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的测量
实验简介
声波是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纵波,其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有关。
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量,可以了解被测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因而声速测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无损检测、测距和定位、测气体温度的瞬间变化、测液体的流速、测材料的弹性模量等。
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深刻理解驻波的特性以及相位的物理含义;
3、了解产生和接受超声波的原理。
实验仪器
示波器 声速测试仪 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其传播速度υ和声源的振动频率f 以及波长λ有如下关系
λυf =
测出声波的波长和声源的振动频率,就可以求出声波的传播速度。
1、声波的发射和接收
利用压电换能器实现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为避开环境声音对实验的影响,频率选自超声段。
2、驻波法测声速
根据波动理论,频率为f 的声波经介质到反射面,若反射面与发射面平行,则声场中同时存在两列波,其叠加的结果如下
设沿x 方向的入射波方程为
)2cos(11λ
πωx
t A Y -
=
反射方程为
)2cos(22λ
πωx
t A Y +
=
当A A A ==21时,则介质中某一位置的合振动方程为
t x
A Y Y Y ωλ
πcos )2cos
2(21=+=
当
πλ
πK x
=2时,合振动振幅最大,当
2
)
12(2π
λ
π+=K x
时,合振动振幅最小。
通过实验装置,测出两次合振幅最大(小)的位置,即可算出波长λ。
将其代入公式
λυf =中即可求出声波的波速υ。
3、相位法测声速 入射波方程
)cos()2cos(1111ϕωλ
πω+=-
==t A x
t A Y X
反射方程为
)cos()2cos(2222ϕωλ
πω+=+
==t A x
t A Y Y
介质中某一位置的合振动方程为
)(sin )cos(2122
1222
21222212ϕϕϕϕ-=--+A A xy A y A x 上述方程轨迹为椭圆,其长短轴和方位由相位差12ϕϕ-决定。
1、若012=-ϕϕ,则有
x A A Y 1
2
=
其轨迹为一直线,在一、三象限。
2、若πϕϕ=-12,则有
x A A Y 1
2
-
= 其轨迹也为一条直线,在二、四象限。
两条直线图形的距离间隔为半个波长,由此可以测出波长,再根据λυf =即可求出声波的波速υ。
实验内容
1、驻波法测声速
2、相位法测声速
实验步骤
1、驻波法测声速 a 、按下图进行连接。
b 、转动距离调节手柄,使声速测量仪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两个端面相距为1cm 左右,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40kHz 左右,观察示波器上波形幅度的变化,当接收到信号幅度最大时,记录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 ,并在实验中保持不变。
c 、缓慢转动距离调节手柄,使声速测量仪的接收端远离发射端,并记录示波器上波形幅度最大时的位置,连续记录20个,相邻读数的差值为
2
λ。
e 、用逐差法求波长λ,最后求出波速υ。
2、相位法测声速
a 、按下图进行连接,将示波器的“扫描频率”旋至“y x -”位置;
b 、缓慢转动距离调节手柄,观察示波器上图形的变化,当出现直线图形时,记录接收端的位置读数,连续记录20个,相邻读数的差值为2
λ。
c 、用逐差法求波长λ,最后求出波速υ。
数据记录
问题与讨论
1、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有关,当空气的温度变化时,声速将怎样变化?
2、本实验选取超声频段以减小干扰,如果要求测试可闻声波频段,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3、可否测量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若能测量,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利用此装置可否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简述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