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全国统考文学概论l试卷

【精品】全国统考文学概论l试卷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文学创作中,作家体验的核心是()(1分)A:情感B:理智C:知识D:经验2、卡西尔关于情感语言与命题语言的观点是()(1分)A:动物只有命题语言而人既有命题语言也有情感语言B:情感语言能表达感情而命题语言可表达思维C: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区别是人与动物界的分界线D:命题语言是在情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什克洛夫斯基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

”这句话体现了对文学语言组织的()(1分)A:内指性的诉求B:音乐性的诉求C:陌生化的诉求D:整体化的诉求4、下列关于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A:语言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B: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C: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D:语言结构是一种信息,言语是一种代码5、说“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的法国作家是()(1分)A:左拉B:狄德罗C:巴尔扎克D:大仲马6、首先将“境”的概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的典籍是()(1分)A:《周易》B:《左传》C:《孟子》D:《庄子》7、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1分)A:类型人物理论B:性格人物理论C:扁平人物理论D:圆形人物理论8、在带有讲故事色彩的传统叙事风格中,叙述声音通常表现为()(1分)A:显在叙述者B:隐在叙述者C:显在接受者D:隐在接受者9、认为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的作家是()(1分)A:华兹华斯B:托尔斯泰C:波德莱尔D:科林伍德10、辛弃疾《摸鱼儿》中“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抒情母题是()(1分) A:别绪B:思乡C:伤春D:离情11、韵味是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1分)A:思想和情感B:逻辑和意义C:形式和结构D:情趣和意味12、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1分)A:作品的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结合B:作家的日常个性与创作个性的结合C: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D:社会的时代精神与艺术趣味的结合13、提出“气盛言宜”观点的人是()(1分)A:李白B:杜甫C:李贺D:韩愈14、提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的人是()(1分)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高尔基15、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1分)A:高级形态B:最终形态C:替代形态D:初级形态16、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感受,这样的感想式、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是()(1分)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诠释式批评D:原型式批评17、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主张艺术起源于()(1分) A:模仿B:劳动C:游戏D:巫术18、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1分)A:《悲惨世界》B:《红与黑》C:《娜娜》D:《幻灭》19、旨在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的批评方法是()(1分)A:后结构主义批评B:女权主义批评C:英美新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20、在叙述动作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1分)A:作者B:隐含的作者C:接受者D:读者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审美心理结构的个人层面显示了()(2分)A:独特性B:偏爱性C:公共性D:沟通性E:历史性22、文学之所以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是因为()(2分)A:作家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活动的机制B:文学活动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C: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景物实际上也是情感对象D:通过文学可以直接改造世界,提高人驾驭世界的能力E:文学活动中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物而是人意识活动的产物23、文学风格的内涵包括()(2分)A: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B: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C: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D:风格能够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E:作家追求集体意象(即原型)24、文学形象的审美类型有()(2分)A:可感性形象B:抒情性形象C:写实性形象D:虚构性形象E:表意性形象25、“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2分)A:文学本质上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B: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C: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作家的心境D: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E:诗人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游戏说(3分)27、名词解释:表意型人物(3分)28、名词解释:句法与篇法(4分)29、简述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及其作用。

(5分)30、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是什么?(5分)31、文学的规范语体有哪些?(5分)32、简述小品文的特征。

(5分)33、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分)34、举例说明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之间的关系。

(10分)35、具体说明形成文学接受心境的条件。

(10分)36、以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为例,试述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15分)1610-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体验与文学答案:A解析: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但情感中又包含理解。

2、【考点】符号论的文化概念答案:C解析:卡西尔认为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区别是人与动物界的分界线。

3、【考点】陌生化答案:C解析: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反常性。

为了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在语言组织上追求奇异的语言,这句话就是表现这样的意思。

故选C。

4、【考点】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言语答案:D解析: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言语是一种信息。

故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选D项。

5、【考点】典型环境答案:B解析: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

6、【考点】意境论的形成答案:D解析: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不仅提出了“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情感命题,而且较早地使用了虚化的“境”的概念,如“荣辱之境”、“是非之境”和“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等。

7、【考点】“扁平”人物答案:A解析: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类型人物理论。

8、【考点】显在叙述者答案:A解析:显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

在比较传统的带有讲故事色彩的叙事风格中,叙述者的声音往往或多或少地可以被接受者听到。

显在叙述者的极端表现是通过干扰甚至打乱故事叙述而使叙述者自己显现出来。

9、【考点】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答案:B解析: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

10、【考点】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例示答案:C解析:辛弃疾《摸鱼儿》中“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抒情母题是伤春。

11、【考点】韵味答案:D解析:韵味是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

12、【考点】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答案:C解析: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

13、【考点】气势答案:D解析:提出“气盛言宜”观点的人是韩愈。

14、【考点】典型人物答案:B解析:提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的人是恩格斯。

15、【考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答案:D解析: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形态,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

16、【考点】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答案:A解析: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感受,这样的感想式、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是印象式批评。

17、【考点】巫术说答案:D解析: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提出各原始部落的艺术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18、【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自然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包括《娜娜》、《卢贡-马卡尔家族史》等。

19、【考点】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答案:B解析:女权主义批评旨在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

20、【考点】接受活动的参与者答案:C解析:叙述动作活动的参与者区分为六个,其中在接受者方面区分为三个,即接受者、隐含的读者和真实读者。

接受者是与叙述者相对的概念,隐含的读者是与隐含的作者相对的概念。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答案:AB解析:审美心理结构的个人层面显示了独特性、偏爱性。

22、【考点】文学活动答案:ABCE解析:文学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这样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景物表面看是物理对象,实际上是情感对象。

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已经不再是自然物,而是情感物,是人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精神的产物。

23、【考点】风格的定义答案:ABCD解析:文学风格的内涵包括: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4.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

24、【考点】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答案:BCE解析:文学形象的审美类型有抒情性形象、写实性形象、表意性形象。

25、【考点】表现说答案:ABCDE解析:“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2.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诗人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游戏说答案: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27、【考点】表意型人物答案: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28、【主考点】句法【副考点】篇法答案: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篇法,又称章法,也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的构成法则。

29、【考点】情节答案:(1)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2)情节的作用在于: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进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0、【主考点】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副考点】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答案: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该超越包括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越和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旧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这两个层面的意思。

31、【考点】文体三层面答案:(1)抒情语体。

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诗歌体裁。

以节奏、韵律、分行为表层特征,音乐性具有突出地位。

(2)叙述语体。

多用于叙述事件。

在叙事性的文体中使用广泛。

具有虚拟性、双声话语和多音齐鸣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