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简析
跳绳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它设备简单,携带方便,动作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人数、年龄限制,容易开展。
跳短绳是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体育活动。
小学二年级初学,重在打好基础培养兴趣。
通过跳短绳学习,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跳绳技术概念,掌握基本技术,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
二、设计意图
本课以跳绳为依据,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与协调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跳跃与抡绳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帮助、关爱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全面提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学生。
他们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争抢好胜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他们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
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绳激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七、教学反思:跳绳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掌握跳绳的能力稍差,所以在教学生跳绳时,我注意学生以上的特点,一步步慢慢的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是出现了问题,就是手耍的节奏和脚协调不起来,所以有些学生就抱怨说自己跳不起来,准备放弃,后来我就一个个动作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做小老师去教不会的学生,这样学生稍微有些进步,因为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踩绳子和抓尾巴,由于以前曾经接触过,所以做起来很轻松,学生也玩的开心,从烦躁的跳绳当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