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含义
8.79
4.32
3.52
1.8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恶性肿瘤 36.9
5.17
外伤
16.84
2.85
肺结核
10.17
1.85
0
神经系统
传染病 (肺结核
除外)
中毒
9.48
1.72
外伤及中 毒
19.0
2.66
泌尿系 统病
11.63
1.97
泌尿系统 病
其他结核 14.1
1.98
中毒
6.27
传染病(肺 结核除外)
8.14
1.48
心理健康的标准依据和问题
有些学者提出综合的标准 1.理论上的标准 (1)统计学的标准 (2)偏离理想(理论)的状态 (3)文化的标准 2.实践的标准 (1)主观痛苦感 (2)功能丧失
心理健康的标准
标准: 1.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的估计自己的能力 3.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10.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
“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mental)和社会完善状态,而 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20世纪40年代)
0
“五快”(机体健康) “三良好”(精神健康) 吃得快 便得快 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处世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含义
汤纳特尔等人于 20世纪 80年代的解释 汤纳特尔(Rebecca J . Donatelle)等人的解释代表了现 代人的观点,认为,“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 获得最佳完善感” 整体健康观 现代人比较认同的另一种解释被称为“整体健康观," ( holistic health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三分法的基础上, 整体健康观又增加了两个重要成分,即智力方面 (intellectual)和精神方面(spiritual ) 健康的水平。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 标题 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 标题 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
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 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 标 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 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120.3
中国部分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1975年
占死亡 总人数 的%
死亡原 因
死亡率 1/10万
占死亡总 人数的%
死亡原因
16.86
脑血管
病
137.91
21.61
心脏病
56.6
7.93
心脏病 115.34
19.49
脑血管病
54.6
7.51
恶性肿 瘤
111.49
18.84
恶性肿瘤
53.1
个人性格特征
人格
性格 气质
童年 经历
情绪
知识 经验
智力 遗传 年龄 性别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专制 型
0
民主 型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 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 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 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 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 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 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 强、攻击和冲动为。
心理健康的特征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3. 行为协调统一 4. 人际关系良好 5. 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0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A:急躁、没耐心、 好胜、易激动、 效率高、忙碌
B:悠然自得,发 病率低
死亡原因
呼吸系统 急性传染
病 肺结核
消化系统
心脏病
1957年 死亡专 率1/10万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
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
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
标题
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 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
标题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
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
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
为越轨儿童的大多数与这类父母有关:母
亲对男孩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
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
0
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 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 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 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 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 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 0 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7.31
呼吸系 病
63.64
10.75 呼吸系病
47.2
6.61
消化系 病
28.78
4.86
消化系病
1984年 死亡率 1/10万 124.64 116.27 116.18 48.36 23.76
脑血管病 39.0
5.46 肺结核 21.15
3.57
外伤
19.36
占死亡 总人数
的% 22.65
21.13
心理健康概述
01
心理健康 的含义
02
影响心理健 康的因素
03 适应能力
04 积极心态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的含义
对于健康(health)人们有不同的 解释,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历史的 差异、文化的差异、个体的差异, 也反映了政治的差异。
心理健康的含义
大众对健康的解释
“非病理”状态 “身心健康” “美好人生”( wellbeing)和“幸福生活”( wellness) 经济落后的地区、不同文化群体、不同政治背景的解释
心理健康的含义
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 (Jerrold Greenberg,1994)。
心理健康的含义
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3.人格的稳定
心理健康的标准依据和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依据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分册) ,心理健 康标准有三种: ①统计学的标准。 ②社会学的标准。 ③医学的标准。 中国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依据为: ①统计学常态分配。 ②社会行为规范。 ③个人主观经验。 ④生活适应状况。 ⑤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 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