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第三章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下一 页
2018/7/30 21
一、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计划:包括方针的贯彻、目标活动 计划等; (二)第二阶段—执行:实地去干; (三)第三阶段—检查:干了之后要进行检查哪些 对了?哪些错了?要肯定效果找出问题; (四)第四阶段—处理: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 成标准(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后不许再这样 干),再干就按标准进行。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 个循环解决。
1
3
5
2
合计
2018/7/30
7
14
66
44
五、因果图法
1、作用
因果图法也称鱼刺图。这是一种逐步深入 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运用排列 图法找到影响质量的主要矛盾后,就要分析 其原因,“对症下药”,以达到提高质量的 目的。
2018/7/30
下一 页 45
2、具体应用
它是用来分析生产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找 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工具。
下一 页
2018/7/30 22
处理 A C 检查
计划 P D 执行
PDCA循环图
2018/7/30
下一 页
23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 八个步骤
(一)找出存在的问题 方法: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方法:因果图 (三)找出影响最大的原因 方法:排列图、相关图 (四)制定措施计划
目前常用:直方图法、分层法、排列图 法、调查表法、因果图法、散布图法、统 计分析表法。
下一 页
2018/7/30 27
一、直方图法 1、直方图的作用
通过观察图的形状来判断生产过程质 量的好坏,精度高低,预测生产过程 的不合格率等。
下一 页
2018/7/30 28
2、直方图的常见形状
对称型
偏向性 (异常,加工习惯造成) 下一 页
l 2 3 4 5 6 7
责任心不强 规章制度不健全 容器不洁净 设备不完好 专业素质差 出厂装运 环境因素 合 计
27 20 14 10 7 5 3 86
31.4 23.3 16.3 11.6 8.1 5.8 3.5 100
2018/7/30
下一 页 42
四、调查表法
1、作用
调查表(核对表,检查表):掌握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试验现场情况。
2018/7/30
下一 页 35
“听课效率低”原因分析
原 因 教 员 学 员 教 材 环 境 小 2018/7/30 计 所 组 数 占 %
1 5 10 1 4 8 2 9 18

甲组
100
乙组
100
合计
200

自身素质不高 授课方法技巧不合适 普通话水平低
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上课做其他事情 上课精力不足 走神
2018/7/30
返回
32
二、 分层法
1、作用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分组法,是整理、归纳 数据最基本的方法。 它要求把收集到的数据按一定的标志,把性 质相同的分列一组,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 显、更集中,以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2018/7/30
下一 页 33
2、分类方式
按时间分类:如班次、日期等
(数据分布正常)
2018/7/30
29
双峰型 (不同加工者、不同设 备、不同方法造成的)
锯齿型
(收集数据分组不当)
下一 页
2018/7/30
30
平顶型 (缓慢变化因素的影响)
2018/7/30
孤岛型 (测量错误或过程异常) 下一 页 31
3、直方图的具体应用 测定硫含量,可做直方图,监控质量。 图片处理时,可做直方图。
等)
4、对收集数据的时间和地点应记录清楚。
下一 页
2018/7/30 10
二、收集数据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
(二)收集数据时应注意的事项 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确定收集的目的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下一 页
2018/7/30 11
课堂讨论
讨论内容:结合实际,你对数据收集有 何看法?
返回
2018/7/30 12
三、数理统计中的常用 术语及基本概念

