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53661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53661
2020/4/15
11
手足口病
2020/4/15
12
猩红热
➢ 临床表现:以发热(可达39℃左右)、咽峡炎、全身弥 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为主要症状
在皮肤皱褶处,皮肤密集或
因摩擦出血而呈紫红色线状,
称为“线状疹”
2020/4/15
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分布 均匀的针尖大小丘疹,压 之褪色
13
猩红热“草莓舌”
症状,1-2日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 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使下颌骨边缘不清
2020/4/15
15
流行性感冒
➢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 临床表现:突然起病的高热(>38.5℃) 、全身酸痛、咽
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 诊断:未流行时,散发病例不易诊断;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的
2020/4/15
22
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注意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 接触;进行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2020/4/15
23
2020/4/15
24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2020/4/15
成都市双庆小学校医务室 2013年11月20日
1
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 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
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腮、流感
2020/4/15
2
水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水痘疱疹,形似露珠水滴,呈椭圆形,3﹣5mm大小,
基部有一圈红晕
2020/4/15
10
手足口病
➢ 临床表现:
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 在38℃左右
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
,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 四不特征 口腔粘膜如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患儿常 因疼痛流涎拒食
症状: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
2020/4/15
18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防控措施
2020/4/15
19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
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 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 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 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2020/4/15
4
猩红热
相似患者,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诊断
2020/4/15
16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
病名
隔离期
病名
隔离期
病名
隔离期
麻疹 至出疹后5天, 甲肝 发病日起21天 流行性脑脊 至症状消失
合并肺炎至出疹
髓膜炎
后3天,但不
后10天
少于发病后7
天
风疹 至出疹后5天
猩红热
至症状消失后 流行性乙型 隔离至体温
猩红热“杨梅舌”
与发疹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被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 出覆以白苔的舌面,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 面光滑呈绛红色,舌乳头突起,称“杨梅舌”
2020/4/15
14
流行性腮腺炎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欲不振等前驱
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
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020/4/15
20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 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 的机会。
2020/4/15
21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 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2020/4/15
5
猩红热
皮疹初呈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
压之褪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
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
2020/4/15
6
麻疹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 血、口腔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皮肤出 现斑丘疹等,其中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和颊黏膜出现柯氏斑为特征
2020/4/15
7
风疹
➢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 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
2020/4/15
8
荨麻疹
不具传染性
2020/4/15
9
水痘
➢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 丘、疱疹和结痂,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轻 微全身症状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临床表现: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 3、皮疹。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
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 “杨梅舌” 隔离期限:咽拭纸培养3次阴性,无条件咽拭纸培 养者自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
俗称“红眼病”,是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又 叫暴发火眼。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 结膜炎两类,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 膜炎为重。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 的传播。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 、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电子游戏机 、电脑的键盘等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咽培养连续 脑炎
正常
3次阴性或发
病后7天
水痘 至全部结痂或不 流行性 自发病日起7 急性出血性 隔离至症状
少于病后14天 感冒 天
结膜炎
消失
细菌性 至症状消失后7 痢疾 天或大便培养2
~3次阴性
流行性 至腮腺完全消 手足口病 腮腺炎 肿,约21天
症状消失后 一周
2020/4/15
1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丘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 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 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隔离期限:完全结痂脱落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2020/4/15
3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