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说课稿【说教材】1、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设计理念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问题,河流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河流的开发利用以及产生的问题学生也是屡见不鲜,因此,本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节课以典型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流域治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3、教材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三贯穿始终的主体和目标,流域的治理开发,是区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节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不仅对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本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及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成就,通过案例探究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和经验,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关注我国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说学情】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文科学生,他们初中已学习过河流相关的地理知识,又经过近一年多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流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也都在之前习题讲解过程中补充过。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利用图表能指出田纳西河的位置,说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学生能会概括总结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能从教材、网络等各种媒体获得文字、图表、数据等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和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方向和意义,并通过分析某个特殊案例,能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及开发背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措施2、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说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说教学过程】导入:《旧照片带你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的水灾》背景音乐:《天空之城》导入语: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曾饱受洪水的威胁,所以自古以来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就成为世界难题,而美国的田纳西河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近一百年历史上的洪涝灾害的旧照片,以及悲伤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意识到洪水的可怕以及河流治理的重要性。
一、基础知识补充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
(见图)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为分水岭。
(例,秦岭以北是黄河流域,以南是长江流域)干流: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或者消失于荒漠的河流叫做干流支流: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水系:干流和支流的总称。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让学生明确流域相关的基础知识。
二、田纳西河概况材料一:《波士顿之行》我安静地坐在莎莉文小姐身旁,专心致志地听她给我描述车窗外所见的一切:美丽的田纳西河,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远处连绵的山丘,苍翠的森林和火车进站后蜂拥而至的黑人。
他们笑着向火车上的旅客招手……材料二:自19世纪后期,这里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仅168美元,只有全美人均收入的45%;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农产品产量只有全国平均数的2/5,仅有3%的农场通电。
300万人口,农业人口比重为62%,城市化水平低;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外流。
设计意图:通过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文章中对田纳西河文字的描述,感受早起田纳西河低水平开发下和谐的人地关系。
从而为材料二中呈现田纳西河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埋下伏笔,造成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过渡】田纳西河为什么沦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它又是如何华丽的转身呢?三、流域开发背景分析【学生活动】根据学案提供的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系、资源特点以及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田纳西河Tennessee River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降水达到1320mm,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思考】:(1)为什么流域内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3、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上游以山地为主,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平原。
思考:这样的地形特点对流域开发有何影响?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并可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他支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但由于受气候影响,水量不稳定,不利于通航。
5、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二)人文地理环境(早起开发及后果)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很早就开始种植棉花,成为美国的棉花带。
棉花是对地力消耗比较大的作物,生长周期长,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是禾谷类作物的5-6倍,长期高度种植棉花,土地利用强度很大。
材料二:流域东部发现了铜矿,于是采伐木材,用木炭炼铜。
进行开采冶炼以后,很快整个流域变得面目全非。
冶炼厂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弥漫大气的二氧化硫等使周围和下游沿岸的土地寸草不生,许多生物消声绝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从而分析总结流域的开发条件,即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条件。
并且学会流域背景分析的一般方法。
【过渡】田纳西河又是如何华丽转身呢?四、流域开发治理过程教师:时代大背景(罗斯福新政)介绍,假如时光倒流,各位是当时田纳西河流域的居民,你要为田纳西河的治理做些什么?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角色1:TVA懂事说……角色2:工业企业老板说……角色3:水利局局长说……角色4:环保局局长说……角色5:旅游局局长说……角色6:农民说……【总结】采取的措施:1,行政措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2,工程措施:梯级开发(核心)3,生态措施: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4,经济措施:第一产业: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高耗能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做主,深刻理解当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智力的各项措施,同时也学会综合分析流域开发条件并对症下药提出措施的方法。
五、治理成果材料一:1980年人均收入为7378美元的水平,相当于当时全美国平均水平的80%,经济增长速度是全美国平均速度的1.8倍。
今日的田纳西流域,经济高度发达,自然环境优美,成为美国较为富裕的地区之一。
田纳西河的治理开发,成为世界江河治理的楷模。
材料二:在田纳西山上的老家,平静的生活就像婴儿的呼吸,在田纳西山上的老家,蟋蟀在田里歌唱,小巷里爬满了金银花,它们的香气让风都甜起来,在小山顶,老鹰在展翅翱翔,百灵鸟在篱笆上悦耳地歌唱……金•瑞夫斯材料三:田纳西河流域现在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给出田纳西河治理前后的各项数据以及图片,造成强烈对比,让学生认识田纳西河采取的措施的可行性,从而启发学生借鉴田纳西河,治理我国河流问题。
总结归纳设计意图:通过以田纳西河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流域治理的一般飞分析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同时知识迁移,解决我国的河流治理问题。
六、辩论: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材料:中国建坝资料和阿斯旺大坝的资料材料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专门做了一期“建坝与拆坝”专题,“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为什么有的国家建坝热火朝天,而有的国家正在悄悄地拆坝呢?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同时关于“该不该建大坝” 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建大坝的利弊,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的分析思路。
七、高考热身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图4(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9分)(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表1(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6分)【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本小题共9分)(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本小题共4分)(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本小题共6分)【说教学反思】优点:1、导入很震撼,引起学生共鸣。
2、很具有文化气息,历史、地理、文学为一体的一堂课。
3、板书设计完整而精美,思路清晰4、关注学生、眼中有学生5、教学语言简洁凝练,有感染力6、师生互动良好7、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很好,代入感很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功底扎实9、辩论赛环节设计好不足:1、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定要着眼于“趋利避害”2、雨热不同期能否在田纳西河气候分析中使用?3、温度和热量不能划等号。
4、课时容量有点太大。
5、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如为什么还要建核电站和风力、太阳能发电?)6、田纳西河流域降水季节性的变化原因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为节省时间期间可删除。
7、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8、板书中火电和核电不能出现在梯级开发建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