2018/7/30
总体与个体 样本与样品 样本的均值和方差 统计量及顺序统计量 经验分布函数 统计量的几种分布
下一 页
13
(一)总体与个体
总体(母体):在一次统计分析中,所 要研究对象的全体),一般用随机变量 表示。 个体:组成总体中的每个基本单位。
方差:所抽取样本的方差,用符号
n _ 1 2 2 sn ( xk x) n k 1
2018/7/30
下一 页
16
(四)统计量及顺序统计量
统计量:就是样本的函数,它不包括任 何未知的参数。例如:样本的均值和方 差都是统计量,它们都是样本的函数。
顺序统计量:与次序有关的统计量。
总体与个体是相对而言的。
下一 页
2018/7/30 14
(二)样本与样品
样本(子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出 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体。 特点:随机性、独立性和代表性 样品:样本中的每个个体。
下一 页
2018/7/30 15
(三)样本的均值和方差
均值:所抽取样本的平均值,用符号
1 n x xk n k 1
2018/7/30
下一 页
24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 八个步骤
(五)执行措施计划
(六)调查结果
(七)巩固成绩
(八)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返回
2018/7/30 25
第三节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数据的两个特点

二、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方法
下一 页
2018/7/30 26
在质量管理中,经常要用到许多统计方 法,它们一般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 础的。
优点:可以明显地看出哪些因素对产品质量影 响大,哪些因素影响小,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 进行质量管理。
2018/7/30
下一 页 41
课堂训练:某军区所属油库(站)发生油料质量问题86 起,对影响因素分组排列如表1-3。按表数据做排列图。
影响油料质量问题的因素分类表1-3
序号 影响因素 频数 频率,%
工艺水平:与炼油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及管理制度 等有关; 人员因素:与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质量及管理制 度等有关;
2018/7/30
下一 页 38
设备因素:与设备的清洁度及标准化程度有关;
环境因素: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如温度高,
油料氧化、蒸发快;空气接触多,油料氧化快;金
属催化,油料氧化快;日光曝晒,油料易氧化分
下一 页
2018/7/30 8
二、收集数据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
(一)收集数据的目的
把以上这些现象用数字表现出来,然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正确、客观的判断,从 而达到提高产品的目的。
下一 页
2018/7/30 9
二、收集数据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
(二)收集数据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反对弄虚作假。 2、数据的记录格式要便于以后的统计方法的应用 3、要记录与数据有关的背景。(测试目的、日期
一、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八个步骤
下一 页
2018/7/30 20
质量管理中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法
做工作的一般规律:PDCA循环
含义:做任何工作,一般都是要事先有个设想 (Plan),然后根据设想去工作(Do)。在工作进 行中或工作到一个阶段以后,还要把工作结果 与原来的设想对比检查(Check),用检查的结果 再来改进工作或修改原来的设想(Action)。
(根据分层思想而设计的一类记录表)
2018/7/30
下一 页 43
2、具体应用
盖子零件压铸缺陷调查表
铸件缺陷原始记录表
日期: ——
零件名称: 盖子 :—— 单 位
操作者:——
检查记录
种类
部位
合计
Ⅰ 15 5 15
Ⅱ 3 4
Ⅲ 5 1
Ⅳ 6 29 10 5 20
欠铸
解;混入水分、杂质,使油料洁净度下降,甚至不
合格。
2018/7/30
返回
39
三、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意大利经济 学家帕累托(Pareto) 发明的,它是确定影响 产品质量关键因素的一 种工具。
频 数 B类 A类
帕累托曲线
C类
100
50
50
0
2018/7/30
A
B
C
D
E F 下一 页 40
排列图中两个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金额 等),右边的纵坐标(以百分比表示)有时为了 方便也可以把两个纵坐标都画在左边。
选择储油地 点 尽量罐装储 存 洒水降温 通风降温
涂漆防锈 定期排水 杂 定期清洗油 罐 技术状态良 好 清洁
质量排队 发陈存新
装运出厂 关 军厂合验 关 成品调合 关 生产工艺关
操作规程正 确 设备完好清 洁 人员组织合 理
合理并装
建立质量档 案 准确
操作规程正 确 设备完好清 洁
结果 质量检 验
第三章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2018/7/30
1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知识点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法
第三节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第四节 质量管理新方法
下一 页
2018/7/30 2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一、质量数据的种类
二、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三、数理统计中的常用术语及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