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章统计学导论习题答案

1-3章统计学导论习题答案

3-35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2. 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多少饮料, 你最希望得到所有客人需要饮料数量的(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答案: A
3-36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3. 2004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 1063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 甲类较大 B. 乙类较大 C. 两类相同 D. 在两类之间缺乏可比性
5. 一组数据呈偏态分布,且知其均值为510,中位 数为516,则可推断众数为( )。 A. 528 B. 526 C. 513 D. 512
答案: A
3-39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6. 当分布曲线的峰度系数小于0时,该分布曲线称 为( )。 A. 正态曲线 B. 尖顶曲线 C. 平顶曲线 D. U型曲线
47
1100
48
1150
50
50 49 45 33 15 7 3 2 0
3-34

第三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由变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直接体现权
数实质的是( ) A.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 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C. 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D. 各组频率的大小 答案: D
3-7
一、判断题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
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 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 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3-8
一、判断题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时两类性质不同 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学(又称数理统计学)把 研究对象一般化、抽象化,以数学中的概率 论为基础,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统计方法加 以推导论证,其中心内容是以归纳方法研究 随机变量的一般规律。
3-15

第一章 三、分析问答题 1.
定距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 它不但可以排序,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 现象在两方面的差异,人口数、信教人数、 进出口总额都是定距尺度数据;定比尺度的 主要数学特征是“ 乘 ”或“ 除”,它通常 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所以经济增长率是定 比尺度数据。
2.过去统计报表在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占据统治地 位多年,为什么现在要缩小其使用范围呢?
答: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统计调查方 式以统计报表制度为主,是一种以全面调查、层层 汇总为特征的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现象 空前复杂化,给准确把握统计口径带来困难。
3-13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习题
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社会统计学派 D. 数理统计学派
答案: B
3-14
第一章 三、分析问答题
1. 试分析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 何种计量尺度。
答案: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只 可用来分类,民族可以区分为汉、藏、回等,但没 有顺序和优劣之分,所以是定类尺度数据。;定序 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它不但可以 分类,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和顺序,教育程度可 划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属于定序尺度数据;
18
35%
16
30%
14
12
25%
10
20%
8
`
15%
6
10%
4
2
5%
0
0%
50-60
70-80
90-100
统计学导论
曾五一 肖红叶 主编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判断题 1.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1.答:错。统计学和数学具有不同的性质特
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 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 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 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 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 的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调查对象是( )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 总体单位 C. 现象总体 D. 统计指标 答案:C
3-19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2. 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 必要的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 周期性普查
2 8 24 36 16 8 2 4
100.00
3-32

第二章
四、计算题
(3)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主要操作步骤: ①次数和频率分布数列输入到Excel。 ②选定分布数列所在区域,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 导第1步中选定“簇状柱形图”类型,单击“完成”, 即可绘制出次数和频率的柱形图。 ③将频率柱形图绘制在次坐标轴上,并将其改成折 线图。 主要操作步骤:在“直方图和折线图”基础上,将 频率折线图改为“平滑线散点图”即可。
3-9
一、判断题 8.
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 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应用统计学不仅要进行定量分析,还需要进 行定性分析。它通常具有边缘交叉和复合型 学科的性质。
3-10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习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工作 C. 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 统计方法
答案: A
3-11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习题
2.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 志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
A. 产业分类 B. 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 D. 所有制 答案: A
3-12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习题
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 体是( )
A. 全国所有居民户 B. 全国的住宅 C. 各省市自治区 D. 某一居民户 答案: A
答案: C
3-40

第三章
二、判断分析题
1. 有人调查了456位运动员某年的收入,发现 他们的年收入以24.7万元为分布中心,但超 过24.7万元的只有121人。试问,这里的24.7 万元指的是哪一种集中趋势指标?
答:均值。呈右偏分布。由于存在极大值,使 均值高于中位数和众数,而只有较少的数据 高于均值。
3-5
一、判断题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 描述。
答:错。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 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 的数量特征。
3-6
一、判断题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由于普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财力和时间,无法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日 新月异的变化状况,因此,对大量的社会经 济现象,必须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才能及时地 捕获各类信息。
3-33

第二章
四、计算题
(3)绘制累计曲线图 ,主要操作步骤:
①将下表数据输入到Excel。
②选定所输入的数据,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
定“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
出累计曲线图。
组限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750
0
800
1
850
5
900
17
950
35
1000
43
1050
3-25

第二章
三、分析判断题 1.
在全面调查的登记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误
差相当大,而抽样调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范
化的场合,后者的误差也有可能小于前者。
我国农产量调查中,利用抽样调查资料估算
的粮食产量数字的可信程度大于全面报表的
可信程度,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
3-26

第二章
三、分析判断题
3-28

第二章
三、分析判断题
3.对足球观众按男、女、老、少分为四组,以 便分析观众的结构。这种分组方法合适吗?
答:这种分组方法不合适。统计分组应该遵 循“互斥性原则”,本题所示的分组方式违 反了“互斥性原则”,例如,一观众是少女, 若按以上分组,她既可被分在女组,又可被 分在少组。
3-29
3-16

第一章 三、分析问答题
2. 请举一个实例说明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略
3-17

第一章 三、分析问答题
3. 请举一个实例说明总体、样本、单位的含 义,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略
3-18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习题
A. 是一种向下累计曲线
B. 用于反映财富的分布曲线
C. 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
D. 越接近对角线,基尼系数越大
答案: BC
3-24

第二章
三、分析判断题
1.有人说抽样调查“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 征”,其误差肯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你认为呢?
这种说法不对。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 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无论是全 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会存在登记误差。而代表性 误差和推算误差则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这样从表 面来看,似乎全面调查的准确性一定会高于统计估 算。
3-27

第二章
三、分析判断题 2.
另一方面,各类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统计调查单位急剧 膨胀,训练有素的基层统计人员日显匮乏。再加上决策 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层次化,各方面对统计数字真实性 的干扰明显增加。这些都使得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 查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对统计信息的 需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我国建 立以必要的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 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全面报表 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