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及其化合物地性质归纳整

元素及其化合物地性质归纳整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2 Mg+Q点燃2 MgO 3 Mg+N 点燃MgN②与酸反应Mg+2 HCI=H T +2 MgCb③与CO反应2 Mg+CQ点燃2 MgQ+C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4 AI+3Q点燃2 AI 20 3②铝热反应2AI+Fe 203高温Al 2Q+2Fe (焊接铁轨)③与酸反应2AI+6HCI == 2AICI 3+3H T④与碱反应2AI+2NaOH+2H 2O == 2NaAIO2+3H T2、AI2O3 (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I 2Q+6HCI == 2AICI 3 + 3H 2OAI 2Q + 6H+ ==2AI 3+ + 3H2O②与碱溶液反应AI 2Q + 2NaOH === 2NaAIO + H2OAI2Q+ 2OH === 2AIO2- + H2O3、AI(OH)3 (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I(OH) 3 +3HCI ==AICI 3 + 3H2O②与碱反应AI(OH) 3 + NaOH ===NaAIO+ 2H2O③受热分解2AI(OH) 3基Al 2O+ 3H2O④电离方程式H + AIO 2_+ H2O 「AlfOH) 3 | + 3 OH-4、AI(OH)3 制备AICI3 +3NH HO=AI(OH) J +3NHCINaAIQ + CO+ 2H2O =AI(OH)a J + NaHCO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 12. H+. Fe3 +. CfFe +CuSO = Cu + FeSO 4 Fe +S 点燃FeS3+ 2+Fe +2Fe ===3 FeFe +2HCI == FeCI 2 + H2T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I2. Br2. HNO浓F b S^( △)等氧化为Fe3 +0 溶液中反应,(若在若铁过量还有可能生成Fe2+)2Fe +3CI2 点燃2FeCI 32、Fe3+、Fe2+相互转化3、Fe3+、Fe2+的检验方法五、铜的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丨 a 42Cu+0 2CuO Cu+Cl 2—CuCb 2Cu + S — Cu?S②与强氧化性酸反应3Cu+8HNO 稀)=3Cu(N0 3) 2+2NOT +4H0 Cu+4HN0浓)=Cu(NO 3) 2+2NOT +2H04Cu + 2H2SO(浓)[=CuSOSOT +2H0③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如盐酸、稀硫酸第二部分非金属元素—、C、H、0 兀素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3 Fe + 2 02 点燃FesQ3. 制法①用双氧水制氧气:2 H2Q Mn0 2 H20+ QT△ |T②加热高锰酸钾2 KMn04= KMn0 + Mn触Q T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 KCI0 3* 2 KCI + 3 02 T④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 Q Q +2H20=4Na0H+02氢气的性质1. 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2. 氢气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 H 2 + 02= 2 H2Oa②还原性:H2 + CuO—Cu+ H^O碳的性质点堆①可燃性:充分燃烧C + 02 -一CO-一FL 斂燼氧气不足2 C + 02 2 CO②还原性:C + 2 CuO 2 Cu + C02 T 高温C + C02 2 CO二氧化碳的性质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 + H2O —H CO②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Q + Ca (OH 2 = CaCO J + HO③通常情况下,CO不支持燃烧,也不可以燃烧。

④ 2 Mg+CO点燃2 MgO+C氧化碳的性质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 CO + Q‘ 2COA②还原性:CO + CuO— Cu + CO23 CO + Fe 2Q 2 Fe + 3 CO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二、氯、溴、碘1、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化学性质:独丨①与金属反应2Na+Cb=2NaCI Cu+Cl 2= CuC b 2Fe +3Cl 2 == 2FeCI 3②与氢气反应H+CI2点燃2HCI③与水反应Cl 2 + HO HCI + HCIO④与碱反应2NaOH+CI 2=NaCI+NaCIO+2O2Ca(OH) + 2Cl2= CaC b+ Ca(CIO)2 + 2HO (漂白粉生产原理)Ca(CIO)2+ HO+ CQ= CaCO J + 2HCIO (漂白粉漂白原理)2、HCIO的性质①弱酸性②漂白性③氧化性3、氯、溴、碘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氯、溴、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氧化性。

