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生平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
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
他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
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
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
1942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
他于1946年将心得成果编辑为《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对大企业的组织与结构有详细而独到的分析。
1950年起任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他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
德鲁克的著作多达3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德鲁克与夫人结婚多年,他们住在加州克莱蒙特,有四个孩子,六个孙子。
*Drucker在国内另一译名为“杜拉克”。
生平: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
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
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
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
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
”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例如,早在1969年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
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
对此,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
”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德鲁克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至2004年,德鲁克还有新书问世。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 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对话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关于互联网的真正影响力互联网对于文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于那些半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影响。
他们并不将自己看作是他们本国经济中的一部分,而是将自己视为全球发达经济的一部分。
下一步也许是:心理一致的全球中产阶级的出现问:您对这次网络泡沫的破灭感到惊讶吗?德:真正使我感到惊讶的是,网络泡沫并没有在两年前破灭。
早在1999年1月,我就告诉过我的所有朋友让他们撤出投资,因为我预计泡沫随时会破灭。
但网络泡沫之所以今年才真正破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公众心里,人们常常将规模和重要性相混淆。
其实,这二者的关联性极小。
互联网确实非常重要,但只有很小的(经济性)规模。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
电影对人类想象力的影响可能比互联网大得多。
电影的出现使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一种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也使得文盲和穷人第一次有机会接触整个世界。
如果今天电影行业消失的话,那么其经济影响只会在如下两地显现出来:好莱坞和孟买。
整个世界范围有多少人服务于该行业呢?我猜测有100万人左右。
另外的一个误解是:有影响力就一定会盈利。
在网络泡沫高涨之际,大家普遍认为由于互联网极其重要,那么它一定是盈利的。
其实并非如此。
互联网无论作为一个企业,还是作为一个行业,其是否能够盈利是值得怀疑的。
但它的影响力却是匪夷所思的。
关于这一点,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是一面“历史明镜”。
问:怎么讲?德:你认为什么东西对于19世纪的医学应用的影响最大?麻醉药,还是消毒剂?不,是发烧体温计!发烧体温计的出现使得母亲能够为孩子量体温,也使得人们能够判断自己是否生病。
它创造了现代医学!就科学价值而言,温度计为零。
温度计诞生于17世纪,由于它能够测量热度,所以对科学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影响力与盈利之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关联度。
问:互联网的重要影响力表现在哪?德: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就是它的影响所在。
“距离的消除”始于19世纪20年代英格兰铁路的修建。
铁路在这方面发挥的影响比互联网更快,也更显著。
但是铁路的发明者并没有看到这一成果的巨大潜力,第一个意识到铁路重要性的人是前奥地利首相Rothschilds。
而今天,互联网已经消除了通讯的距离。
关于新经济和信息技术几乎很少有公司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成功,“不朽的公司”只是华尔街的一个误解。
互联网的主要影响不在经济方面,而在于心理方面。
并不存在新经济,互联网只是极大地拓展了旧经济的规模问:新经济真有什么新颖之处吗?德:没有丝毫迹象表明经济周期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