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 “美国电影《火星救援》,讲述赫尔墨斯号”宇宙飞船因遭受恶劣的风暴天气意外地将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留在了火星上,并展开救援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题.(1)“赫尔墨斯号”宇宙飞船到达火星需要飞出()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总星系(2)与火星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A . 没有风暴天气B . 有生命存在C . 有昼夜现象D . 绕太阳公转2.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题.(1)仅从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考虑,最有利于太阳能开发的地区是()A . 甲﹣﹣青藏高原B . 乙﹣﹣塔里木盆地C . 丙﹣﹣长江中下游平原D . 丁﹣﹣四川盆地(2)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辐射是地球唯一的能量来源B . 煤的能量来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辐射C . 太阳辐射仅为地球提供阳光照射D . 太阳辐射为岩浆活动提供主要动力3. 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东一区)2015年10月5日11点30分,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包括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三名科学家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读图1和图2完成下题.(1)宣布获奖时,北京时间为()A . 10月5日2:30B . 10月5日4:30C . 10月5日18:30D . 10月5日20:30(2)宣布获奖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3中()A . 甲﹣乙段B . 乙﹣丙段C . 丙﹣丁段D . 丁﹣戊段(3)宣布获奖当日,下列四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 . 北京B . 香港C . 宜宾D . 斯德哥尔摩4. 2015年12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闭幕.会议签署的《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结合材料,完成下题.(1)若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可能带来的影响为()A . 各大洲陆地面积扩大B . 陆地上冰川占淡水总量的比例增大C . 世界各地气温均升高D . 高纬度国家的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2)为了“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我们应该()A . 多使用煤等矿物能源B . 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C . 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 . 节假日多使用纸质贺卡5. 《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尤其是PM2.5)超标,使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气污染现象.刮风、下雨天气有利于缓解雾霾.据如图,材料完成下题.(1)下列四个天气系统中不利于缓解雾霾天气的是()A .B .C .D .(2)关于雾霾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能见度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多③日落时间提前④危害身体健康.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6.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使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据材料和如图,完成下题.(1)关于如图中热力环流的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 .(2)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7. 如图为某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下题.(1)从气流状况来看,戊地的天气系统是()A . 低压B . 高压C . 气旋D . 反气旋(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3)此时,北京的风向为()A . 偏北风B . 偏南风C . 偏西风D . 偏东风8. 如图是“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甲为()A . 背斜山B . 向斜山C . 背斜谷D . 向斜谷(2)乙山峰的成因是()A . 岩浆活动B . 变质作用C . 板块张裂D . 外力侵蚀(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及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 甲构造储油气B . 乙构造建隧道C . 丙构造储地下水D . 丁构造建水库9. 我国西藏拉萨等地有明显震感.ICL软件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软件,可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不等预警地震,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预警时间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据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题.(1)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A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的原理是()A . 监测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差异B . 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地球内核活动C . 观察青蛙成群迁移等动物异常举动D . 通过观测天文星象(如地震云)(3)地震发生时,拉萨某校老师正在五楼上课,装有ICL软件的手机突然响起了“地震抵达拉萨还有20秒,滴滴,18秒,滴滴…”的预警警报.此时,学生应立即()A . 将书或包放于头顶,并冲下楼B . 有序跑出教室到空旷的操场C . 从五楼的阳台沿下水管道逃生D . 蹲下,抱头,躲在桌子旁10. 形成如图中各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 . 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侵蚀B .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堆积C .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堆积D .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11. 青居镇位于嘉陵江畔,其形态的发展深受河流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题.(1)关于牛肚滩耕地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B . 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C .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D . 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2)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未来青居镇城镇最不可能()A . 被河流划分成两部分B . 根本不受洪水威胁C . 部分搬迁到大中坝D . 因河流而发展壮大二、综合题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二分二至日前后地球所处的位置(如图1).材料二:2015年6月18日至7月8日宜宾裴老师自驾游青海,途经青海茶卡时所拍摄的照片.因为地球运动,照片中每颗星的运动轨迹呈一段弧线.(图2)(1)在材料一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材料二中照片反映了地球的________运动.(填“自转”或“公转”)(3)与宜宾(104°E,28°N)相比,青海茶卡(99°E,36°N)的自转角速度_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等”)和自转线速度_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等”)(4)当裴老师回到宜宾时(7月8日)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较快或较慢)(5)裴老师在游青海期间经历了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在图1中大致位于A、B、C、D位置中的________位置.(6)裴老师在青海旅游期间的昼长变化情况为:.A . 昼渐长B . 昼先渐长后渐短C . 昼先渐短后渐长D . 昼渐短.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乘坐的海轮在菲律宾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沉没,派死里逃生,在救生小艇上漂流227天后在墨西哥西部海域附近靠岸获救.材料二如图为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图中甲处为菲律宾沿岸,乙处为墨西哥沿岸.(1)派从菲律宾以东海域漂流到墨西哥西部海域最有可能依次经过的洋流为.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③④①D . ①④③(2)材料二中,A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寒流或暖流),其对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气候的影响为________;在B海域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________,该渔场的成因为________;C洋流的形成是受________(风带)的影响.(3)船只在丙海域航行时,洋流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为________.14.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的气压带为________,B表示的风带为________,依据甲所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夏或冬),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气压中心(选填“高”或“低”).(2)下列四幅图能代表图3中C沿岸气候类型的图为________,其气候名称是________,气候成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3)图3中D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特点为________;E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15.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的封闭洼地(内流区).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材料二东北地区降水图和扎龙湿地水循环示意图.(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及扎龙湿地水循环类型.②________、③________;扎龙湿地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2)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根据材料一,扎龙湿地的气候类型为.A . 亚热带季风气候B . 温带季风气候C . 温带海洋性气候D . 地中海气候(4)东北地区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5)图中甲、乙之间农业用水较紧缺,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6. 根据如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名称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__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________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时节“梅雨”的天气系统________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________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形成的堆积地貌________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________岩体断裂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了________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

相关主题