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饮酒现状

大学生饮酒现状

2010年8月,某校一个班的十几个同学搞聚会,在外喝多了酒往学校赶,刚回到学校门口就有几个人躺了下来,瘫睡在学校门口,嘴里还唠唠叨叨。学校门卫觉得不对劲,便走上前去查看,发现其中一人全身冰冷,两眼紧闭,一动不动。不用多想,门卫迅速将醉酒学生送到校医室,幸亏抢救及时,不然一个年轻的生命又将因过度饮酒而葬送。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酒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合理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大学生消费群中同样突出。目前,在校大学生饮酒者为数不少,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少数人酒后容易做出不理智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处于社会行为建立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形成健康的饮酒方式,将影响到其成年的健康与否,对社会、家庭及学校稳定产生较大的作用。近些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饮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过度饮酒,酗酒,饮酒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因素众多,但当前研究侧重于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外部因素,而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则被忽视。其实,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作为潜在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饮酒行为。
3.1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XX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访问,对调查对象所在班级或宿舍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匿名填写,填好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22份,大学37个专业,每个专业发放6份,向男生发放82份,向女生发放140份,符合大学男女生性别比率结构。共收回有效问卷205份,男生有效问卷77份,女生有效问卷129份,其中向大一学生发放54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向大二学生发放54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向大三发放53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向大四学生发放61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问卷的制定参考有关文献及政策法规,并深入到同学中去,在同学无意中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其本人及同学或同乡的饮酒情况,事后进行统计分析。
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个体内部因素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认知之间的联系。Within认为(4),场依存性的人比场独立性的人往往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他人感兴趣,他们比较优先注意所参与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况,比较对其人感兴趣,他们往往有一个社会定向。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个体外在因素的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国内有研究已表明,有人格特征表现为高精神质、高神经质的学生具有攻击行为(5);在李文道等人通过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发现五因素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中部分因子能预测压力应对方式(6),另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某些行为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存在相关(7)。
大学生饮酒现状
————————————————————————————————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期:

大学生饮酒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饮酒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甚至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严重的酗酒风气对纯净校园文化的侵蚀更加让人焦虑,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原因。本文立足高校,以XX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饮酒行为及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通过分析,得出了XX大学学生饮酒率较高及学生饮酒行为不容忽视的结论,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相应对策。
2.3关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的相关研究
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已日趋严重。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尝试饮酒率、过去一个月的大量饮酒率和醉酒率均相当高(林丹华,范兴华,潘瑾,2010;闵永胜,2008)。但是关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的相关研究却非常的少。在国内关于饮酒行为研究的主要有:姚捷,许娴,张国庆等《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中提出: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苏少冰,黄桢炜,张锦涛, 林丹华在《饮酒期望、饮酒拒绝自我效能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中提出:积极的饮酒期望、消极的饮酒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对饮酒行为的外在因素的研究。
2.2关于诸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1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含义
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是由先天的遗传、后天的学习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在身心两方面的特质组成的,是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思考模式、感情表情和行为特性的一般综和,区别自己与他人的一种独特性质。
2.2.2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典型案例
2010年10月3日的一个夜晚,某校政法学院几个男生在一个烧烤店里饮酒,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双方先是吵闹,后来动手厮打,混乱中大学学生竟将打破的啤酒瓶刺向一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因失血过多抢救不及时而毙命。事后,当事人学生追悔莫及,悔恨当初被酒精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但醉酒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当事人学生难逃法律的制裁。一时的冲动与糊涂,给两个原本和谐温暖的家庭带来了多大的悲伤和灾难!
1.2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XX大学201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饮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XX大学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饮酒干预办法提供依据。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对于饮酒行为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对于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的关系,有指导意义。对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存在高相关的大学生,尽量避免饮酒相关的刺激,控制饮酒行为有实践意义。这有利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树立大学生新风尚。
2.1关于饮酒行为的研究
饮酒、吸烟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1),特别是青少年饮酒、吸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28. 31%的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 27%曾醉酒(2)。而相比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总饮酒率为49.05%。男生为92.47%,女生为6.21%;随着年级的增加,饮酒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开始饮酒的年龄集中。在13~18岁之间。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及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学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而男性、18岁前曾被独自关在家、目睹家庭暴力及父亲饮酒等则是学生饮酒的重要危险因素(3)。而国外对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生物、环境和个体角度进行分析,许多研究发现,比起环境和生物因素,认知因素对饮酒行为起着更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Connoretal.,2008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