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0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2010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1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2009 年,我国原煤产量 29.65 亿吨,同比增长 12.7%,增速同比减缓 0.1 个百分点。
三、煤炭行业产能分析
产能应该是指在具有保证持续发展储量前提下, 用科学、 安全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将资源 最大限度采出的能力。 长期以来, 我国煤炭工业缺乏必要的投入, 七十年代煤炭 “有水快流” 的政策和八十年代不切实际的煤炭行业“三年脱贫解困”政策,导致多数煤矿企业底子薄、 安全差、装备落后,产业集中度低。目前全国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只有 45%,原国有重点 煤矿采煤机械化水平达 85%,但绝大多数的小煤矿机械化水平低甚至是零,全国还约有 200 万矿工还在从事手工采煤,安全无保障。2008 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1.182,2009 年全国 煤矿死亡人数 2700 人,大于其他国家死亡人数总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煤炭产业前 4 的 产业集中度只有 18.85%,前 4 的产业集中度只有 26.18%,天天低于国际先进采煤国家的产 业集中度水平。 我国目前煤矿的科学产能最多只能满足 1/2,目前乡镇煤矿的”产能”是不可取和不可 持续的, 在发达国家这种产能是不能实现的。 我国占相当比重的达不到安全高效标准的煤矿 在付出资源、安全、环境的巨大代价保障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按照科学发展 观,煤炭行业在保障安全高效和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有多大生产能力就生产多少。 不具备安全高效生产条件的矿井应停产关闭或技改,如国家要其生产,就应该投入资金,强 化安全技改,改善作业装备,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
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3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煤炭协会认为五大因素导致了当前供需偏紧的局面, 其中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 显,煤炭需求出现大幅度增长是主因;南方降水量下降,水电出力大幅下降;冬季用煤强度 逐年增加; 恶劣天气造成煤炭转运量下降; 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问题依然存在等方面也有较大 影响。
六、2010 年煤炭供给预测
总体来看, 全国煤炭供求总量可望实现总量均衡。 预计 2010 年,上半年将处于 “紧平衡” , 下半年将基本均衡。在生产成本增加、电煤市场化和运输约束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煤价将 出现恢复性上涨。 煤炭行业供求由相对宽松向供给偏紧过渡。2009 年,我国煤炭需求经历了从缓慢回升到 加速增长的明显变化。特别是进入 10 月份以来,由于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和冬季取暖用煤需求 明显增加,国内煤炭市场形势从供应相对宽松、供需基本平衡迅速向大部分地区“紧平衡” 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和个别煤种有供应偏紧的趋势。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使行业结构调整步 伐明显加快。2009 年,山西等省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使煤炭产业集中度与规模 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010 年,我国煤炭下游行业将全面复苏,国内煤炭需求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全年新增煤 炭需求将达到 2 亿吨左右。2010 年,煤炭新增产量主要来自大型矿井新增产能和整合完成的 中小型矿井稳定生产。我国煤炭供给增量主要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安徽、贵州和新疆 等省份,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增量约 2.3 亿吨,占增量的 90%左右,其他地区增量在 3000 万吨左右,全国煤炭产量增加 2.6 亿吨左右。考虑到资源整合在全国范围展开、国内运 力和煤质等因素影响,预计国内煤炭有效供给增量大约在 2 亿吨左右。
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2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2009 年 1 至 10 月份,神华集团、中煤能源(601898,股吧)集团、河南煤化工集团、晋城无烟煤 集团 4 家企业的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近 40%,占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 60%以上;神华集团等前 10 家企业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近 50%,占大型煤炭 企业利润总额的近 80%。 四是进口煤炭成为国内供给的重要补充。 由于国内煤炭供给、内外煤价差距等因素,2009 年国内煤炭进口量飙升,出口大幅下 降。 五是煤炭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2009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取消各 种形式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自主衔接,协 商订货,并鼓励双方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市 场形成机制。政府不再行政干预企业签订合同,不再协调电煤价格。这标志我国煤炭市场价 格改革进一步深化。 2010 年,我国煤炭下游行业将全面复苏,国内煤炭需求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全年新增 煤炭需求将达到 2 亿吨左右。2010 年,煤炭新增产量主要来自大型矿井新增产能和整合完成 的中小型矿井稳定生产。我国煤炭供给增量主要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安徽、贵州和新 疆等省份, 其中,山西、 陕西、 内蒙古增量约 2.3 亿吨,占增量的 90%左右,其他地区增量在 3000 万吨左右,全国煤炭产量增加 2.6 亿吨左右。 考虑到资源整合在全国范围展开、 国内运力和煤 质等因素影响,预计国内煤炭有效供给增量大约在 2 亿吨左右。 总体来看,全国煤炭供求总量可望实现总量均衡。 预计 2010 年,上半年将处于 “紧平衡” , 下半年将基本均衡。在生产成本增加、电煤市场化和运输约束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煤价将 出现恢复性上涨。
