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诗经·邶风》2019-05-24静女——《诗经·邶风》1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

载歌载舞,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略《诗经邶风静女》中那馨香的约会吧!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我”:男青年阿康扮演者:马康益“她”:静女丽丽扮演者:奚丽旁白:刑颖道具:柳树,李旭琛、严凯;月亮,冯海峰天使:翟佳文改编:王立凡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月儿初生地点:城之角楼(幕启。

男主人缓缓走上台。

)旁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阿康和丽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转眼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华……男:(走上舞台,抬头望月)凉风有幸,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跟强健的臂腕。

(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顾右盼。

)女:(躲在角楼里,在小伙子背过身去的时候,偷偷把头探出来,小伙子回头的时候,一伸舌头又把头缩了回去。

)男:(一声长叹)不见赴约人,泪湿春衫袖……(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挠腮。

)女:(在小伙子背对角楼的时候,从角楼后边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悄悄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时间:月儿当空地点:城之角楼(两人并排坐在角楼的下边)女:(从怀里摸出一棵红管草,在小伙子的面前闪了闪。

)昨天我上山亲自采的,送给你!男:(从衣袖里掏出一只红艳艳的苹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红管草和红苹果交相呼应。

)(旁白)红色,那分明是心的颜色!红色,那分明是火的颜色!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男(深情地)在天愿为比翼鸟!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间:月儿西沉地点:郊外旁白:阿康和丽丽在郊外散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

)阿康,你看这草儿美不美?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郑重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看。

看得姑娘直低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儿虽美,你比草儿美万倍!(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男:执子之手。

女:与子偕老!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在下一幕中,艳丽如桃花的丽丽将在亲友的祝福声中成为阿康的最美的新娘,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幕闭)静女——《诗经·邶风》2一、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卫风·氓》和《秦风·无衣》,知道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比兴、重章叠句、微言大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邶风·静女》,看看它有什么特色,这首诗的诗味、诗性与诗情、诗美在何处?二、自习师: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原诗,你发现这首诗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请你在书上划下来或写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生自习完毕,请学生交流发言。

生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方法。

师:体现在何处?生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师:《秦风·无衣》的重章叠句可是一叠到底,这首诗第三章是否与前二章构成重叠?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内在是一样的。

因为它仍然是写静女。

师:如此看来,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创新,它是一种重章叠句的变式。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诗仍然用了重章叠句,我们在前面讲过,这种写法有利于背诵和歌唱,同时,也具有极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样,里面个别地方稍作改变,以此推动整个思想线索或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从而抒发诗人浓郁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们对《秦风·无衣》的解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偕作-偕行。

”请同学们找出其内在的同型结构,并破译其情节发展的线索。

生3: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师:能说出它们内在的发展线索吗?生4:这首诗其实跟《秦风·无衣》一样,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这是上堂课讲的)。

第一章主要约会,或者说是初恋,第二章是热恋,第三章应该是结婚。

师:前两章,我们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说是结婚?生5:不是结婚。

师:为什么?沉默……(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师:也许这个问题带有难度,但只要我们看一看注释12就明白了。

不是有个成语叫结草衔枚么?大概就是与此相关的。

但同学们要注意,第三章是写结婚么?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师:你看书很仔细。

你觉得是写结婚好,还是写求婚好?大家热火朝天,莫衷一是。

师:为何不是结婚?我这里给同学介绍一个概念,叫“最富孕蕴性的瞬间”,是德国美学家拉辛在《拉奥孔》中提出来的。

他曾经举米隆的《掷铁饼者》为例来说,这个雕塑表达的是运动员快要掷出铁饼的一霎那,这时他的肌肉是结实,一旦掷出去,肌肉就会松驰下来,就无法表现力度美了。

虽然诗歌艺术与雕塑艺术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处如果写结婚,感情上就会有一定的松驰,从而把我们完全拉回到现实中。

师:如此看来,这三组镜头,三幅画面,如烘云托月般推出了一个形象——静女。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静女的性格特点,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来写。

请四名同学上台板书,他们依次写下了:俏皮,害羞,细腻,热情,主动,忠贞……师:请上台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写这些词?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四、欣赏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绝妙之处吗?生7:我觉得这个静女主动约人家来,又藏起来,很好玩。

生8:我觉得静女很会送东西。

“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时没有手机与电话,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乐管,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生9:他们约会选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静,很浪漫,没人打扰的。

师:我觉得同学们讲得非常棒,我在读这首诗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其与《卫风·氓》对比起来。

同学们能对比一下吗?生10:《氓》是悲,《静女》是喜。

《氓》是对爱情的怨歌,《静女》是对爱情的恋歌。

师:同学们,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

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

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

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五、背诵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诀窍?(我一贯要求学生找背诵诀窍)生11:抓重章叠句的线索。

生12:抓押韵。

生13:抓修辞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顶针。

生14:还有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在的“回环”——“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所以,我们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时,倒过来,从后面往前背,这样便于记忆!师生齐背。

六、作业1、课后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或扩写《静女》。

2、综合《氓》《无衣》《静女》,归纳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静女——《诗经·邶风》3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贞静娴雅。

姝:美丽。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菱”,隐藏。

④踟蹰:犹豫徘徊。

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笔管,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è yì):喜悦。

⑧牧:郊外田野。

归:赠送。

荑:初生的细嫩茅草。

⑨洵:诚然,确实。

异:特殊。

(1)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2)“搔“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3)“说怿女美”,这里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4)这首诗与课文中的两首诗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参考答案:(1)等待;赠给(2)“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的焦灼、紧张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

(3)“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

男青年托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姑娘的喜爱之情。

(4)都表现了真挚、纯洁的爱情。

静女——《诗经·邶风》1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

载歌载舞,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略《诗经邶风静女》中那馨香的约会吧!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我”:男青年阿康扮演者:马康益“她”:静女丽丽扮演者:奚丽旁白:刑颖道具:柳树,李旭琛、严凯;月亮,冯海峰天使:翟佳文改编:王立凡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月儿初生地点:城之角楼(幕启。

男主人缓缓走上台。

)旁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阿康和丽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转眼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华……男:(走上舞台,抬头望月)凉风有幸,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跟强健的臂腕。

(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顾右盼。

)女:(躲在角楼里,在小伙子背过身去的时候,偷偷把头探出来,小伙子回头的时候,一伸舌头又把头缩了回去。

)男:(一声长叹)不见赴约人,泪湿春衫袖……(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挠腮。

)女:(在小伙子背对角楼的时候,从角楼后边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悄悄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时间:月儿当空地点:城之角楼(两人并排坐在角楼的下边)女:(从怀里摸出一棵红管草,在小伙子的面前闪了闪。

)昨天我上山亲自采的,送给你!男:(从衣袖里掏出一只红艳艳的苹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红管草和红苹果交相呼应。

)(旁白)红色,那分明是心的颜色!红色,那分明是火的颜色!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男(深情地)在天愿为比翼鸟!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间:月儿西沉地点:郊外旁白:阿康和丽丽在郊外散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

)阿康,你看这草儿美不美?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郑重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看。

看得姑娘直低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儿虽美,你比草儿美万倍!(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男:执子之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