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防治PPT课件
二、靶器官损害 左室肥厚
颈动脉增厚
肾功能受损 三、临床合并症 脑血管病 心脏病 肾脏病 周围血管病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7
高血压治疗目标
血压达标是治疗主要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
率及死亡率;
目标血压: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11
12
13
14
15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防摔倒
步态不稳者,备辅助器,如扶手、拐杖等。 房屋的出入口与走廊:无障碍物。如有障碍物、台阶
等,很容易摔倒,应注意使用扶手,改造台阶,增加 照明,使用拐杖等。 厕所浴室设施要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用坐便器,加扶 手,地面防滑等。
动;测量时间可放在早、中、晚休息前; ——不同体位测量如站、坐、卧位血压值不同。
3
家庭血压测量结果的评估:
家庭血压测量与医院诊所医生测量血压相结合方式评估: 正常血压:家庭血压测量与诊所医生测量值血压相一致; 持续性高血压:家庭血压测量与诊所医生测量值血压均高;
白大衣高血压:家庭血压测量血压值低,诊所医生测量值血
2
家庭血压测量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家庭血压测量需要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 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均可,使用前与标准的水银血压 计校对一次误差,家庭血压测量时还需注意: ——保持室内安静,环境温度最好在20℃左右;
——在测量前安静休息10~20分钟,不饮用刺激性 食物饮料如酒、咖啡和浓茶,不吸烟,不做激烈运
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8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关信息如下 (1)年龄大于50岁,收缩压大于140mmHg,是比舒张压
升高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从血压115/75mmHg开始,血 压每升高20mmHg,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1倍。 (3)血压120~139/80~89mmHg范围被视为高血压前期, 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4)噻嗪类利尿可被用作无并发症高血压的治疗,可以 单用,也可与其他种类降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5)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两种或更多种类降血压药 物联合应用,以达到理想控制血压的目的(即 <140/90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130/80mmHg=。 (6)如果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mmHg,一开始药物降血 压治疗就给予两种药物,其中一种应为噻嗪类利尿剂。 (7)只有患者主动地配合治疗,临床医生才能更好地控 制血压。
舒 张 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注:⑴、本表摘自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⑵、若患者的收缩
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⑶、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17
18
糖尿病管理相关知识
19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扩展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
失调、血糖升高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 症。 随着病程进展,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包括: 并发眼视网膜、神经、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损害,导 致残疾甚至早亡。 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医学界将糖尿病分为1型 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四个大类,其中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95%。
20
糖尿病对人体危害极大、并发症广泛
眼部视网膜病变15% 心血管病50% 肾病10-20%
脑血管病
外周神经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 足部溃疡、截肢
21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糖尿病的其他症状
22
糖尿病的早期识别
23
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仍采用WHO(1999年)标准
24
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 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糖耐量低减(IGT)或 空腹血糖受损(IFG)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DL-C)和(或)高甘 油三酯血症(TG)者; 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 巨大胎儿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 合征的妇女; 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1
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要求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 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 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 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规范》健康体检表。
5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 糖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肥胖:尤其是体形为中心性肥胖
腰围:男≥90cm;女≥85cm
6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16
三个”三十秒“ 夜间白天起床,坚持三个“三十秒”,以 防摔倒发生意外。 1. 睁开眼睛清醒三十秒 2. 坐起三十秒 3. 扶着床边站上三十秒,再行走 每天坚持三个“三十分钟”,规律生活促健康。 1. 清晨太阳升起后锻炼三十分钟
2. 中午休息三十分钟
3. 晚饭后睡觉前散步三十分钟
三个“三十分”
17
压高;
隐蔽性高血压:家庭血压测量血压值高,诊所医生测量值血
压低; 家庭血压测量评估: 血压测量大于: 135/85mmHg
4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老年(>65岁)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尽可能降至
120/80mmHg以下。但冠心病DBP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