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体悟德鲁克
提到“目标管理”,难免令人不联想到“控制”这个词。
在有些老板,有些管理者眼里,所谓“目标管理”不过是他们实施“统治”的工具。
“员工嘛,工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他们帮我做事,我负责发钱。
”老板心里是这么想。
对于有些老板来说,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手下的员工(当然包括管理者),老板们平日里客客气气那都是装装样子,为了蒙蔽“敌人”,因为他们还要靠着这些人出活呢。
人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很难显出个人品格。
只有在利益面前,尤其是不小的利益面前,才能彰显一个人品格的高下,以及他的胸怀。
对于部分老板或管理者来说,“目标管理”是胡萝卜加大棒。
“干好了我给你加钱,干的不好我就扣你的钱。
”
以前常见一些因为某事气恼不已的管理者,大声对着下属叫嚣,“你小心我扣你这个月的奖金!”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扣奖金那可是大事,所以管理者的话他们还是勉强听得进去几分的。
可是,如今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早就out了,管理者们发现光靠嚷嚷,叫嚣扣钱、发奖金已很难“管理”员工。
在我们的组织里,“目标管理”非常重要,原因再简单不过了。
团队里这么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立场,如果不实行目标管理,那很有可能大家都在忙,不过是瞎忙。
所以,仅为了让大家劲往一处使,避免组织里出现重复又低效的劳动,都必须实行目标管理。
好了,“目标管理”的意义无庸置疑。
那实行“目标管理”难道就是说,每一层级定出自己的目标,特别是业绩目标,或者对达成业绩有实质作用的工作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一定要量化,然后他们的上级再藉由这些目标来“考核”下一级的工作,干得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是这样吗?
简单点说,即实行“目标管理”,是为了令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及时监督和控制下一级人员的工作,并基于此给予奖励或惩罚,是这样吗?
关于这个话题,德鲁克谈道,
“我很少讲到控制,而是在讲衡量。
我是有意这样做的,这是因为:‘控制’是一个意义模糊的字眼。
它意味着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的能力,但也可以意味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统治。
目标是第一种意义的控制的基础,但它绝不应该成为第二种意义的控制的基础。
那样的话,就会破坏其目的。
事实上,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够运用自我控制式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
正如德鲁克所说,“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够运用自我控制式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原来,组织里实行“目标管理”,意义在于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自我控制”,而不是上一级管理者对下一级人员实行统治的工具。
作为管理者,您也是这么理解的吗?抑或您之前对“目标管理”的认识步入了误区?
关于目标管理,德鲁克说道,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绩效。
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它意味着更高的绩效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
“在企业的所有重要领域中,都应该提出一些明确而共同的衡量标准。
这些衡量标准不一定是定量的,也不一定要十分精确,但必须是清楚、简单和合理的。
它们必须与业务有关,并能够把人们的注意和努力指引向正确的方向。
它们必须是可靠的,至少其误差界限是大家所公认的,并为人所理解。
同时,它们还必须是自明的,用不着复杂的解释或哲学式的讨论就能理解。
”
上段德鲁克的观点可以归纳为:
1、企业所有重要领域,都需要衡量标准;
2、不一定非得定量,但必须清楚、简单、合理;
3、必须与业务有关,指引正确方向;
4、必须可靠,误差界限清晰;
5、必须自明,无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