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商法第8章 船舶碰撞

海商法第8章 船舶碰撞


案例分析2解答( 案例分析 解答(续) 解答
本案灭失的货物中,木材属于依航运惯例惯常装于 舱面的货物,对于其灭失,承运人可以主张免责。 而水泥并非属于依航运惯例可装于舱面的货物。 如果本案中托运人于承运人未达成货装舱面的协 议,则承运人丧失“驾驶疏忽免责”的抗辩理由, 不能主张免责。如果承运人与托运人达成协议, 承运人则可以主张免责。 2、《海商法》169条:船舶发生碰撞,碰撞的船舶 互有过失的,各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责 任。本案,碰撞双方船舶各负有70%和30%的过 失。
船舶碰撞( 第八章 船舶碰撞(Collision of Ships) ) 8.1.1 船舶碰撞的概念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 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从性质上说,属海上侵权行为。 构成要件: 1、碰撞必须发生在船舶之间,且有一方是海船。司法 实践中,航行中的船舶与沉船相撞,或与对方船舶的锚 或锚链相撞,一般作为船舶碰撞处理。 2、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船舶之间必须发生接触。我国 《海商法》第170条。 3、碰撞必须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 4、碰撞必须造成损害。
8.3.1有关船舶碰撞 的国际公约 有关船舶碰撞
1、《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 公约》 2、《1952年统一船舶碰撞中民事管辖权方面若 干规定 的国际公约》 3、《1952年统一船舶碰撞或其它航行事故中刑 事管辖权方面 若干规定的国际 公约》 4、《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我国政府 1980年1月5日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8.2船舶碰撞的损害责任 船舶碰撞的损害责任 8.2.1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失责任原则 构成要件: 1、有碰撞事故的事实; 2、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害; 3、有过失,即主观因故意或过失; 4、过失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8.2.2船舶碰撞发生的原因 船舶碰撞发生的原因
8.2.3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一、船舶的损害赔偿:因船舶碰撞遭受全损的 船舶所有人,可按碰撞发生之前船舶的实际价 值和期得运费之和主张损害赔偿。如果碰撞使 船舶遭受部分损失,船舶所有人可以向过失方 请求的损害赔偿包括船舶的修理费,因修理所 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拖船费、进出修理港的费 用、停航期间的维护费及利润损失。 二、货物的损害赔偿:因船舶碰撞造成船上所 载货物全部灭失时,过失方应按货物处于完好 状态到达目的港的批发价格赔偿货方的损失。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
金一公司所属“金一”轮为赶船期,在公海航线上 超速行驶。在平行赶超一艘以正常速度航行的小型 载货驳船时,因航速过快,两船距离太近,“金一” 轮掀起的水浪把驳船掀翻,货物落海,船上5名船员 落水呼救。“金一”轮不予理睬,继续开航。驳船 船员遇救后遂向“金一”轮起诉,请求“金一”轮 承担船舶碰撞赔偿责任。“金一”轮则辩称:“金 一”轮船体并未接触驳船,不能按碰撞责任处理。 问: 1、本案中,“金一”轮的抗辩理由是否成立? 2、“金一”轮违反了哪些法定义务?应承担哪些赔 偿责任?
