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纠正
Company name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①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
②
庇古的“庇古税”
③
科斯的“科斯定理”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原理
④张五常、杨小凯关于“外部性”的批判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经济”
Company name
四、外部性的纠正
7. 道德约束
• 道德约束也是纠正外部性作用的方式之一。道德规范。 • 但由于道德约束只是依靠道德的力量而没有固定的标准, 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 道德约束的成效相对较弱,常作为矫正外部性的辅助措 施。
Company name
小四结:、外部性的纠正
• 经济刺激和管制的具体结果取决于污染类型和污染场所。 • 除科斯定理适宜的场合外,外部性的存在要求政府进行一 定程度的干预。 • 没有哪一种政策尽善尽美。 • 大多数经济学家更愿意采用庇古税和排污权交易的办法。
•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政府并不容易确定补贴的数额。
Company name
5. 四排污、权交外易部性的纠正
•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下, 排污企业之间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的交 易活动。
•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可转 让排污许可证”的流通来实现。市场交易 方式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污染者流向 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以此控制污染物的 排放总量和降低污染物治理的总体费用, 以最低成本实现污染物的消减,实现环境 资源的优化配置。
Company name
感谢下 载
Company name
MEC
三• ME、C不外变 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0
• MEC递增
O 1 2 3 4 5 6 产量
MEC
• MEC递减
MEC
图2
O
O
Company name
产量
产量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价 格
S’= MSC = MPC + MEC
F
E’
S=MPC
P’ E
P
D= MPR = MSR
种合约安排。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杨小凯
(1948年-2004年),澳大利 亚华人经济学家,最突出的贡 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 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专业 化与经济组织》、《经济学: 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 《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 分析》。曾被两次提名诺贝尔 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
• 条件限制:第一,要求产权容易界定。 第二,要求外部性影响的方面较少。
Company name
四、外部性的纠正
• 科斯的主要著作:
1.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 (November 1937): 386-405 2. Payola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October 1950) 3.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 (October 1959): 1-40 4.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October 1960)1-44 5. 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7, NO. 2 (October 1974): 357-76
Company name
四、外部性的纠正
2. 产权界定
• 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从根本 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或不当引起的,只 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交易的哪一 方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 将外部性内在化,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 托最优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Coase Theorem)。
离开这一初始状态。
③应该用内生交易 费用与外生交易费 用来替代外部性概 念,或者说把外部 性内生化。杨小凯 把所有经济问题的 本质都看作是交易
费用问题。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纠正
Company name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纠正
Company name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 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见图3)
• 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 它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MEC)是 指,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产量而给第 三方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见图2)
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 理》中提出,除了土地、劳动和资 本这三种生产要素外,还有第四种 要素“工业组织”。
“工业组织”包括分工、机器 的改良、有关产业的相对集中、大 规模生产、企业管理。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工业组织” 导致产量的增加 第一是“内部经济”,通过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
组织和效率增加或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技 能的提高、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备的采用、 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费用的减少)等等而导致生产 费用节约、产量增加的经济。
Company name
6.四组、织一外体部化 性的纠正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 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 而纠正外部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 需要的条件:所解决的外部性规模不可过大;为解决外部 性问题而建立的组织中,其成员最好是自愿加入的。
Company name
四、外部性的纠正
3. 法规、政策控制
• 法规、政策控制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 禁止等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 • 具体实现途径: • 对外部性水平的控制,如政府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规定厂商排污的最大限额等; •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如禁止厂商倾倒化学废料,限期调 整污染工业的生产布局,勒令厂商安装防污设备或改进 生产工艺等。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纠正
Company name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存在外部性时,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 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决定个人和厂商的经济 选择是私人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成本。个人和厂商仅从自 身利益出发,忽略外部性带给他人的收益和成本,决策可 能会使资源配置失效。
第二是“外部经济”,是指由企业外部(一个行业、 一个区域)的各种因素(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市场容 量、运输、通讯、产业链、配套企业……的聚集效应) 导致生产费用减少、产量增加的经济。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基础上提出了“外部不经 济”,并从社会资源最优 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 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 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 产值,对外部性产生的原 因、类型、影响及其解决 方案展开探讨。
Company name
二、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2.外部性的分类
• 按照外部性的效应分类, 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外部正效应) 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外部负效应)
• 按照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分类, 生产领域的外部性 消费领域的外部性
Company name
O
Q’ Q
图3 负外部性与产量过剩 产量
Company name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 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见图4)
• 正外部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 影响了他人或其它厂商,却没有为之获得相应的报酬。 如接种疫苗 。 •外部边际收益(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 MEB) 来表示,即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或劳务而给外 界(或他人)带来的额外收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外部边际收益很有可能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见 图5)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4.张五常和杨小凯关于“外部性”的批判
张五常
(1935年-),香港经济 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 人物之一。他以《佃农理 论》和《蜜蜂的神话》两 篇文章享誉学界。另有 “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 的道路吗?”(英文, 1982) 《卖橘者言》(1984) “中国的前途”(1985) “再论中国的前途” (1987)等 。
Company name
4. 发四放、补贴外部性的纠正
• 发放补贴是正外部性内在化的一个传统手段。
• 着眼于私人边际收益的调整: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数量的补贴, 如政府特殊津贴等。
• 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针对排污量的减少程度,企业可以享 受直接的货币补贴,从而鼓励企业主动减少排污。问题:长期看, 补贴带来的利润,会诱惑其他企业进入到这一行业中来;补贴需要 向其他经济部门征税的办法筹资,会增加税收负担。
Company name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价 格
P’
F
S = MPC = MSC
E’
P
E
D’= MPR + MER=MSR
D= MPR
O
图4 正Q外部性Q’与产量不足 产量
Company name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纠正
Company name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①在产权没有明 确界定的情况下 谈外部性问题, 这时,外部性概 念是模糊不清的 ,到底是谁对谁 产生外部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