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竹林在我的家乡,有一片翠绿的竹林。
春天,鹅黄色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一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
竹子长到三米多高逐渐变成一身嫩绿,十分新鲜。
夏天,竹林显得更美丽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犹如点点星光。
如果你路过这里,它便用叶子遮住太阳,为你解除酷热。
秋天,竹子把自己的旧叶换掉,让人们把落在地上的旧叶当柴火使用。
一阵风吹来,无数“花片”在飞舞,像天女散花一样美。
冬天,竹林里的翠竹迎着凛冽的寒风,像哨兵一样站在田野里,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着严霜白雪。
我爱家乡的竹林,因为竹林里枝枝翠竹的美好形象启迪着我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分别用“~~~~”“_____________”从文中各画出一句。
答案:比喻(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犹如点点星光。
)拟人(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着严霜白雪。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挟[xié]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x ún)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讲的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头微笑……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2)精神饱满的样子。
( )2.选择。
(1)“笑眯眯”是对老师的( )描写。
A.动作B.语言C.神态D.心理(2)短文中作者把老师比作( ),把自己比作( )。
A.园丁B.红烛C.花朵D.小树苗(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B.拟人句C.排比句答案:1.循循善诱神采飞扬 2.(1)C (2)A D (3)C殊死搏斗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的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
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
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一动也不动。
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阵。
我正在吃着午饭,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嗡嗡叫着,真讨厌。
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到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一下子被网粘住了。
苍蝇为了逃命,使劲挣扎,整个网子也随着颤动。
蜘蛛被惊动了,它伸出八只细长的脚,使劲一撑,身体就站了起来,然后钩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
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仿佛是在观察对方,制定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
它向前一步,一只脚一下子钩住了苍蝇。
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想飞起来。
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
蜘蛛猛冲上前,几只脚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
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
怎么回事呢?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
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亲眼目睹了这场殊死搏斗,想起了幼时的一首歌谣:“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1.“殊死搏斗”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搏斗。
2.“诸葛亮”指________,“中军帐”指_______________“八卦阵”指________“飞来将”指_____________3.用“_______”画一句比喻句,用曲线画一句拟人句。
4.蜘蛛是怎样捕网上的苍蝇,享用到美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蜘蛛苍蝇 2.“诸葛亮”指蜘蛛;“中军帐”指蛛网“八卦阵”指蛛网的样子;“飞来将”指昆虫(苍蝇)3.比喻句: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阵拟人句:“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或者“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4.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让苍蝇累得筋疲力尽才享用美餐的。
树的头发树是山的女儿,她经常穿着绿衣在山的怀里撒娇,她扶摸着秀发问山:“爸爸,我的头发美吗?”山沉默了一会,“孩子,没有头发你怎么办?”山冒出一句奇怪的话。
树说:“那我留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山叹了口气说“孩子,好好珍惜吧。
”树渐渐长大了,头发更浓密了,她经常跑到小河边看着水中的倒影说:“我的头发真是越来越美了。
”山却对树说:“放弃头发吧,它对你没好处的。
”树哭着说:“爸爸,你一点都不了解我。
”山没有说话,他明白女儿,四季,鸟儿们都围绕着树,为树飘逸浓密的头发唱着赞歌,鲜花也用讨好的眼光看树,因此,树为一头飘逸的头发而深感自豪,山看着女儿,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或许,山的话,的确是真实的。
前不久,来了一队砍伐工人看上了树的美丽的头发,决定砍掉树,山再一次劝女儿:“孩子,把头发剪去吧,它还会再生长的。
”树固执地说:“不,我决不会剪,宁死也不。
”山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再一次长长叹了口气,随着时间的流逝,砍伐工人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树,没有多久,树就被他们带走了,树哭着说:“我真后悔呀,为什么没听父亲的话?”树流下了眼泪,随砍伐工人上了车。
山看着女儿,叹了一口气说:“孩子呀,虚荣心使你看不清自己,最后走上了绝路。
”山流泪了,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耀眼。
1、文中的“头发”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课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固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画出中心句,并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1、树枝和树叶2、拟人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3、很坚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放弃。
4、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一种感受5、虚荣心使你看不清自己,最后走上了绝路。
感受略。
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①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
②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
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竞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
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
③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
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
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
④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固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
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
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
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
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
⑤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
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
仿佛尘世间什么都不曾发生,但又分明有什么东西被撞击出了金石般的轰响。
⑥突然想到李白笔下的“霜钟”:一口钟,兀自悬空,无人来敲,它抱着动听的声响,缄默着走进深秋;夜来,有霜飞至,轻灵的霜针一枚枚投向钟体,它于是忍不住呜响起来,响彻山谷。
想来,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敲击与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吻触,大约都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东西吧?沧海当前,却以一粟为大。
脑子里放置着一个有趣的筛子,网眼之上,是石块,是瓦砾;网眼之下,是精致的碎屑,是沙粒。
⑦好,就让我窖藏这个不寻常的午后吧!让那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沉进最深最醇的芳香里。
等待着一双幸福的手,在一个美丽的午后启封一段醉人的往事。
1.请对第④段中“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
”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2.第④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细微的吻触最能打动人心。
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作者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到真、善、美的独特感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惊喜之情,句子的语言清新,托物寓意,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2.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