案例分析2解答(续完) 案例分析 解答(续完) 解答
韩国货轮应对中国渔船10万美元的损失负70% 的赔偿责任,即7万美元;中国渔船对本船损失 自负3万美元。中国渔船对韩国货轮的船货损失 应负30%的责任,即30万美元;韩国货轮自负 本船船损63万美元,水泥损失3.5万美元,木材 损失免责。
8.2.3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计算方法(续)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二、货物的损害赔偿:如货物为部分损坏,则 按目的地的完好价格减去受损后的价格的余额, 作为过失方的损害赔偿。一般,货物运输合同 中普遍订明“航行过失免责条款”,故船方对 货物的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对本船所载运的 货物赔偿,但对于他船所载运的货物损失,则 按过失比例负赔偿责任。 三、人身伤亡的损害赔偿:过失方承担。一般 仅限于能以金钱计算的损害,如医疗费、抚恤 费等。
8.4.2我国关于船舶碰撞事故的 我国关于船舶碰撞事故的 管辖规定及实践
在处理发生在我国领海内和其它管辖海域的碰撞案件时, 对以下三种案件坚决行使管辖权: 1、发生碰撞的船舶,只要一方是本国船; 2、碰撞船舶都是外国船,但给我国造成损害; 3、碰撞船舶都是外国船,但只要一方或双方向我国法院起 诉。 如果船舶碰撞发生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以外,但受害船 舶或加害船舶的最初到达港为我国港口,加害船舶或属 于加害船舶所有人的其它船舶在我国港口被扣留或加害 船舶的船籍港为我国港口的,我国海事法院仍可行使管 辖权。 如果船舶碰撞造成中国公民伤亡或财产损害时,无论 碰 撞发生于何水域,我国海事法院仍然有权行使管辖权。
8.4船舶碰撞纠纷的管辖 船舶碰撞纠纷的管辖 8.4.1公约及国内法关于船舶碰撞的管 公约及国内法关于船舶碰撞的管 辖规定
1、《1952年碰撞民事管辖权公约》规定:被告惯常居 住地法院;船舶扣押地法院;碰撞发生地法院有管辖权 。 原告有选择权。《1977年公约草案》增加了被告财产扣 押地法院和被告提供限额基金地法院。 2、荷兰:被告住所地、碰撞地、船舶登记地、船舶扣 押地法院。 3、法国:只要受害船舶是法国船,或双方同意接受法 国法律管辖时,法国法院即有管辖权。 4、英国:只要在损害赔偿提出时,加害船在英国的任 何一个港口内,英国法院就有管辖权。 5、美国:只要碰撞船舶一方是在自己管辖区域之内, 即可行使管辖权。
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
一艘韩国籍货轮,因驾驶不慎,在日本附近公海上 与中国籍渔船相撞。碰撞中,韩国籍货轮舱面上所 载的100吨木材和50吨水泥被甩入海中灭失。货主 向法院起诉要求承运人赔偿。承运人以“驾驶疏忽” 为由主张免责。问: 1、承运人能否主张免责? 2、假设该碰撞中两船均有过失。韩国货轮过失为 70%,中国渔船过失为30%。韩国货轮损失包括船 损90万美元,木材损失5万元,水泥损失5万美元; 中国渔船损失包括船损10万美元。则双方损失应如 何承担?应承担多少?
8.3.2《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述评 《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Collisions at Sea,1972) 根据《避碰规则》的规定,任何船舶都必须严格 遵守以下五项重要规则: 1、保持正规了望; 2、使用安全航速; 3、给他船让路; 4、正确显示号灯和号型; 5、正确使用声号和灯号;
案例分析2解答 案例分析 解答
1、(1)根据“航行过失免责”条款,本案货物 该条款主张免责,但由于灭失的货物是舱面货,还需针 对舱面货的特殊情况考虑承运人责任。(海商法51条) (2)《海商法》53条规定:承运人在舱面上装载货物, 应当同托运人达成协议,或者符合航运惯例,或者符合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运人依照前款规定将货 物装载在舱面上,对由于此种装载的特殊风险造成的货 物灭失或损坏,不负赔偿责任。否则,承运人应当负赔 偿责任。
8.2.3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计算方法(续)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四、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一般,按损失额乘以过错比例,得出赔偿额。 但以美国为例外,美国法曾规定,因共有过失造 成船舶碰撞,无论双方责任大小,各负50%的 责任。“对半责任原则”“双方互有过失碰撞条 款”(both-to-blame collision clause)。不过, 美国的这种做法在1975年以后已有所改变。
8.1.2 船舶碰撞的分类
船舶碰撞分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直接碰撞是指 船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船舶的实际相撞;间接 碰撞是指船舶之间虽未实际相撞但因操作不当或 者不遵守航行规章已造成损害的情况。 《海商法》170’规定,船舶因操纵不当或不遵守 航行规章,虽然实际上没有同其它船舶发生碰撞, 但是使其它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员、货物或者其它 财产遭受损失的,适用“船舶碰撞”的规定。
1、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或无法查明原因的碰撞;被害 方不得请求损害赔偿,其损害应由受害方自负。 主张不可抗力者,应证明 (1)双方均已尽到注意和预 防的责任;(2)双方均已发挥了良好的航行技术;(3) 双方均无任何过失。此外,根据美国法,还有所谓“紧 急过失”说也是船舶碰撞免责的一项理由。 2、单方过失造成的碰撞:过失方承担赔偿责任。 3、共有过失造成的碰撞:按各自过失比例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