单质的氧化能力:CI2 >Br 2 > I 2,能发生以下反应CI2 + 2 Br —= 2 Cl — + Br2 Cl 2+ 2 I —= 2 CI — + I 2Br 2 + 2 I = 2 Br + I 2溴、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

单质溴有毒,具有腐蚀性,易挥发, 常用水封保存。

碘易升华,应密闭保存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物理性质比较化学性质2N0+0 2===2 NQ3 NQ+ 出0==== 2HNQ NQ2、硝酸物理性质: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化学性质:硝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及部分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①强氧化性3Cu+8HNQ 稀)=3Cu(N0 3)2+2NOT +4H0Cu+4HNQ脓)=Cu(N0 3) 2+2N0T +2H0△C+4HNQ 浓)=C0 T +4N0T +2H0②不稳定4HN0受热或见光4N02T +2H0 + 02T③浓硝酸使Fe、Al金属发生钝化3、氨NH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NH 3+ H0 = NH3H0 N^;+0H与酸反应NH 3+ HCI = NH4CI与氧气反应4 NH+ 502催化剂4N0 + 6HO (氨的催化氧化)★氨气的制备1、实验室制法⑴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CI和Ca(OH)的混合物①实验装置:“固体+固体一亠气体”②反应原理:2NHCI + Ca(OH》=====NHT + CaCb+ 2HQ(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如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3、干燥方法:用碱石灰(NaOH和CaO固体的混合物)。

4、检验方法: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b.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⑤尾气处理: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H2SO4浸湿的棉花球,可避免污染空气。

4、铵盐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化学性质:①热稳定性& 1NHHCO — NH3 T + HO+ COTANHCI — NH3? +HCI T②与碱反应放出氨气△2 NH T +CaCb+2HO (实验室制氨气)2NHCI +Ca(OH)25、铵根离子检验:加碱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

四、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SO 2+ HO I 2SO SO+ 2 KOH==KSO+HO②氧化性SO 2+ 2HHS =3S J + 2H2O③还原性,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

△2SO 2 + 02 ----------------- 2SQ SQ+ Cl 2+2HO==HSO +HCI④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检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3、硫酸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强腐蚀性,密度较大化学性质:硫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和多数金属、部分非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①Cu + 2H2SQ(浓)—CuSO+SO T +2HO△②C+ 2fSO(浓)—CO T +2SO T +2HO、硅及其重要化合物SiO2+ 2NaOH =NaSiO3+ H2OSiO2+ CaO 高温CaSiQSiO2+ 2C 高温Si+2COTNs b SiO3+ H2O+CQ =H2SiO3 J + Na z CO第三部分实验(1)常见气体的检验MnOi3实用标准文档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2KC1O1、Q2H2Q 严口22H2Q+QT 2KMnQ 4于& MnQ+Mn Q+Q T2、NH 2NH 4Cl+Ca(QH)^_CaCl2+2Nl3^t +2HQNH 3 • HQ+CaQ==NH + Ca(QH)23、H2 Zn+H 2SQ(稀)=ZnSQ+H T4、CO CaCQ 3+2HCI=CaC2+CQT +HQ5、SQ Na 2SQ+HSQ(浓)=Na2SQ+SQ T +HQ6、NQ Cu+4HNQ(浓)=Cu(NQ)2+2NQT +2HQ7、NQ 3Cu+8HNQ(稀)=3Cu(NQ)2+2NQ +4HQ& CI2 MnQ 2+4HCI(浓)^MnC2+CI2T +2HQ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1)N6、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钻玻片) 。

(2)Al3+:能与适量的NaQ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I(Q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QH§液。

(3)NH+:铵盐(或浓溶液)与NaQ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气体。

(4)Fe2+:能与少量NaQ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Q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QH》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I2 = 2Fe3++2C「(5)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Q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QH)3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