二、主要耗煤部门法预测 2010 年我国煤炭需求
四、煤炭产品产销量分析
2009 年,全国原煤产量 29.65 亿吨,同比增长 12.7%,增速同比减缓 0.1 个百分点。从 地区和煤种来看,呈现“生产中心西移,煤炭量、质难当”的特点;行业需求,火电耗煤放 缓、冶金及建材需求保持旺盛。 总体上看,2009 年我国煤炭行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行业供求由相对宽松向供给偏紧过渡。 2009 年,我国煤炭需求经历了从缓慢回升到加速增长的明显变化。 特别是进入 10 月份以 来,由于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和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明显增加,国内煤炭市场形势从供应相对宽 松、供需基本平衡迅速向大部分地区“紧平衡”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和个别煤种有供应偏紧 的趋势。 二是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使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2009 年,山西等省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使煤炭产业集中度与规模得到进 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大型煤矿和大型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明显上升。 经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煤矿新建,全国已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 代化煤矿,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行业利润越来越向大型企业集中。
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4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二、煤炭消费结构
火电、钢铁、水泥和化工四大行业消耗原煤占到我国每年原煤消耗的 80-90%左右。其 中水泥、化工等行业自身都有冬储需求,而电力行业用煤也需提前冬储,因而,对应于产量 的季节性,冬季(每年四季度和来年一季度)将是煤炭需求的高峰。 图表 2009 年主要需煤行业耗煤量对比
第二节 市场需求
一、煤炭消费总量及其增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08 年我国煤炭总销量达 27 亿吨, 同比增长 12.5%, 2007 年的总销量为 24 亿吨。 其中, 中国神华 2008 年煤炭销售量 2.327 亿吨, 山西同煤集团产销量也达到 1.22 亿吨。 而在利润榜方面,神华集团以 380 亿雄踞首位,中煤能源集团、兖矿集团的利润同为 120 亿,并列第二位。 我国煤炭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9 年 11 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 25576 万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增加 3511 万吨,增长 15.9%。今年 1-11 月,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 251736 万吨,同比 增加 13142 万吨,增长 5.5%。
5% 13%
10%
58% 14%
电力
钢铁
水泥
化工
其他
资料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三、2010 年煤炭需求预测
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5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图表 中性情况下 2010-2012 年我国煤炭供需状况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新经济视点网
第三节 我国煤炭消费现状与未来煤炭需求预测
一、我国煤炭消费现状
1996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达到 14.5 亿 t,创历史最高纪录。1997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 13.8 亿 t,较 1996 年减少了 4993 万 t,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1997 年后,受亚洲 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消费量从 1997 年的 13.8 亿 t,下降到 2000 年 的 13.2 亿 t。 进入“十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过渡发展,煤炭需 求迅速回升。 “十五”期间,煤炭消费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10%,2005 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达 到 21.4 亿 t,比 2000 年增长 62%。 “十一五”期间,煤炭消耗量进一步增长。从 2006 年的 25 亿吨增长到 2009 年的超过 27 亿吨。
二、煤炭产量分析
图表 2006-2008 年我国原煤产量统计
35 13.1% 30 25.23 25 20 15 10 5 0 2006 2007 产量(亿吨) 2008 增速(%) 2009 3.9% 23.25 8.1% 8.5% 26.22 29.65 10% 8% 6% 4% 2% 0% 12% 14%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煤炭产业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第一节 市场供给
一、总体供给现状
2009 年,我国原煤产量 29.65 亿吨,同比增长 12.7%,增速同比减缓 0.1 个百分点。全 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 70230 车,同比下降 1.4%;煤炭运量 17.49 亿吨,增长 1.2%。据海关 统计,煤炭出口 2240 万吨,下降 50.7%;进口 12583 万吨,增长 2.1 倍;净进口 10343 万 吨,上年为净出口 503 万吨。年末,秦皇岛港存煤 536 万吨,同比减少 38 万吨;直供电厂 存煤 2147 万吨,同比减少 2185 万吨。 2009 年前 11 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 1827 亿元, 同比下降 9.4%, 上年同期为增长1.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