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一)地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这种变化将会导致()A. 农村经济走向衰落B.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C. 农村空巢老年化减D.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2. 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哪种现象()A. 出现郊区城市化B. 出现再城市化C. 第三产业推动了城市化D. 出现逆城市化3. 下列诗句中描写家乡的是()A. 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B.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C.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D.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答案】1. B 2. A 3. C 【解析】【1题详解】由农田到果树种植,再到久居城市,年轻人口外迁,这种变化将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B对。
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不会衰落,A错。
农村空巢老年化加重,C错。
农村土地压力减小,生态环境改善,D错。
【2题详解】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郊区城市化,A对。
再城市化是对城内老区的改造建设,B错。
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产业的发展,C错。
城市化水平低,没有出现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人口迁向农村或小城镇,D错。
【3题详解】材料中房屋是窑洞,所说的家乡应是黄土高原地区。
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指的是东北地区,A错。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是江南地区,B错。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C对。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描述的是高山地区,D错。
【点睛】由农田到果树种植,再到久居城市,年轻人口外迁,这种变化将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舍弃老屋,居住城市,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郊区城市化。
材料中房屋是窑洞,所说的家乡应是黄土高原地区。
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某日两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当日 14 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4. C 5. D 6. B【解析】【4题详解】根据14时等压线,结合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C对。
A、B、D错。
【5题详解】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④,一直是东风,D对。
①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A错。
②地可能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B错。
③地可能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错。
【6题详解】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B对。
①、④始终受高压脊控制,③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小,A、C、D错。
【点睛】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
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数量大 B. 产业链长、供应商多C. 对市场依赖性大 D. 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8.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A. “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B. 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D.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业9.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A. 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 B. 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C. 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 D. 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答案】7. B 8. A 9. 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题详解】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产业链长、供应商多,B正确。
劳动力随产业转移难度较小,A错误,产品面向全球市场,C错误。
机场和港口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8题详解】香港是金融中心,广东珠三角地区是制造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A正确。
【9题详解】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以短途运输为主,排除CD。
粤港澳大湾区内高速公路网非常发达,但运输量小,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应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A错误,B正确。
古汾河经(如下图)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
古河道随之废弃,现成为同蒲铁路的通道。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 背斜B. 向斜C. 地堑D. 地垒11. 下列对涑水河水文状况的推断,可信的是A. 地下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B. 枯水期河流基本无自净能力C. 河水的水质良好且河水清澈D. 河流有结冰期且有凌汛现象【答案】10. D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汾河谷地为地堑构造,即甲地质构造为地堑,即甲地质构造中间岩块相对两侧断裂下沉,图中显示,乙地质构造南北两侧为甲地质构造,即乙地质构造两侧的岩块相对断裂下沉,那么乙地质构造中间岩块则相对于两侧断裂上升,因此乙地质构造为地垒,D 符合题意,排除C;没有信息表明乙地质构造为背斜和向斜,排除A、B。
故选D。
【11题详解】地下水补给是稳定的,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材料信息表明,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因此地下水不是涑水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A不符合题意;河流通过河水流动更新而具有自净能力,材料信息表明,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时河流几乎断流,因此此时河流基本无自净能力,B符合题意;读图可知,涑水河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涑水河是间歇性季节河流,汛期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河流不清澈,枯水期河流干涸,沿途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无法净化,河水的水质差,C不符合题意;从纬度位置来看河流有结冰期,但冬季河流没有水,且河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故不会有凌汛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在断层中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构造叫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
二、综合题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了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
每年汛期,泛滥的尼罗河将两岸变成浅湖;洪水退去,留下肥沃土壤。
材料二法尤姆洼地位于开罗西南部,是一片天然的三角洲形洼地。
大约七万年前,泛溢的尼罗河水第一次冲过了法尤姆洼地周围的矮山,形成了加龙湖以及周围的沼泽地。
后来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发展灌溉农业。
目前,法尤姆洼地主要种植谷类、棉花、甘蔗等,有“埃及粮仓”的美誉。
(1)判断优素福运河河水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2)据图说明法尤姆洼地的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对该处绿洲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3)简析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及其对古埃及河谷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流向:自南向北流,理由:尼罗河自南向北流,艾斯尤特拦河坝在上游形成水库,水位高,法尤姆洼地地势低,水从艾斯尤特拦河坝流向法尤姆洼地。
(2)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影响:渠水可以自流,渠水带来一定的泥沙,保持绿洲土壤肥力,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
(3)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汛期出现在6-9月,枯水期出现在10-5月。
有利:汛期带来灌溉水源;定期泛滥,带来泥沙淤积形成肥沃土壤;不利: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发。
【解析】【分析】该题难度不大,题目当中提供的信息比较明显,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尼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降水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气候特点,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气候区,流域径流和气候的变化影响流域的农业生产。
【详解】(1)优素福运河河水流向是自南向北流,理由是图中28°N~30°N是由南向北变化,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艾斯尤特拦河坝在上游形成水库,水位高,法尤姆洼地地势低,水从艾斯尤特拦河坝流向法尤姆洼地。
(2)法尤姆洼地势总体较低,且低于尼罗河谷地,便于通过灌渠(优素福运河)引水自流进入法尤姆洼地,渠水可以自流带来一定的泥沙,保持绿洲土壤肥力。
法尤姆洼地内部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所引入的水通过放射状灌渠自流灌溉法尤姆绿洲全境,并依地势排灌结合,控制土地次生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