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八下)复习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A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2. 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共中央所在地不断变化,下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瑞金—北京—延安B.瑞金—延安—北京 C.北京—瑞金—延安D.延安—北京—瑞金3. 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BA.20年B.28年C.38年D.60年4. 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
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B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5.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A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②领导我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6.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某同学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D①唐蕃会盟碑②玄奘西行③金奔巴瓶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电影《农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藏族奴隶娃子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电影《农奴》主要歌颂了 D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8. 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C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和平、发展9.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CA.幼儿教育阶段B.小学教育阶段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教育阶段D.从初中到高中六年教育阶段10. 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培养建设人才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12.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13. 右图为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 B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国有企业改革14. 右图《摘棉花》是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A.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B.棉花生产获得大丰收C.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5.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A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第27届联合国大会 C.第28届联合国大会 D.第29届联合国大会16. 在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D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②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③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④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A.①③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1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D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C.邓小平南方谈话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8.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DA.人民生活的盖上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1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B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2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AA.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遵义会议中共十二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22.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C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 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
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4.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典型代表分别是AA.深圳和浦东B.海南和天津C.厦门和南通D.广州和连云港25.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B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6. 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
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帮他。
AA、①毛泽东思想②初级阶段③市场经济④邓小平理论B、①主要矛盾②中国特色③市场经济④科学发展C、①经济建设②国企改革③计划经济④中国特色D、①迎接胜利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国两制④三个代表27. [11年湖南湘潭中考]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某班要出一期“历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黑板报,下列材料可供选择的是C ①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②清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③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④新中国设立西藏自治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8. 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①珠海②深圳③香港④台湾⑤澳门CA.①②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29.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30. 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C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31. 港澳回归齐欢庆,两岸人民盼一统。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AA.一国两制B.八项主张C.“三不”政策D.三通政策32. 2011年4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AA.1927年B.1949年C.1950年D.1966年33.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
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34. 周恩来总理是淮安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艺术C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参加重庆谈判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5. 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CA.日内瓦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36.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B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7. 房价问题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D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38.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太空。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B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9. 他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研究水稻,此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D A.邓稼先B.钱学森 C.侯德榜D.袁隆平40. 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BA.“科教兴国”战略B.“863计划C.“两弹一星”战略D.“希望工程一、选择题答题卡1.材料一: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
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但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
2011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
(7分)请回答:(1)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
”请举出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对日本的侵华罪行加以说明。
(2分)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在半年内,把东北三省变为其殖民地;1937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材料二: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