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蚯蚓》实验教案

《观察蚯蚓》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科分组实验备课教案
【环节二】 二、观察
提问问题1:蚯蚓为什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呢?观察分析蚯蚓适合土壤中穴居生活的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
问题1:每组提供大小2条蚯蚓(放于土壤环境中)、一个
解剖盘、棉花、成水的小烧杯、滴管。

观察内容:体形、体色、体表 爱心提示:在观察过程中
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到答案。

学生观察蚯蚓的体形、体色、体表
归纳总结:1.体形: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的阻力 突出的环带——靠近前端,生殖作用
2、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
构成(引出环节动物的概
念) —— 运动更灵
活、自 3.体色:与土壤颜色相近——保护色 4.体表:湿润——减少与土壤的摩擦
观察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其他问题:
1.怎样区分背腹部?
2.环带有什么作用? 背腹部:背部光滑、腹部粗糙背部有一条黑线,背中线 有的实验小组蚯蚓较小,观察不到明显的环带,而大的蚯蚓环带明显。

学生通过这种区别,讨论得出环带的作用: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
PPT 展示,更加形象生动
【环节三】 实验
提问:蚯蚓湿润的体壁还有什
么作用?
提示:1.取2条大小相似的活
蚯蚓,一起放在解剖盘的不同位置处,分别标上A 和B ; 2.把A 蚯蚓用滤纸卷起来,吸干蚯蚓体壁上的水分,将滤纸
展开,看蚯蚓有何反应?过一段时间(约3分钟)后,再用清水滴在A 蚯蚓的体壁上,又
学生操作,观察现象
思考问题,进行交互式交流,让学生先对一些问题进行前期处理
会出现什么现象?
3.对B 蚯蚓不作任何处理,并不时用清水滴在B 蚯蚓的体壁上。

总结:蚯蚓湿润的体壁还有什么作用?
蚯蚓为什么怕太阳?
分析原因:湿润的体壁可以进行呼吸
蚯蚓要保持体壁湿润才
能进行正常的呼吸 【环节四】 探究:蚯蚓的运

提问:蚯蚓的这些特征使得蚯蚓可以在土壤中自由穿梭,那么蚯
蚓是怎样的运动的呢? 先来探究一个问题:
题:蚯蚓在光滑的表面还是粗糙德
表面运动快? 设:究实验中,往往需要设计:对照
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材料用具和
方法步骤两个方面以四人组成的大组为合作单位,共同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
导,同时注意收集问题。

5分钟后,小组展示交流,分
析实验优势和不足。

相互提出问题,帮助改进,完善。

提示: 材料用具:
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来模拟这两种表面?
怎样保证变量的唯一?
注意对学生的想法
进行鼓励,当学生提出不符合
的材料时,请其他学生进行评析。

学生作出假设:
1.蚯蚓在光滑表面运动快
2.蚯蚓在粗糙表面运
动快
学生回答:对照实验,
原则是变量唯一,常量统一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自由回答,充分发散思维,交流补充 预设:1.玻璃和报纸(或毛
玻璃) (2.不同的玻璃
管 预设:1.蚯蚓走相同的距离,记录时间。

2.蚯蚓走相同的时间,记录距离。

统一规定:按2实施
学生一般都能自己提出这二个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注意点:拍照录像
. 要使两种环境
都保持湿润。

. 蚯蚓走直线吗?不走怎么办?
PPT 解析的提
醒,清晰了然。

用干纸为何不行?
方法步骤:
实施计划
你观察到的结果是什么?
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怎样来确定呢?
猜测一下,为什么蚯蚓的运动与不同环境有关?
微视频展示以往成功的案例,学生更加明确。

玻璃棒、尺子辅助、用大试管。

用两支铅笔(或其他东西)做一个狭窄的
轨道蚯蚓喜欢阴湿环境,划定一条水痕
观察运动痕迹
不走的话用细
线预设结果、材料
3.蚯蚓不运动怎么办?
手电加黑纸,在终点设计一个阴湿的环境(蚯蚓喜欢的环境)
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蚯蚓在粗糙的表面运动快,在光滑的表面上只是在原地打转(绝大多数小组)
蚯蚓在光滑的表面运动快(个别小组)
引导学生回答:
科学实验探究需要反复实验,长期研究。

学生进行猜测,讨论:
蚯蚓的运动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缩来进行,还需要腹部的刚毛辅助运动。

刚毛很细小,在粗糙的表面上能够固定。

用手触摸,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
工作单位:大通县向化乡中心学校学科:八年级生物上册
课题:观察与饲养蚯蚓设计
姓名:杜锦堂
备课时间:2018.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