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编制流程
1、准备工作
1)、对生产计划模板(或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SAP系统)日常数据进行维护:包括工作中心、机器设备、车间产能、生产线及班次等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维护;
2)、标准产能表制定:定期组织车间对车间的实际产能进行测试,并按生产品项编制完成《标准产能表》,《标准产能表》为生产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3)、每日产品进出存数据确认;
4)、生产人力确认:以不超过月生产计划评估表的最大开机数及人力需求数为基准安排日生产计划,当次日计划开机人数超过评估人力需求时,需要提前同生产车间确认,看能否通过内部调整人力资源完成生产计划,否则需要调整计划量(调整按市场需求优紧缓松);
5)、查看上一工作日的生产计划达成情况,对未达成计划的品种及未达成计划原因进行确认。
2、生产计划编制
1)、根据公司的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再根据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认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
2)、公司库存的原料、包装材料、半成品量确认,需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现在有些公司因生产任务紧急,对部分供应商供应的不合格物料进行特采接受,在生产前由品质部门进行检验、评审或是生产过程中发现物料品质有问题,无法用于生产,会对该物料进行转仓重检等会占用正常可用库存量。
),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3)、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4)、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
5)、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
生产计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上5点完成。
3、计划编制原则:
1)、对于月需求较小的产品,安排生产计划量尽量安排以1个工作日为生产单位,减少设备调试、非同类产品间的转料次数及模具更换次数,从而让包装材料、能源、人力最大化利用;2)、人力耗用多的品种优先安排,人力耗用多的品种生产结束后,可安排人员参加其它的作业或是下班,减少员工待料工时,节约人工成本;
3)、设备开机需求量集中连续生产,减少透机次数、节约透机时间及透机原料以及预热时间。
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应以节约成本、成本最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