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与格式规范
一、写作新闻稿件,应检查新闻的基本要素是否正确,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
为什么,怎么样,相关信息一定要真实,准确,避免出现同一篇新闻内容前后矛盾,或者最新发布的新闻与近几日新闻自相矛盾的情况。
时间一般只写几月几日,一般情况下不写年、上午、下午、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需要。
活动地点只写到办公楼会议室、某学院会议室、资料室或者教学楼即可。
二、新闻报道要让客观事实来说话,用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实表达清楚,让
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传达的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
尽量避免在新闻末端增加阐述和总结性质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次活动如何如何”。
一般也应该避免在导语中上来就是“为了……为了……”诸多活动宗旨的罗列,活动是否达到预期宗旨、应该让新闻事实说话,新闻人物说话。
尽量少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等类似用于。
在交代新闻来源或介绍其他信息时,不要使用“据悉”、“据透露”、“据介绍”等模糊用语,可使用“某学院某老师介绍”、“记者从某处获悉”、“据某某透露”,或者直接陈述事实。
三、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
该使用标准的全称,之后可使用规范的简称。
正文中首次提到学校应该使用“湖北工业大学”,之后可用“湖工大”,或“我校”。
不用学校名称时,也可表述为学校如何如何。
标题受字数限制时,可简称为“湖工大”,学院名称首次在新闻稿中出现应使用全称“经济与政法学院”,如无歧义,此后可使用“经政学院”
的简称,或直接使用“学院”,避免使用“我院”。
四、报道学校各级领导讲话一般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词汇,可使用“指
出、强调、某某说”等中性词语。
在对外交流或就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
五、报道学校各级领导活动的,不要使用“亲自”、“亲临”等形容词;报道学校领
导与来访客人的见面,避免使用“接见”,而应为“会见”。
六、除学校大型会议外,一般会以避免使用“隆重”、“热烈”等词语。
七、报道群众(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
不得使用“普遍”、“一致”、“最佳”、
“最好”、“最著名”、“极大”等带有强烈、主观评论色彩的词语。
入“同学们一致表示如何如何”此类语句应删除。
如果稿件确实需要评价性的文字,如“某某专业2008级某某同学表示,如何如何”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
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如受访者不希望出现全名,只出现姓氏或者其他手段模糊处理。
八、报到某一新闻事实,一般不要使用“首次”、“第一次”、“首例”等评价和判断
性质的词语,除非经过权威部门、全文专家认定。
写作稿件时,要保持客观立场,通过权威部门和专家来说“首次”如何如何,而不是编辑记者自己认为“首次”。
九、全校性质重要活动和重要新闻,人物姓名一般只写到校级领导。
专项工作新闻
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正职或关系重要的的人物姓名。
如无需要,部门负责人一般只提“某某部负责人”即可。
特殊情况除外,如校外来宾出席的会议,可根据需要介绍人物姓名。
十、院部、处级单位的活动,单独介绍人物时,一般只写到正处级;在活动中涉及
到的相关人物可写到副处级。
十一、参加会议的人物,要区分“出席”和“参加”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的成员参加会议;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活动。
十二、参加活动的人员,要注意点清各个身份层次,不要造成误解。
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全体教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及学科负责人,要表达清楚。
十三、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一般不要全写到导语中来,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可以在行文中表明,或放到文中作为背景。
十四、部门组织的一般会以,如有校领导在会上讲话,部门正处级负责人部署工作可提及姓名,其他人布置工作则一律使用“会议要求,会议对XXX进行了部署、会议安排了XXX等工作”等词句。
十五、新闻的行文顺序不必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要考虑何为重点内容和主要内容。
如某会议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面为领导讲话提出要求,应抓住重点,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关于人物称谓,一般只在新闻前面首次出现时介绍职务(或职称)、姓名,后面再出现只写姓名即可。
一般采取“职务称谓+姓名”的方式,如“校党委书记某某、校长某某、校党委副书记某某、副校长某某、某某学院”党委副书记某某、某某处长某某、中科院院士某某、某某学院教授某某”等,尽量避免“姓名+职务称谓”的方式;特定事件需要涉及人物两个职务的时候,一般可酌情使用“主职务称谓+兼一、城镇道路分类
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1K411011
二、城镇道路分级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
支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全交、主交、兼服、主服)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参见表1K4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