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考前指导之立意

中考作文考前指导之立意

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
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立意,就是作 者思想感情和写作 意图在文章里的集 中体现,就是确立文 章的主题(中心思 想、中心论点)。
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 它影响着文章的表达手法
的确,也许攘鸡者有过并不辉煌的过去,也许他 犯过不少错误,也许他曾并不是一个好人,但只要认 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不照样是好同志,不照样可 以为别人谋幸福吗?
来吧,让我们大声地为“攘鸡者”喝彩吧!
文章运用逆向思维,从认错态度 和改错方法两个方面为“攘鸡者”喝 彩,令人耳目一新。“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 度看待事物,结果也就不同。对于一 个人来说,有优点也有缺点,写作时 就要看你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他哪一方 面,如果角度别具一格,效果自然会 不同凡响。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 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 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 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 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 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孕 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封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 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 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圣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 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 却忘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为攘鸡者改错的方法喝彩吧!也许他改错的方法 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实在可行的,从“日攘一 鸡”到“月攘一鸡”再到“越明年,然后已”,这种 方法有错吗?没有,鄙人认为只有这种循序渐进的方 法,才是最有效的。可不是,坏习惯一旦养成,要改 变是十分困难的,而若要在一朝一夕之内使一个常犯 错误的人不再犯错,那才叫“异想天开”。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妨设想一下,让一个吸 了几十年烟的“瘾君子”在一天之内戒掉烟瘾,这可 能吗?再看看那些发誓当天改正错误,可第二天又接 着犯老错误的人,真是应该好好学习攘鸡者,攘鸡者 这种改错的方法,难道不值得为他喝彩吗?
四是贪多求全显盲目。不集中 在某一个主题上,或中途转向 另一个主题,从而使得已确立 的中心不能贯穿始终,读者也 理不出头绪。结果让人读后如 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立意——正确健康
一是思想内容健康、正确,对生 活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二是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 所蕴含的意义,有一定的驾驭能
力; 三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
三是剑走偏锋显消极。不遵从社会公认的 真善美的标准,不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 只想一鸣惊人,提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观 点。比如,有人讲诚信吃大亏,还是虚伪 一些、实际一些好;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去 救人是犯傻,不如明哲保身;有人提出应 该尊重个人自由,允许中学生谈恋爱等等 。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如果出现在考场 作文上,即使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也不会得到高分。
一是人云亦云显陈旧。人家怎么说, 他就怎么说;题目中的导语有什么观 点,他绝对不敢提出异议来。这样的 作文,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 ,了无新意。比如,以“沟通”为话 题写作,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以“我 们要和父母多多沟通”为中心,选取 一两个故事来表达。这些文章,立意 一般,得分都较低。
二是浅尝辄止显肤浅。不能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由果推因、由形观神地 审察事物,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这样一来,看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 面了。换句话说,他们的文章只能回 答“是什么”“有什么”这一类的问 题,而不能涉及“为什么”“怎么办 ”一类较深入的问题。
求,即切题。
➢立意正确健康的具体要求:
表现积极健康真诚纯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体现 现代社会和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反对和批评腐 朽和落后,关注社会与国家,展示大自然丰富而美丽 的某个侧面。
“积极健康真诚纯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有: 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赞颂生命的力 量、赞扬心灵的美好、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等。
➢ 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新
➢ 人们往往对失败、挫折、磨难等没有好感,甚至 深恶痛绝,由此也可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 挫折、珍惜磨难……。但“逆向”也要成章法, 切忌"乱弹"一气
(从各个角度提出立意的方向)
有人说:有泪水在,是心灵没有枯槁的标志;有 泪水在,能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 从实:母亲的眼泪 ➢ 从虚:泪水是一种幸福 ➢ 肯定:上帝之泪 ➢ 否定:孔方兄之泪 ➢ 顺向:孟姜女之泪 ➢ 逆向:铁窗中的眼泪
我的第一滴泪 泪水过后是春天 天使之泪 和珅之泪 赤兔之泪 秦桧之泪
即非常规思维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 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 不同的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 独特的感受和心得。例如,同是看赛跑,人们总 是赞美跑在最前面的人,嘲笑跑在最后面的人。 但是鲁迅先生却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 不止”的人。他把着眼点放在“不耻最后”者身 上,发掘出他们身上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欲,想到哪儿说哪儿。
➢立意——深刻真挚
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二、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立意——新颖别致
➢ 在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 (一)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 (二)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 ➢ (三)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
一、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 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 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 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 我们深深地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 能用盲崇代替理智。
“反对和批评腐朽和落后,关注社会与国 家”有:爱国情、爱乡情、中华民族的赞美、 社会进步的肯定等。
“展示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某个侧面”: 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对大自然生命力量的 赞美等。
➢立意——鲜明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你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明确的态度。确立文
章主题时不能贪多求全,不能搞“多主 题”,如果这也想说、那也想说,就不能 突出重点,文章的主题就会不集中。在确 立了中心之后,应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 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对所选择的材料 一定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不能随心所
珍惜粮食
珍惜锻炼的机会;
珍惜动物 珍惜鸟类 珍惜植物 珍惜朋友……
珍惜自己的个性; 珍惜自己的思想; 珍惜时间;
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 惜每一天……
二、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 ➢所谓肯定立意,就是从歌颂、赞美人、事、
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 赞成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潮流的正确 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
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在人生历程中,你流过眼泪吗?你看到过别人流 眼泪吗?是激动的泪、幸福的泪、自豪的泪,还是伤 心的泪、悲痛的泪、懊悔的泪?是喜极而泣、泪流满 面,还是涕泗交流、老泪纵横?
请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范文曾示经热例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 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 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 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 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珍惜值得珍惜的,这应该肯定,如:珍惜 人生;珍惜青春;珍惜年青;珍惜自己的 职责;珍惜自己的权利;珍惜你现在拥有 的幸福;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机遇; 珍惜初三;珍惜集体荣誉;珍惜绿色……
➢否定立意
➢所谓否定立意,就是着重从贬抑、鞭挞人、 事、景、物的假、丑、恶的角度立意,从否 定、批判某种思想、观点、行为、风气的错 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远处,传来“关关雎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 清晰、生动……
高远的立意,丰厚的文化底蕴, 激荡的情怀,使全文有一种大气之感 。全文从宏观的文化入笔,带我们进 行了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穿越,最后点 明题旨——“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 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 。”
有时候,如题材、立意从正面切入, 无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于是我们常常 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第 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 的主旨。这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 写,不正面勾画,而进行侧面描写的方法, 就叫旁敲侧击法,也叫烘云托月法。这种 写法能使描写对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 留下想像的空间,使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 力。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 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能形 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 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 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 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 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创造有两个要件,一是“创”,二是“造”。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想出新的;所谓“造” 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构建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有人把这个过程概括为“荒谬的合理化”,也即 提出超越常理的构想和创意,然后想办法使之合 理化,让别人认为合情合理。
为攘鸡者喝彩
“世有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 已。’”读完《攘鸡》,不少人鄙视甚至讨厌攘鸡者, 骂他知错不改,“恶”莫大焉。而余则不然,如此评价, 实在是千年奇冤,万年错案之甚也。我要为攘鸡者喊冤, 为他喝彩——大声地喝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