪
BC 1500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进入鼎盛时期
BC 3世纪前后
古统治。 内容: 实质:
影响: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 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
D 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B 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
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
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A 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
龙门石窟 仰光寺
古代印度文明的产生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 的__南_亚__次__大_陆__。 (2)河流:__印__度__河____ (3)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年代约为前23—前18世纪)
(4)公元_前__1_5_0_0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
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 ___雅__利__安_人__,陆续在_印__度__河__流__域___和
对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的理解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是为 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 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于统治地位的 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 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的 “麻醉剂”。
莫佛教的传播:
高 窟
云岗石窟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 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制度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 职责和义务 阶层
婆罗门 祭祀、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武 把持军事、
刹帝利 士、官吏 行政大权
吠舍 首陀罗
农民、牧民 纳税、上供,
手工业者 养活第一、
商人
二等级
被征服者、 受上层等级 贫困破产者 剥削、奴役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 育王基本统一,宣 布佛教为国教。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 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 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 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 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 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 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 教的高僧。
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 在的哪里?
印度
第三课 古代印度
印度河
··
恒河
流量丰富 定期泛滥
土壤肥沃
温暖湿润 雨量丰富
一、文明的产生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文明的兴起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 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 入印度,逐步占有印度河、 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 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原 有的土著居民,
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7、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 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 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
C 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
B 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
D 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
A 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梵天
贱民——“不 可接触者”
婆罗门 (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第二等级)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 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三等级)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 (第四等级) 被征服居民构成
建立者: 雅利安人
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内容: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实质: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
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
促进
佛教
产生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
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森严的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__婆__罗_门____,掌管祭 祀;第二等级是_刹__帝__利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 力;第三等级是_吠__舍______,从事农业、畜 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_首__陀__罗__,要为 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 有最卑贱的__贱__民__。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__公_元__前__6_世_纪___ 创始人:_乔_达__摩__·悉__达_ 多 (2)教义:提出__众__生__平__等___ (3)传播:(北线)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 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__新__疆__, 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南线)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__恒__河__流__域__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文明的发展:
_孔__雀__王__朝__(公元前324-前187)统治
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____鼎__盛__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
统一。首都_______华_是氏当城时世界上最
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