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年代散文优秀课件
• “美文”的提出,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要求在散文 创作上的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给新文学开辟 了一块新的土地”。
2.周作人的散文作品:
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他在20年 代出版的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 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影响之一,是创造了 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 来。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散文的 一般特征。
• 主要是以鲁迅为旗手和代表的政治杂文、 杂感。 《新青年》——《莽原》——《语丝》— —《萌芽》、《太白》、《中流》
• 后分化为自由主义作家群:《语丝》—— 《骆驼草》、《水星》、《论语》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 (一)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 人。他因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对新文学的 建设作过多方面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赞颂; 因在30年代反对左翼文学而引起过人们的 争议和批评;也因在抗战时期投敌变节而 受到人们的唾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毁誉 交加的一个著名作家。
举例:《喝茶》
•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 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 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 何况又加糖——与朱奶?……红茶带‘土斯’ 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 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绿茶,在鉴 赏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 果腹了。”“喝茶当于瓦屋纸宵下,清泉绿 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 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 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 不可,但偶然的片刻的优游乃正亦断不可 少。”
现代文学年代散文
• 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过程中,过 渡最自然,最成功的是散文。从传统文学中 自然的过渡,保持了与传统更多的联系。
• 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 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 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总貌
2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者。《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创作的是议论时政的杂 感短论。以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成就也最高。
五.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创作的议 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 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
• 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 迅是其中主要作家。此外还有李大钊、 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4.平和冲淡的小品文
(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平 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举例:《北京的茶食》
• 总觉得住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 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限,
•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 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 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 且是愈精炼愈好。
A.小品文(随笔,美文):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 地”,是抒我之情的“言志”。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 陶醉于他的“苦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 言志作文,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 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篷船》等。
B.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 产生了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以朱自清、冰心为代表。他 们以文字优美而著称。其他作家如许地山、叶圣陶等。
四. 创造社的散文作家:以郁达夫为代表,真正显示其散 文独特艺术成就的是游记。20年代的散文以《还乡记》 和《还乡后记》为代表。30年代代表作是《屐痕处处》 《达夫游记》。其他作家如郭沫若。
• 周作人的散文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 是凭渊博的学识和恬淡的趣味,把文体发展到任 心闲话、着手成春的境地。
4.平和冲淡的小品文
• 周作人带动了散文中闲话风的形成。如饮 酒、品茶,使平淡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性和 风雅,同时也隐含了无奈平和冲淡和苦笑 的复杂态度。苦涩是周作人最基本的生命 体悟,也是周作人散文最基本的文化品格。
C.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散文形 式,文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 其间的是周作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 者兼而有之。
3、周作人散文的两种风格:
• 周作人的散文分为“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 两体。他最擅长的为“冲淡平和”的闲谈体,意 蕴深远、风格独到、造诣极高。
• “浮躁凌厉”的杂感(多收入《谈龙集》《谈虎 集》)
• “冲淡平和”的小品(重点) • 从内容上看分别对应:注重议论、批评的杂感和
偏于叙事抒情的小品两类。
4.平和冲淡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文
• 平和冲淡,闲适自如的优裕文风,飘逸洒脱而又 自成定格。
• 周作人散文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 着无穷的韵味的浓,初看平淡无奇,凝神观之, 里面蕴涵着无穷的大千世界。
举例:《乌蓬船》
•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 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 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 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 贺家池,壶筋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 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 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 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 …… )夜间睡在 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 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 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 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 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1.“周作人的散文观:“美文”概念的提出
•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 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
• “美文”就是记叙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美文可 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 己的“思想”。
• 周作人所提出的“美文”就是通常说的散文小品。 特点是“真实简明”,又幽默、雍容、漂亮、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