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

FIGUIi£ 1 MONfKMCflUE DOCTRINE
四、 分类
1.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2. 按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3. 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型:GCS 13-15,昏迷时间<20m
(2) .中型:GCS 9-12,昏迷时间 20m-6h
(3) .重型:GCS 3-8,昏迷时间>6h
五、 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分诊和处理
(一)对合并轻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如留观或住院,在受伤后 24h 内禁食,禁用镇静药, 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慎用镇痛药。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请专科会诊:
1. 嗜睡(每2小时叫醒病人一次)
2. 恶心、呕吐
、简介
、解剖 Cemtcirivt t«ue A|WWiiiWit — L$«« fliwkiF tdvfUf Pcnc^ahum . \ larenil tak* 急性颅脑创伤 Anadifl«i<J gwiuhtian? 命 nms cf MiHi) M ■栩hn^ HW 畑II Dura Endntitl
(pcrli^Ttal) 池 Hinged (fAr'&us)
wg*rr<i S P HLK ・生理
INTRACHANLAL COMPEMSATlON FOR EXPAN DIMS. MA 髀 Nvma l Stale - 10s Nermsl
CdPiptnu isd Slat* - ICP Nkxmal
H>吹H (mm Mflil
3. 抽搐、痉挛
4. 耳、鼻渗血、渗液
5. 头痛加剧
6. 肢体乏力或麻木
7. 意识错乱或行为异常
8. 瞳孔不对称、眼球运动异常、复视或者其他视觉异常
9. 脉搏太快或者太慢,呼吸节律异常。

(二)对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必须优先初评和分诊
1. 所有昏迷的脑损伤患者应该一抵达急诊室就进行复苏(ABCDEs )
2. 一旦血压恢复正常,马上行神经系统初评(GCD 和瞳孔对光反射)如果血压无法恢复正常,仍
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同时记录低血压状态。

3.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仍然<100mmHg ,必须优先查找低血压的原因,神经系统检
查推后。

可以在急诊室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 ),腹部超声,或者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

探查术后再进行头部CT 检查。

如果有临床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可以在开腹术的同时进行诊断性颅骨钻孔术或者开颅术。

4.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而且出现颅内占位的体征(如单侧瞳孔散大,肢体
运动不对称),则优先进行头部CT 检查。

DPL 和超声检查可以在急诊室、CT 室或者手术室再进行。

5. 对于临界性病例,即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但仅能勉强维持血压的病例,则首选头
部CT 检查,再送病人行开腹探查术或者开胸术。

六.脑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供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灌注的目的。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60-70mmHg 可以改善脑血流。

1. 静脉补液:行复苏时必须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

低血压十分有害,但纠正低血压同时
要注意不能补液过多。

禁用低渗液。

由于高血糖会使脑损伤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术。

低钠可以导致脑水肿,故须严密监测血钠浓度。

2. 过度换气:正常的CO2 分压对大部分病人有利,最好维持PaCO2 在35mmHg 以上。

过度换气仅能有限适度采用,对于急性恶化的患者,可以短暂地将PaCO2 降到25-30mmHg (4 kPa)。

长时间过度换气可以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缺血。

3. 甘露醇:1g/Kg 在5 分钟内快速滴入。

禁用于低血容量病人。

不支持无颅内高压的病人预防性
使用甘露醇。

4. 速尿:仅与甘露醇联用降低颅内压。

0.3-0.5mg/Kg 。

5. 激素:不建议。

6. 巴比妥盐:可用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

由于可以引起低血压,不建议在急性复苏阶段采用。

7. 抗惊厥药:外伤后癫痫发生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入院患者为5%,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为15%。

有双盲实验显示苯妥英(大伦丁)可以减少外伤后第一周的癫痫发生率。

在急性期成人起始剂量250mg 缓慢静注(<50mg/m ),100mg/8h 维持(缓慢)。

II-III 度房室阻滞、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乙内酰脲药物过敏史、盎司综合征患者禁用。

老人、肝功能受损者慎用。

8. 颅内压监测
(二)手术治疗
1. 开颅血肿清除术
2.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3•钻孔探查术
七、小结:
1. 对昏迷的病人,行气管内插管。

2. 防止低血容量和缺氧,减少继发性脑损伤。

3. 积极治疗休克,查明病因。

急性复苏期用乳酸林格氏液,生理盐水或不含糖的等渗液。

禁用低渗
液。

4. 在恢复正常血压后,麻醉病人前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寻找多发伤。

5. 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如无专科医生,将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转诊。

6. 经常复查病人的神经系统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