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摘要】甲亢危象前期或甲亢危象诊断以后,不需要等待化验结果,应尽早开始
治疗。

目的是纠正严重的甲状腺毒症和诱发疾病,其中保护机体脏器,防止功能
衰竭和支持疗法占重要地位。

【关键词】甲状腺危象治疗
甲状腺危象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极度增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本病
不常见,但死亡率很高,发病率占人院甲亢患者的1%~2%。

与甲亢一样,甲亢危象的发生
在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患者。

本症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中老年为多见。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将甲状腺危象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危象前期和危象期。

实际上,这是互为因果的
不同阶段,目的是对危象前期能及早识别,避免延误抢救时机,提高治愈率。

1.危象前期体温在39℃以下,脉率120~159/min,体重明显减轻、烦躁、嗜睡、食欲减退、
恶心、大便次数增多、多汗等。

2.危象期
(1)体温升高:体温39℃以上,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可汗闭,皮肤苍白和脱水。

高热是甲亢危象的特征表现,是与重症甲亢的重要鉴别点。

(2)循环系统:心动过速,常达160/min以上,与体温升高程度不成比例。

可出现心悸、心律
失常,也可以发生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但也可发生血压下降,
陷入休克。

一般来说,伴有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容易发生甲亢危象,当危象发生以后,促
使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精神变态很常见,也可有极度烦躁不安、震颤、谵妄、嗜睡,最后
陷入昏迷。

(4)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频繁,腹痛、腹泻明显,恶心和腹痛常是本病早期表现。


后体重锐减,可出现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随病情的进展出现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黄疸。

(5)电解质紊乱:由于进食差,吐泻以及大量出汗,最终出现电解质紊乱,约半数患者出现低
钾血症,1/5患者出现低钠血症。

临床上,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现“淡漠型”甲亢危象,非常罕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很不典型,突出的特点是表情淡漠,木僵,嗜睡,低热,明显乏力,反射降低,心率慢,脉压小及恶病质,甲状腺常仅轻度肿大,最后陷入昏迷,甚而死亡。

【治疗】
甲亢危象前期或甲亢危象诊断以后,不需要等待化验结果,应尽早开始治疗。

目的是纠正严
重的甲状腺毒症和诱发疾病,其中保护机体脏器,防止功能衰竭和支持疗法占重要地位。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1)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在周围组织中可减少T4转化为T3,可作为首选药物。

首次剂
量600mg,口服或经胃管内注入,以后每次200~300mg,每6h 1次。

如用甲巯咪唑或卡比
马唑则剂量为每次15~30mg,每6~8h 1次。

待病情好转后减量,如丙硫氧嘧啶300~
600mg/d,分3~4次口服。

(2)碘剂:给予抗甲状腺药物1h以后开始给碘剂,以迅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每日口服
复方碘溶液(Lugol液)30滴,分3~4次服用。

碘化钠或碘化钾0.5~1.0g,或复方碘溶液3~
5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8~12h 1次。

待症状缓解后逐
渐减量,一般3~7d内停用碘剂。

若碘化物的浓度过高或滴注过快易引起静脉炎。

过去未用
过碘剂者,使用碘剂效果较好。

理论上讲,要在使用碘剂前1h使用丙硫氧嘧啶,可以较完
全地抑制由所用碘产生的额外的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但在临床应用时,经常两种药同时使用,不需等待。

2.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
(1)β-肾上腺素能阻断药:常用的是普萘洛尔。

目前认为,普萘洛尔有抑制甲状腺激素对交感
神经的作用,也可较快地使末梢中T4转化为T3降低。

用药剂量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危象
时一般口服普萘洛尔20~40mg,每4~6h 1次;或静脉缓慢注入2mg,能持续作用几小时,
可重复使用。

心率常在用药后数小时内下降,继而精神症状、体温,甚至心律失常也均可有
明显改善。

但对有心脏储备不全、心脏传导阻滞、心房扑动、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应慎用或
禁用。

若使用洋地黄制剂后心力衰竭已被纠正,在密切观察下可以使用普萘洛尔。

(2)利舍平(利血平)和胍乙啶:两者均能消耗组织内的儿茶酚胺,减轻甲亢在周围组织中的表现。

利舍平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病情观察;胍乙啶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故不能改善
患者的精神症状。

利舍平首次可肌注5mg,以后每4~6h注2.5mg,约4h以后危象表现减轻。

如能口服,胍乙啶剂量为1~2mg/(kg?d),用药12h后开始起效。

3.清除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若经积极采用其他综合性抢救措施1~2d无效,再考虑应用此类
方法,以迅速降低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1)换血浆法:每次放血500ml,然后应用血细胞分离器,将血液迅速离心,去血浆,将其血
细胞放入乳酸盐复方氯化钠溶液中重新输入,必要时可每隔4~6h重复1次。

(2)腹膜透析:其疗效逊于换血浆法,血清T4可下降1/3~1/2。

参考文献
[1]边杰,王广田,王智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06~3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