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有根的中国人

做有根的中国人

做有根的中国人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张明敏演唱的这首《我的中国心》道出了无数华夏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成为久唱不衰的金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智慧、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的文化,正是因为有这部历史厚重、营养丰富的古老文化的滋养,才有了我们这个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

以姓氏为基本符号的人群建立的联系是一个庞大家族的寻根行为,慎终追远是为了认清自己的血脉、感念祖先的恩德、团结教育后人,中华民族以黄龙为自己的图腾,每次黄帝陵的祭拜大典是整个民族的寻根行为。

龙幡飘飘,香火袅袅,鼓乐阵阵,祭文汤汤,是对民族始祖的告慰和民族魂魄的昭示。

我们的根在哪儿?我们的根浸淫在中华传统文化里。

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但它的在中国的命运可谓不顺,有时甚至被当成了一个无用的垂垂老者遭到无情的批判和嘲弄。

远的不说,只说近百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和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之风,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虚无主义抬头、西方蓝色文明在中国的泛滥,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
大冲击。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屋建瓴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人们开始寻找实现民族复兴之路。

民族复兴必然要从伴随其一路走来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也许有的人认为学这些早已过时,不如学些国外的先进技术。

可是,事实上国外许多国家里的重点大学都在开设“孔子学院”,积极的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思想,并且有人已经得出明确的结论:要想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就要从东方的儒家思想里找办法。

我们学自己家的东西,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

>如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中央电视台早期的《百家讲坛》主要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收视率非常高,造就了一批电视文化明星,特别是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

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

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学习与反思,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就是要教育民众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为此,省教育厅在2003年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通知》,2008年有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
的通知》,市教育局于去年年底引发了《天长市小学开展弟子规读书教育活动的方案》'《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文只有1080个字,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五个方面应有的113种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它是一部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我们将按照市局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好这类的读书教育活动。

提高开展《弟子规》读书教育活动的认识';现在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上网游戏、聊天,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读纸质书籍,特别不喜欢阅读古代书籍,尽管印刷厂家将繁体改为简体、竖排改为横排、线状改为平装,尽量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仍然读者寥寥。

这多少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过重的课业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毕业时撕书、抛书行为就表达了他们摆脱书的约束的快慰。

还有人可能会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成年人学它有什么用?《弟子规》讲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完全社会意义上的人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幼于别人、为人子弟的人都该的事情。

它揭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窗,是重塑民族精神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是幸福人生的
前提。

它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如同一位智慧老人每天都在对着我们谆谆教诲,我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现在,是该我们来听听老祖宗的教诲的时候了,作为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更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来学习它、践行它;二、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理论研讨组、活动指导组和诵读实施组。

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确定三位校级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组长,由骨干教师组成理论研讨组认真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文义,合理解释不合时代要求的条文,教导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分别担任活动指导组和诵读实施组的副组长,负责组织指导工作,班主任负责具体实施本班级的读书教育活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将充分营造诵读氛围,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学校网站、校报、电子屏、家长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引领广大师生诵读《弟子规》,教师带头学、指导学生学、家长跟着学,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都来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四、时间落实,注重实效制定各年级诵读进度表,计划在机动课时中每星期安排一堂经典诵读课;每天早上第一节课的课前5分钟,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诵读、讲解条文,值日班干带领同学背诵上堂课所上《弟子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会诵读、初理解、能自省、重践行的工作要求。

制作“经典诵读家庭记录卡”,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在家与家长对背,背
过之后,对照检查孩子做的情况,由学生家长负责填写,记录孩子的学习、理解情况,重在反映孩子学习之后发生的变化。

提高孩子的诵读兴趣,指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促进家庭和谐。

把读书教育活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制定教师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规范,以教师的良好仪表形象和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

五、活动推进,巩固成果1、理论讲座。

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或安排本校理论指导组的老师给师生讲解《弟子规》的丰富内涵和学习体会。

;2、读“经”比赛。

在全校集会时,全体或分年级进行诵读比赛。

还将诵读《弟子规》作为学校每年艺术节项目之一,以班级为单位在艺术节上进行诵背表演比赛,并纳入该班级艺术周团体总分中。

;3、游戏诵读。

利用跳皮筋、拍手歌、踢毽子、跳格子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项目诵背《弟子规》。

;4、举办“经典”手抄报比赛。

学校评选出优秀手抄报,颁发获奖证书,并将优秀手抄报张贴于校内公共场所进行展示。

5、对照检查。

印制学生读书教育活动记录表,结合所学内容,每月开展一次检查,坚持自查和师生互查相结合,记录自身和班级学生身上的不规范言行,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纠正6、评比表彰。

学校制定先进班级、孝亲之家和小孝星评比标准,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促进读书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弟子规》的读书教育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们将按照市局的活动方案和我校的实施办法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并不断总结提高教育效果,把学习
以《弟子规》为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的德育的新内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形成特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濡孩子的心灵,为他们打下中华民族的烙印,让他们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