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样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括号内。
)1.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是---------------------()A. 《论灵魂》B. 《理想国》C. 《论人性》D. 《乌托邦》2.开拓了人类科学史上无意识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家是-----------------------------()A. 马斯洛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阿德勒3.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决定的-----------------------------------------------------------()A. 个体的主体性B. 认知结构C. 冲突的程度大小D. 社会文化环境4.按照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任务是---------------()A.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B.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C. 生育对停滞的冲突D.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是------------------------------------------------------()A. 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B. 角色认同—角色认知—角色信念C. 角色认同—角色信念—角色认知D. 角色认知—角色信念—角色认同6.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情绪衰竭B. 兴趣下降C. 去个性化D. 个人成就感降低7.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层面-----------------------------------------------()A. 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B.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C. 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D.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8.从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概念来看,学习的对象是-----------------------------------()A. 知识和经验B. 知识和技能C. 练习和经验D. 行为的改变9.认为学习是形成“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理论是--------------------------()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0.强调人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他人的评价在学习中的作用的学习理论是---()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1.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A. 学习期望B. 学习期待C. 学习目标D. 学习诱因12.通常包括有关某一具体事件、事实、经验性的概括的断言以及反映真理本质的较深刻的原理等,主要用以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的知识是--------------()A. 陈述性知识B. 显性知识C. 程序性知识D. 隐性知识13.将点点滴滴地逐渐积累起来的策略性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纲领化,形成相互关联的产生式系统,这是策略性知识的--------------------------------()A. 自动化B. 概念化C. 结构化D. 条件化14.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种情形发生在智慧技能形成的---------------------()A. 原型定向阶段B. 原型操作阶段C. 原型模仿阶段D. 原型内化阶段15.个体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指的是-----------------()A. 认知策略B. 智慧技能C. 自我监控D. 自我监控16.属于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是--------------------------------------------------------()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使学生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17.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起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的策略是()A. 手段——目的分析B. 逆向搜索C. 生成——检验策略D. 类比策略1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的基础是--------------------------------------()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意志发展D. 思维发展19.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的过程主要是-----------------------------------------------()A. 对规则的看法B. 对正义的看法C. 对道德的看法D. 对良心的看法20.从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来看,教学评价关注的是------------------()A. 教学效果B. 学生的心理发展C. 教学内容D. 教与学的过程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在相应题号前的括号内画“√”,如果是错误的,请在相应题号前的括号内画“×”。
)(╳)21.冯特认为心理学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转向研究可以客观观察的行为。
(√)22.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3.人本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学习者头脑中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
(√)24.归因训练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反复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他们形成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的归因倾向。
(╳)25.与程序性知识不同的是,陈述性知识在人的头脑中以“产生式”进行表征。
(╳)26.从当前心理学关于知识掌握实质的研究来看,对知识的掌握起关键作用的条件是识记能力的好坏。
(╳)27.从策略性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来看,策略性知识的结构化是指策略性知识的掌握要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程度。
(╳)28.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29.研究性学习是指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
(√)30.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32.简述有效教学基本特征。
33.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3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5.简述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36.简述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策。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7. 结合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谈教育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38. 结合实例论述大学生品德教育的现实策略。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括号内。
)1.A2.C3.D4.B5.A6.B7.A8.A9.A 10.D11.D 12.A 13.C 14.D 15.A 16.D 17.B 18.A 19.B 20.D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在相应题号前的括号内画“√”,如果是错误的,请在相应题号前的括号内画“×”。
)21.(×)22.(√)23.(×)24.(√)25.(×)26.(×)27.(×)28.(×)29.(×)30.(√)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从认知特征看,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1分)(2)从情绪特征看,当代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1分)(3)从人格特征看,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1分)(4)从信仰追求看,当代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1分)(5)从人际交往看,当代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1分)(6)从恋爱与性观念看,当代大学生渴望和正视爱情,性态度呈现出开放性特征。
(1分)32.简述有效教学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标;(1分)(2)充分的准备;(1分)(3)科学的组织;(1分)(4)清楚明了;(1分)(5)促进学生学习;(1分)(6)高效利用时间。
(1分)33.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合理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习迁移;(1.5分)(2)教授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1.5分)(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迁移;(1.5分)(4)注意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
(1.5分)3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1.5分)(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1.5分)(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1.5分)(4)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1.5分)35.简述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1.5分)(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1.5分)(3)自我效能感影响新行为的获得;(1.5分)(4)自我效能感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1.5分)36.简述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策。
(1)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2分)(2)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2分)(3)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结构化、层次清晰的命题网络和产生式系统。
(2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7. 结合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谈教育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的发展主要不再像动物那样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由三个方面来推动:(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分)(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2分)(3)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2分)结合实际谈谈教育策略(略)(6分)38.结合实例论述大学生品德教育的现实策略。
(1)德育生活化是大学德育的发展趋势;(2分)(2)在评价和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2分)(3)注重知情结合激发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2分)(4)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2分)(5)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2分)结合实例论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