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指导 核心得分点之巧妙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 核心得分点之巧妙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 002 核心得分点之巧妙立意
在考场作文中,立意撞车的现象十分普遍。

作文要想获高分,首先立意上要独辟蹊径。

所谓独辟蹊径,就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的模式化,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中求反。

一、超越小我,放大眼光。

作文要有新意,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超越自我局限,尽量用大眼光去看文题,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将从大处对生活的认识和文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努力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思想。

这样文章才能有高度,有高度也就做到了脱俗求新。

请看 2019年中考南京卷作文题: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事后,这引起了呢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大多数考生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进行立意,有一位考生从“我”和奶奶对待传统节日的不同情感态度入手,提出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问题。

作者写道:端午节,绿豆茶,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那么,我喜欢什么呢?我喜欢圣诞节,喜欢三明治。

你喜欢中国节日,中国食品,我喜欢外国节日,外国食品,这看是个人喜好问题,但在背后却藏着一个民族感情问题。

君不见,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对西方节日如痴如狂,甚至有人将七夕改成为情人节。

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标准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是不是也要把春节改成圣诞节,中秋节改成感恩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新春佳节,合家团圆;清明之节,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七夕之时,仰望夜空,乞巧求福,盼幸运之降临,寄希望于未来佳节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联系血脉之情的纽带。

我们和爷爷奶奶都是龙的传人,继承和捍卫民族传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前人的信奉也是我的守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必须是你的几处和发扬光大,而分什么你的我的,过分强调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立,难免有数典忘祖之嫌。

简析:文章超越了对祖孙二人喜好的评说,而从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展开议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大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这样的文章,高屋建瓴,不落俗套,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所谓反弹琵琶,也称逆向思维,它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对人们普通认可的道理或结论进行反向思考,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班门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

但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不但新颖,而且意义更为深刻。

2019 年中考四川南充卷要求以“ 伴我远行”为题作文,某考生以“说谎”填入横线,竟然将文章写成“说谎伴我远行”。

请看其中的两段: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回跟妈妈去逛商店。

在一家
店里,妈妈买了两瓶化妆品,刚出店门就后悔了,她牵着我的手回到店里,要求退货。

店主不肯,妈妈随口撒了个谎:“我们住在乡下,得打车回去,买了化妆品就没钱打车了。

”“我们不在乡下,就在城中医院旁边。

”我不知怎么插了一嘴。

随即一个巴掌打到我的脸上:“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莫名其妙,还一个劲地争辩:“是不在乡下吗”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适逢植树节,学校号召每人带 10 棵树苗,支援绿化。

班主任上班动员,然后问:“有困难吗?有困难的举手!”我家在城里,到哪里去弄 10 棵树苗呢?于是我举起了手。

一见我举手,班主任怒从心头起:“全班就你一个人有困难!”说着,他把一盒粉笔狠命地甩到地上。

奇怪了,原来不是都说有困难的吗?事后我问大家,李明说:“有困难,到时候编个理由不带就是了,举什么手!”
简析:我们可以写爱伴我远行,微笑伴我远行,乐观伴我远行,亲情伴我远行,日记伴我远行,这位同学竟然写说谎伴我远行,简直大逆不道。

但是,我们透过文章的内容看到了文章的深刻,作者精选事例,以一当十,从不同方面展现逼人说假话的社会现实,突出诚信教育的缺失,说明诚信危机不是个别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族的危机,真可谓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三、就事论理,哲理提升。

记叙文不仅要描写生动,而且要立意深刻。

如果说生动是为了让人想读,那么深刻则是为让人耐读。

所谓深刻,其实就是文章要有点深度的思想。

因为立足于“清楚”之上的“生动”,若缺少较有深度的思想性,只会让人觉得有意思,而
不会是有意义,或者是没有多大的意义。

要文章有意义,就不能就事写事,而必须通过卒章显志等手段就事论理,对文章进行哲理性提升。

2019 年中考江苏盐城卷要求以“真的有意思”为题作文,请看其中一篇的最后两段:些许时日后,恰逢假期,便前去看望住院的爷爷及独自照顾爷爷的奶奶。

轻轻推开病房的门,不禁为映入眼帘的那一幕所感动:奶奶小心翼翼地坐于床头,用手扶着爷爷的后背,将其缓缓托起,而后端起那素净的白瓷碗,将清粥一勺一勺喂到爷爷的嘴中。

“这么老了,还出去玩什么?”奶奶嗔怪道。

爷爷则是乐呵呵地笑着:“不是你叫我多出去走走嘛!”我静静地伫立在门边不想进入,我不愿破坏他们其乐融融的二人世界。

真的有意思,表面上是冤家对头,骨子里却如此恩爱。

西谚有语,不要见树皮而下结论,先看结的果实,再看它是什么树,诚哉斯言!
简析:文章先写爷爷奶奶的差异和争吵,极力渲染他们的矛盾,而后写他们骨子里体现出来的关心和恩爱,欲扬先抑,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结尾,文章引谚语作结,不但揭示了事件的“意思”所在,同时又升华主题,使文章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