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及方法,初步建立空间的概念;
2.掌握平面的概念,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法,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2、3;
3.初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教学重、难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2、3,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1.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
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
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
2.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①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当平面水平放置时,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o,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
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如平面α,平面AC等.
3.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4.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推理模式:
A A
B B ααα∈⎫
⇒⊂⎬∈⎭
. 如图示: 应用:①判定直线在平面内;②判定点在平面内.模式:a A A a
α
α⊂⎧⇒∈⎨
∈⎩.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
一条直线。
推理模式:
A l A ααββ∈⎫
⇒=⎬∈⎭
I 且A l ∈且l 唯一.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 B C A B C A B C ααβ⎫
⎪
∈⇒⎬⎪∈⎭
不共线与β重合.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二)例题分析:
例1 将下列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1)点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 (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
(3)直线l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 (解略)
例2 将下列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1)A α∈,B β∈,A l ∈,B l ∈;
(2)a α⊂,b β⊂,//a c ,b c p =I ,c αβ=I . (解略)
说明:画图的顺序:先画大件(平面),再画小件(点、线). 例3 在平面α内有,,A O B 三点,在平面β内有,,B O C 三点,
试画出它们的图形.(如右图)
例4 点A ∉平面BCD ,,,,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若
与交于P , 求证:P 在直线BD 上。
证明:∵EH FG P =I ,∴P EH ∈,P FG ∈,
∵,E H 分别属于直线,AB AD , ∴EH ⊂平面ABD ,∴P ∈平面ABD , 同理:P ∈平面CBD ,
又∵平面ABD I 平面CBD BD =, 所以,P 在直线BD 上. 小结:
1.平面的画法及表示方法;
2.公理1,2,3的推理模式,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 3.画图的基本方法.
•
•
•
•
B
O
C A
β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