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注意:(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5)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

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6)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 2SO4+ Fe == FeSO4+ H2↑ 2HCl + Fe == FeCl2+ H2↑(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 酸==盐+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三、常见的碱:注意:(1)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2)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CaO 、Ca(OH)2、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 碱==盐+ 水2NaOH + CO2== Na2CO3+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2NaOH + SO2== Na2SO3 + H2O 2NaOH + SO3== Na2SO4 + H2O(3)酸+ 碱==盐+ 水NaOH +HCl == NaCl + H2O Ca(OH)2+ 2HCl == CaCl2 + 2H2O2NaOH + H2SO4== Na2SO4+ 2H2O四、溶液的导电性: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它们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2、酸氢离子+ 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 金属离子盐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注意: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即酸的共同化学性质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

即碱的共同化学性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

4、几种离子的检验:H+变红OH-变红Cl-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SO42-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AgNO3溶液稀硝酸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稀硝酸课题二、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 碱==盐+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H 2SO4+ 2NaOH == Na2SO4+ 2H2O●中和反应是特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类型。

2、实质:OH-+H+ == H2O●强酸和强碱反应,一般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沉淀、气泡、不溶物溶解消失、溶液颜色变化),所以为了观察反应是否发生,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如NaOH+HCl=NaCl+H2O,反应的时候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③用滴管慢慢地滴入稀盐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容器是试管,就直接振荡);④溶液由红色刚刚褪成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注意是先加碱溶液,再加指示剂,然后才加酸)●做上述实验时,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忘加酚酞,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不变色,会有两种情况: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或者酸过量。

这时加入碳酸钙固体,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虽然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但借助一种碱溶液,就能将酸性和中性溶液区分出来。

●在所有的复分解反应中,中和反应优先发生,并且反应可以瞬时完成。

●中和反应是放热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在缺少熟石灰的情况下,用生石灰也可以)。

⏹熟石灰改良酸性河流(处理硫酸厂的污水:H2SO4+Ca(OH)2=CaSO4+2H2O)。

铁粉、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可改良酸性河流,但它们不属于中和反应。

⏹碳酸水改良碱性土壤。

⏹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小苏打、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但它们不属于中和反应。

⏹被蚊虫叮咬时涂含氨水(或者是牙膏、肥皂水)的药物。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值的范围:0----14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 溶液呈中性例如:H2O NaCl溶液Na2SO4溶液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酸溶液PH>7 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碱溶液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O4溶液显酸性,但它是盐,不是酸.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H CO3 Na2CO3溶液显碱性,但它是盐不是碱3、改变溶液PH 值的方法:(1)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 值不断增大,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加碱性溶液,溶液PH 值不断增大,最终PH 值大于7。

(2)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 值不断减小,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加酸性溶液,溶液PH 值不断减小,最终PH 值小于7。

4、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

注意:(1)用PH 试纸测得的PH 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2)用PH 试纸测PH 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 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 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 值不变。

5、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单元 酸和碱补充干燥剂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 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Cl -,H 2SO 4=2H ++SO 42-二、常见的酸的性质●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 盐酸、硝酸、醋酸具有挥发性;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它们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酸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的稀释操作三、酸的化学性质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置换反应)a)这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b)示例:Fe+2HCl=FeCl2+H2↑ 和 Fe+H2SO4=FeSO4+H2↑【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3.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复分解反应)a)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因为生成物有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所以反应一定发生。

b)示例1:Fe2O3+6HCl=2FeCl3+3H2O 和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c)示例2:CuO+2HCl=CuCl2+H2O 和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色)4.酸+碱→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5.酸+盐→ 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a)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新酸是碳酸;②如果新酸不是碳酸,新盐必须是沉淀。

b)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c)除硫酸钡以外的钡盐都能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HCl是稀盐酸,不写↑)d)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 l↓第三节碱一、碱的定义和分类碱: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