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修辞手法 全国通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修辞手法 全国通版

专题二:修辞手法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

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

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使它好痛心呀。

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比喻:1、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比喻的作用主要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3、比喻词: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似的、像……一样、……是……、……成了……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注意:是不是所有有“像”、“好像”、“仿佛”、“像……似的”的词语都是比喻句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为什么?1、天上乌云密布的,好像要下雨。

2、小红和她妈妈长得很像。

3、这条裙子有点像妈妈以前买给我的那条裙子。

构成比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

比喻句的类型:(1)明喻。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小练习:1、试一试找出本体和喻体。

①银盘般的月亮,高挂在天空。

②盛开的牵牛花,如同朝天的喇叭。

③挂在蜘蛛网上的水珠,像一串串亮晶晶的项链。

④海边一排笔直的椰树,如同立正的兵士。

⑤烟花在漆黑的天空,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①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②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③蜻蜓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④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⑤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3、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①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去像。

②雪挂在树上,像。

③春天的田野,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像。

拟人1、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拟人的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具有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总而言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例: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小练习判断这些句子是不是拟人句,说说你的理由。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神气十足。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秋天是美丽的,像画家笔下一幅五彩的画。

5、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儿在风中轻轻地摆动。

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7、蜜蜂妹妹收到了迎春花姐姐的请柬,提着小篮子,跳着舞欢天喜地地赶了过去。

拟人的类型:(1)把动物拟人化。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3、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2)把植物拟人化。

1、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2、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1、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

而拟人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2、比喻与比拟(拟人)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拟人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排比1、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2、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抒情强烈。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这个蛋糕真大啊,大的七天七夜都吃不完。

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4、风雨过后,小草慢慢地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

5、太阳冲破云霞,跳出了海面。

6、惊天动地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9、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10、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1、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1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13、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1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按要求改写句子1、颗颗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改为比喻句)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仿写)3、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4、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仿写)5、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的白云,。

(排比句)美文欣赏片段一: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片段二:湖水清清的,绿绿的。

平静的湖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白云映在里面,好像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青山映在里面,像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影子。

峨眉山的猴子这群猴子大约有三四十只,有老的、有小的。

它们有的躲在路边的树丛中,有的倒挂在树杈上,有的蹲在树丫间,动作千姿百态,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不知说些什么。

唯有几只老猴大摇大摆地站在下山的石阶中间,摆出一副似乎要游人留下“买路钱”才能过去的架式,其中一只母猴的腹下还紧紧贴着一只小猴,可爱极了。

秋天秋姑娘披着一身金黄,迈着轻快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

高远的天空中飘着片片白云,犹如碧蓝的大海上悠悠的白帆。

大雁一边咕嘎、咕嘎地叫着,一边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列像南飞去。

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p排成“一”字形,好像训练有素的士兵。

路边枫树的叶子慢慢变红了,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真是引人注目。

田野里的稻子黄了,沉甸甸的,像害羞的小女孩低下了头,在偷偷地笑。

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看着铺了一地的稻谷,禁不住喜笑颜开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我爱金色的秋天。

(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辫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把()里不正确的字划掉。

2、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比喻句用“——”划下来。

3、第一自然段写了荷花开放时的()种姿态。

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一个句子。

4、成语“”说明了“我”的动作很优美。

5、如果你也变成了其中的一朵荷花,又会有什么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呢?(二)梧桐树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

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

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

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

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划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

3、找出比喻句,用“”划出来,句子中是把( )比作 ( )。

4、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三)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6分)()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梨花()的阳光()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4分)(1)形状:(2)颜色:开始呈,后来(3)气味: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